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荣的乡镇(柘荣地名考)

福建省柘荣县,民国34年(1945年)设县以前,历史上一直称为柘洋,设县后,雅称为“柘荣”不过当地人直到今天还是称“柘洋”关于“柘洋”的名字由来,部分文献留有只言片语,言:“以境多柘树而得名”,经查证,为外来士宦抵柘之后的记述,但都一句带过,并未跟随详细考证和实地调查也就是说,有人认为柘荣是一种叫柘树的树而得名的,得名由来与河南的“柘城县”、北京的“潭柘寺”相类似该说法,甚至在本地还有一定数量的拥虿可是事实果真如此吗?,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柘荣的乡镇?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柘荣的乡镇(柘荣地名考)

柘荣的乡镇

福建省柘荣县,民国34年(1945年)设县以前,历史上一直称为柘洋,设县后,雅称为“柘荣”。不过当地人直到今天还是称“柘洋”。关于“柘洋”的名字由来,部分文献留有只言片语,言:“以境多柘树而得名”,经查证,为外来士宦抵柘之后的记述,但都一句带过,并未跟随详细考证和实地调查。也就是说,有人认为柘荣是一种叫柘树的树而得名的,得名由来与河南的“柘城县”、北京的“潭柘寺”相类似。该说法,甚至在本地还有一定数量的拥虿。可是事实果真如此吗?

柘树,简称“柘”,是桑科柘属的一种植物,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原产于东亚,分布于中国河北南部、华东、中南、西南等地区,在古代是一种较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和药用植物。非典型或规模难以成其名,可以合理猜想,如果柘荣确是因柘树而得名,那么柘荣境内不但柘树繁密,甚至还可能拥有与柘树相关的产业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像柘荣号称“中国太子参之乡”,全县确实广为种植,而且有相关加工产业存在。所以,如果柘荣真的是因为柘树得名,那为什么现今的柘荣,全境都难觅柘树踪迹?暂且不论显著性,柘树作为一种有用的植物,特别是有药用价值的植物,仅仅由于时间久远就踪迹罕见,这在地处南方亚热带地区,生态环境良好,至今保有青草药种植、使用传统的柘荣,可以算是一件相当奇怪之事。以油桐、漆树为例,化学工业时代以前,曾经在闽东广泛分布,现在虽然弃之不用了,但是在柘荣山间仍然大量繁殖,究其原因,无非是在地地理及气候适宜该物种生存,形成了栽培野化现象。柘荣古代森林资源极其丰富,而且境内高山纵横、僻地绵延,这种介于乔灌木之间几乎不堪大用的树种,很难想象会被人采伐殆尽,此说,既不见于官籍野史记载,更不闻于民间流传。另外,如果柘荣以前随处可见柘树,那么,在柘荣当地的方言中,就应该留有柘树的方言名称。遗憾的是,在柘荣本地乡人的方言词汇中,没有“柘树”这个词,也不知柘树为何物。地方史志,如:明嘉靖十七年编修的《福宁州志》以及后世影响深远的清乾隆二十七年编修的《福宁府志》,皆无关于柘荣旧名柘洋的得名来历记述,也不见于旧柘洋乡贤的笔记类述作中。所以,柘荣县因“柘树”得名的说法难以成立,或者说至少存疑。

1986年,柘荣县前山村谷门山,发现两件石制工具,经省考古专家鉴定为,距今3000多年前殷代挖地用的工具。据当代福建古史研究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和商周之前,就有远古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汉人进入福建以前,生活在福建区域包括柘荣地区的远古居民,是南岛语族或百越先民(古代南方众多部落的统称,各有种姓,互不所属,或称“吴越”(苏南-浙北)、或称“东瓯”(浙南-闽北)、或称“闽越”(闽北-闽东)、或称“扬越”(江西-湖南)、或称“南越”(广东-广西东部)、或称“西瓯”(广西西部)、或称“雒越”(越南北部-广西南部),战国以前称闽族或七闽,秦汉之交称为闽越族。也就是说在汉人进入柘荣之前在这里生活的是古代闽越人。汉以后,中原汉人陆续进入福建,特别以“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和“王潮”、“王审知”兄弟入闽为盛。延续不断的移民潮,使福建民族结构和语言文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是汉人在与闽越人的交往融合中,还是保存了大量的闽越习俗和古越语,像福建的“二次葬”习俗,北方汉人就不曾采用。在语言层面,古越语的保存和使用情况就更加普遍。在语法上,最为明显的特征是定语后置,如:菜咸、鸡母、人客等,词汇上,有(pau,柚子)、(moe,雾)等。可以说现今闽东方言的底层语就是古闽越语,除此之外,闽东民间还有体量繁杂的闽越信仰和文化遗存,就不在这里一一讨论了。

