法海原来是宁乡人嘛(法海原来是宁乡人)

法海原来是宁乡人嘛(法海原来是宁乡人)(1)

只要看过《白蛇传》的人应该都知道法海和尚。这可恶的法海,拆散了白娘子与许仙这对原本幸福快乐的情侣,还把美丽善良的白娘子压在雷峰塔,使有情人不能成为眷属,让人感觉到无比遗憾,从此法海禅师就被世人误解,背上了骂名。其实,法海禅师非但没有拆散白娘子和许仙的姻缘,还是一位普渡众生的大唐高僧。今天带你了解历史上的真实法海。

法海原来是宁乡人嘛(法海原来是宁乡人)(2)

密印寺,位于宁乡县沩山、毗卢峰下。是我国佛教南禅五大宗之一沩仰宗的起源地。禅宗有“一花五叶”之说,沩仰宗为五叶之首。唐宪宗元和二年(807),灵祐禅师来沩山开法,后公元847年,由时任潭州观察使、后任唐朝宰相的裴休奏请朝廷,唐宣宗李忱御笔亲书“密印禅寺”门额,建立了这座寺庙。

那么远在镇江的金山寺与法海禅师,和沩山密印寺有什么联系呢?其实,法海禅师是唐代著名高僧,俗姓裴,字文德,就是密印寺建造者裴休的二公子。与一般高僧的出家经历不同,法海禅师出生于官宦世家,年轻时即高中状元,被皇上钦点为翰林。

法海原来是宁乡人嘛(法海原来是宁乡人)(3)

裴休不希望儿子过早涉足仕途,想通过一种合适的方式来磨练裴文德的心性修养,以他的娇气与傲气。一个偶然的机缘,裴休决定将儿子裴文德送到沩山密印寺,跟从当时著名禅门高僧,沩仰宗的创始人灵祐禅师出家。由于裴休宰相在任湖南刺史时,常拜访灵祐禅师,并长期护持密印道场。因而,当裴休将儿子送到沩山密印寺后,灵祐禅师欣然答应收裴文德为徒,获赐法名“法海”。从此脱下华服、换上袈裟,告别锦衣玉食,整日与古佛、青灯、木鱼相伴。

法海原来是宁乡人嘛(法海原来是宁乡人)(4)

裴文德出家之初,灵祐禅师安排他做运水搬柴之类的苦差,以磨练他的傲气。这位出家前为翰林的宰相之子,在起初为僧众挑水担柴时,因为记着父亲送他出家时的教诲,虽然劳作辛苦,还能忍受。

但是,灵祐禅师让他常年累月地挑水砍柴,他渐渐地便生起了烦恼,开始对这种艰苦的劳役产生了抱怨情绪。每当干活时,他心中都充满了怨气。但是,他又不能违背父亲的命令,只有暂时忍受这份身心的痛苦。

一次,裴文德像往常一样为大众担水,以供食堂做饭用。他来回几趟担水,累得满头大汗,这时他不满地自言自语道:“翰林担水汗淋腰,和尚吃了怎能消?”这时灵祐禅师正好从他身后经过,听到裴文德的抱怨之声,便微微一笑,也念了两首偈语回答说:“老僧一炷香,能消万劫粮。”

裴文德当时没有看到灵祐禅师在自己身后,他听到灵祐禅师充满禅机的偈语后,大为惭愧,从此收摄身心,甘心情愿为大众做各种劳役。

法海原来是宁乡人嘛(法海原来是宁乡人)(5)

在沩山密印寺,法海禅师并不因自己是宰相之子而骄傲自满,相反,他严格依照出家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他不仅严持戒律,坚持坐禅诵经,还奉行过午不食的佛制饮食制度。在劳作和修道的同时,法海禅师还虚心跟从灵祐禅师习禅。

灵祐禅师常以禅宗机缘之语开启法海禅师的智慧。在灵祐禅师的耳提面命下,法海禅师学修并进,深悟禅法精髓。

在寺院经过多年的劳役苦行生活之后,为了能够深入经藏,研读三藏教典,法海禅师决定,放下万缘,闭关三年,专心参禅阅藏。

在三年的闭关生活中,法海禅师心无旁骛地读诵藏经,坐禅习定,书写经文,每天沉浸在禅悦之中。三年闭关结束,法海禅师不仅完全通达三藏教理,而且修证水平也得到全面的提升。

在跟随灵祐禅师修学多年之后,在灵祐禅师的建议下,法海禅师决定外出参学,寻求禅法的真谛。离开沩山密印寺之后,法海禅师来到东晋高僧慧远大师住锡过的庐山道场参学修道。

在庐山,法海禅师效仿前辈高僧的苦行方式,日中一食,夜不倒单,每以禅观度日。法海禅师常以苦行作为修道日课,同参道友因而称他为“裴头陀”。

在庐山修道多年之后,法海禅师来到镇江氏俘山(今金山)的泽心寺修禅。法海禅师见到泽心寺殿宇倾颓,杂草丛生,满目疮痍的景象,不禁悲从中来。法海禅师发愿修复这一古刹,为僧众提供安心办道的修行道场。为了表达对修复古刹的决心,法海禅师还于佛前燃指供佛。

从此,法海身居山洞,开山种田,精研佛理。一次,法海挖土修庙时意外挖到黄金数镒(音"议",古代重量单位,20两为一镒),但他不为金钱所动,而将其上交当时的镇江太守李琦。

李琦上奏皇上,唐宣宗深为感动,赦令将黄金发给法海修复庙宇,并赦名金山寺。从此泽心寺改名金山寺。

现金山寺仍有法海洞,据传即修寺时所居的洞。法海是得道高僧,历史上从没有折散别人的家庭。

据说法海曾驱赶一条白蟒蛇入长江,后来据此创作出了《白蛇传》。法海凭着其超人的毅力,苦心经营,终于创建了规模宏伟,别具一格的金山寺。

法海开江南一大佛教寺院,对佛教做出了很大贡献,被奉为金山寺的“开山裴祖”。

(下图)法海禅师修建的镇江金山寺↓↓

法海原来是宁乡人嘛(法海原来是宁乡人)(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