在郑张尚芳的《古越语地名人名解义》一文中,郑先生考证到,中国南方有大量的古越语地名遗存,如:无锡、余杭、会稽、盱眙等,原本皆是古越语地名。有此可以推论,在汉人到达柘荣之前,柘荣这块土地上原来生活着百越先民,他们曾给自身生存范围内的,山川地理以及各种周遭事物取了名字,地名是当地居民为居留地地理实体及风物特征取的名称,带有明显的民族及习惯烙印。外来者往往也名从主人,照以称呼。在闽东地区的地名中,使用频率极高的“洋”字,如:杉洋、林洋、柏洋等,温州地区多写为“垟”,闽东地区也有地方写成“阳”,经郑张尚芳、潘悟云等语言学者考证为古越语,意为山谷或溪谷间的小平地,这是福建东北部和浙南的基本地貌特征,后来者因以为例。

我们知道了“柘洋”的洋字之意,回到本文开头,既然 “柘洋”因柘树得名存疑,那么“柘”字就很有必要重新考证。在与柘荣毗邻的闽东北和浙南地区,很少听到和用到柘字,甚至柘荣周边地区对柘荣不熟悉的人,也常将“柘荣”念成“拓荣”。“柘”字的使用,似乎仅柘荣县及闽东部分村庄。在官方正式文件和地方史志中似乎已经难寻柘荣“柘”的由来。那么能不能从历史渊源中寻找出处和答案呢?以下且施设两种个人说法,以启发更多有探古寻源爱好之同乡同好,共同厘清故乡事、身边疑,两说,个人暂偏向于第二种,现一一展开。

先从柘荣的渊源,即古百越先民遗地之族群及历史文化相关性出发,从古越史籍和历史文献中探微可能出处。先看流传至今的《越人歌》,楚译人把它译成“楚语”,用了五十四个汉字,“词采声调,宛然楚辞”,汉“刘向”在其书中对歌词的古越语记音用了三十二个汉字,如下:滥兮抃草滥予昌枑泽予昌州州鍖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逾渗惿随河湖,越汉语对照如下:

滥兮抃草滥予,

“今夕何夕兮,搴洲(舟)中流?”

昌枑泽予昌州州,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鍖州焉乎秦胥胥,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缦予乎昭,

“心几顽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澶秦逾渗,

“山有木兮,木有枝;”

惿随河湖。

“心说(悦)君兮,君不知。”

类似《越人歌》,用近音汉字去记录古越语的传世文献很多,研究者经常引用的还有越王句践的《维甲令》等,这种现象,在中国漫长的翻译史中层出不穷,如古代对佛经的翻译,就大量用汉字音译梵语词。像(Buddha 佛陀)、(bodhi-sattva 菩提萨埵)等。现代对英文词的音译,(sofa 沙发)、(logic逻辑)等。近年来,随着对侗台语族和古越语的对照研究发现,古越语和侗台语有亲缘关系,是今日侗语、水语、壮语、傣语、黎语、泰国泰语、越南京语、缅甸掸语等共同祖语的兄弟语。经李、郑、潘等众多语言学者的比较、对照研究,我们今天已经能解读大量的古越语文献。

回到“柘”字的古越语文献记录,《国语·吴语》记越王“令诸稽郢行成于吴”,《史记·越王句践世家》作“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为质于吴”,以上二句中的“诸稽、柘稽”,据郑张尚芳考征:“稽”为古越语——枪矛刀剑的音译,“诸、柘”也是古越语,“诸、柘”二字也是译音用字,读音相近、意义相同,古越语文献中常用的还有“适”、“鼫”,也是“诸、柘”的别译字,译音用字可以任意。“诸、柘”在古越语里是表示首长、尊长之意。在福建,大家耳熟能详的汉闽越王“无诸”,据现代解读“无”是老者、“诸”为“尊者”,合用就是老国王的意思“无诸”之名,亦可佐证“诸、柘”之意。由此可推:“柘·洋”,可以表示为“首长·山间谷地”,也就是平地之首的意思,柘荣县城平地面积19.5平方公里,这在群山叠嶂的闽东,是一块难得的“大平原”,相较于闽东北众多的山谷间小平地,号为“平地之首”亦不过分。解放前闽东民间就有“福安好穆阳,霞浦好柘洋”的说法。柘荣县经历三立二废,最终还立,也是因其距周边县份远,而其地平原广大之故。柘荣县府历来也是以“小县大城关”作为发展策略。以上为一说。

据当代农业考古发现,甘蔗原产地可能是新几内亚或印度,后来传播到南洋群岛。大约在周朝周宣王时传入中国南方。先秦时代的“柘”就是甘蔗,到了汉代才出现“蔗”字,三国两晋后,才固定为以蔗专称甘蔗。“柘”和“蔗”的读音可能来自梵文sakara。10到13世纪(宋代),江南各省开始普遍种植甘蔗;中南半岛和南洋各地如真腊、占城、三佛齐、苏吉丹也普遍种甘蔗制糖。葛洪《西京杂记》卷四:“闽越王献高帝石蜜五斛、蜜烛二百枚、白鹇黑鹇各一双,高帝大悦,厚报遣其使。”该段文字记述了早在西汉时期福建就已经大量种植甘蔗,成为进贡中央朝廷的主要物产,从其它文献可知,甘蔗制品甚至是闽越地区与域外地区进行交易的主要贸易品种,1298年-1299年(元大德二—三年)创作的《马可·波罗游记》曾记载“福州产糖,其量之多,几令人不可信”。说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包括闽东北地区在内的福建省域一直是中国南方重要的甘蔗产地。

《福建省中部沿海地区十二万年来的古气候》一文将福州沿海地区古气候分为七个阶段 ,距今3千年以来为晚全新世。那时的福建沿海地区植被以栎属、松属、禾本科为主的亚热带森林草原为主,滨海一带以松属、禾本科、桫椤属(或里白科)为主。在海拔较高的缓坡上,未经人类开发的地区仍保留有小面积亚热带常绿季雨林。远离平的山区则分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毛竹林、杉、木林、油茶林等。气候稍温湿,年平均气温较现在高2—4°C。说明中国周朝及往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福建绝大部分沿海及滨海地区是适合甘蔗种植的,柘荣县城关地区在同一历史时期比现在温暖潮湿,适合甘蔗作物的生长,作为当时一种主要的经济作物,可以猜想,利用柘荣东山下谷间平地大量种植甘蔗的可能性极大,或以此作物称呼所种植地域,如闽侯的“甘蔗”街道之命名来历,就是可参照事例。

屈原的《楚辞·招魂》中有这样的诗句:“胹鳖炮羔,有柘浆些”,这里的“柘”即是蔗,“柘浆”是从甘蔗中取得的汁。《汉书·礼乐志·郊祀歌》:“百末旨酒布兰生,泰尊柘浆析朝酲。”引应劭注曰:“柘浆,取甘柘汁以为饮也”,柘浆,即“蔗浆”。柘通“蔗”。可见三国两晋前,多用柘指代甘蔗,或柘、蔗两字通用,大约在西晋以后完全用“蔗”字取代“柘”字,以至于“柘”字曾作为甘蔗名称的历史,后世非精研古籍或农业史专门研究者所不能知之。今天,我们重新发现,重新溯源,才知晓“柘”字除了是柘树之名,原来还另有所指。

柘荣的得名之缘由“柘”字,由于年代久远,加之柘荣古时地处山区僻乡,历来文教稀薄,后人不但未能记述阐扬其真实出处。甚至于有人还将其移指向了“他物”。也因为如此,才有了今天的正妄之念和正名之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