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是刻在骨子里的教养 礼仪是刻在骨子里的教养

美国著名礼仪专家杰奎琳.惠特摩尔在《礼仪的价值》中写道:礼仪不是刻板的下午茶规范动作,也不是一本本厚厚的教科书,礼仪是需要我们用同理心去尊重别人,多与他人沟通,这是一个习惯成自然的过程,久而久之就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礼仪是刻在骨子里的教养 礼仪是刻在骨子里的教养(1)

礼仪专家杰奎琳•惠特摩尔(JacquelineWhitmore)

在西方,礼仪是艺术,会渗透于生活中的每一处,而在中国,礼仪是规范,用来衡量一个人的品行,甚至成为制度。地域文化不同礼仪的表现形式各异,但是无论如何表现人们都会因礼貌而感到被尊重。

十年前我从深圳乘船去香港参加时尚论坛,带了许多的行李,来到深圳蛇口港准备登船时,看到长长的步行阶梯我傻眼了!正当我左右为难时,来了一位外国男士,微笑的看着我并示意帮我提行李,这让我感到诧异随即点点头表示感谢,于是他拎起两件大行李迅速提到船舱门口,然后回到他的家人身边,只见他的妻子抱着孩子推着小推车向我摆手,我慌忙双手合十表示感谢,看着他们的背影一股暖流涌入我的心间。

来到船舱我还想再次表示感谢时,却发现他们已经如同陌路人似的不再关注我的行踪,而是全身心的共度家人一起的美好时光。也许这就是他们意识当中的“礼”帮助他人是多么微不足道的小事,是渗透于生活中的习惯,而我却在不断地回味思考,甚至有些不得其解。

我曾经是位空姐,最喜欢飞的航班是日本,因为日本航班的清洁队会激发我工作的热情,看着他们打扫机舱卫生的状态和认真的程度让我充满了对工作的执着和热爱。飞机落地停稳后旅客下机完毕,日本清洁工人着装整齐的排队进入机舱,各司其责认真的打扫,吸尘的工人蹲在地上插好电源,开始吸尘,手里还不断屡着电线生怕绊倒通过的人;收拾垃圾的工人小心整理垃圾以免内存物刺破垃圾袋漏水或划伤,整理好垃圾袋后放入大型垃圾车内,垃圾车内干净无异味,车的内壁干净的发亮;清洁桌板的工人坐在机舱座位上打开每一个小桌板仔细检查,发现有污渍就用备好的清洁剂、小刷子、干净抹布仔细擦拭,在每个座椅口袋内都会仔细检查有没有小件物品存留。

礼仪是刻在骨子里的教养 礼仪是刻在骨子里的教养(2)

飞机机舱座位设施

二十五分钟后打扫干净,然后请空姐检查并在电子单上签字,最后鞠躬感谢离开。整个打扫过程认真专注毫不懈怠,我们也无心看手机,看着他们工作的状态也是一种享受和激励。敬业是一种精神上的美德,是对礼仪最好的诠释,是对他人的厚爱与尊重。

礼仪是刻在骨子里的教养 礼仪是刻在骨子里的教养(3)

张艺谋被《十三邀》采访

说到日本让我想起张艺谋在被《十三邀》采访时意味深长地说出了对高仓健的印象:“他是我的偶像”。张艺谋为了能够与高仓健合作,几次三番与高仓健磨合,根据他的个人意愿精心挑选了一部适合高仓健的电影《千里走单行》,在拍摄电影时高仓健渗入骨髓的“礼”给张导留下深刻的印象。张艺谋对采访人说:“高仓健的名字就好像某些名词的代言,比如沉默寡言的酷、硬汉、直男。中国古代礼仪之邦中的君子之交中“士的精神”全部体现在他的身上。”张艺谋亲切的称他“老高”,并回忆起一幕幕令人感动的场景为观众逐一讲述:

张艺谋在每一次约见高仓健时,无论去得多早,高老一定提早在车库的拐角等着他们,等着他们停好车后,高老就从拐角处走出来,远远的鞠躬致意,送别时也是如此,这让张导和同行工作人员备感尊重和感动。正如新渡户稻造在《武士道》中所说: 如果没有诚实与真诚,“礼”便是场娱乐闹剧。高老早早等在客人到来的地方却躲着就是不希望客人为此感到内疚和紧张,而是适时的出现,提早是担心让客人等,躲着等他们安全停车再出现是适度,鞠躬表达敬意。

俗语说:“客来三分迎表热情,客走七分送表诚意”。而高老做到了“客来十分迎客走十分送”的极致热情和诚意。

礼仪是刻在骨子里的教养 礼仪是刻在骨子里的教养(4)

《千里走单骑》获得第2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亚洲电影

张导回忆道:“《千里走单骑》是他第一次站着拍完的电影”。在高仓健拍完自己的戏时,没有坐下来休息,而是一直站着看着大家拍戏,当时张艺谋坐在导演椅上监视镜头,看着70多岁的高仓健,不免有些坐立不安,高仓健说自己对这份工作永远怀有一份敬畏之心,所以工作时要站着,不能坐着。此时张艺谋就要求所有摄制组的人把凳子都撤掉,都站着陪这位老先生。张艺谋也将监视器放在高架子上,站着拍完这部电影。

电影中高仓健的镜头已经结束,本该让他回酒店休息,可是张导无意间看到他远远的站在树底下看着大家工作,张艺谋马上问工作人员,为什么不让老高回去休息?工作人员说,老高不让我们说,他说大家都在工作,他不能回去休息。张艺谋让工作人员快点结束工作,然后老高逐一向所有人鞠躬后,最后一个上车,这一举动让所有人感动涕零。这句“敬业亦敬人同舟亦共济”在高仓健“硬汉形象”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云南拍戏时,因为紫外线极强张导担心高老晒坏了,让工作人员给他打伞,他死活不要,张导找了个借口说担心晒化了高老的妆容,他这才答应,工作人员为高老撑了三天伞,最后高老摘下手上的名表送给这位工作人员表达感谢,工作人员欣喜万分的接受了,至今都舍不得戴这块珍贵的手表。

张艺谋找来真的犯人来参与演戏,大概有不到100人,高仓健后来知道他们都是真的犯人,感动得流泪,并且在拍戏结束后要求和他们说几句话,他告诉大家他这一生从来都没有主动要求讲话,此时他非常想和这些人说说心里的感受,于是犯人们整齐的坐好并用热烈的掌声期待高老的发言:“我从来没有这样的经历,有幸请你们做我的群众演员,这让我非常感动。你们表现得很好,你们的人生道路还很漫长,你们还年轻,一定不要放弃自己,相信你们以后一定能做出对国家有意义的事......”说着说着就泪不成泣,在场摄影组的人也被他这种待人的精神感动的热泪盈眶。

礼仪是刻在骨子里的教养 礼仪是刻在骨子里的教养(5)

高仓健拍摄完狱中的镜头微笑合十离开

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说:“礼仪的内涵最关键的不是要用好的礼仪、坏的礼仪或是任何一种特别的礼仪,而是要对所有人都用平等的礼仪。一视同仁地对待任何人,不带有偏见去评判,以一颗宽容的心容纳世间万物,像海水一样宽广,如阳光一样温暖。

高仓健喜欢收藏手表,他想送给张艺谋做礼物,为了不让对方尴尬,他事先看好张导的手腕大小,然后把礼物手表戴在自己的手腕上,表带的孔也打好,然后在聊天的时候,不经意就说这表戴在自己的手上有些紧,不太舒服,不如你试试,很合适,请你收下。对人特别的体贴,尽显绅士的教养。冈察洛夫说:知音,不需多言,要用心去交流;友谊,不能言表,要用心去品尝。张导和高老的友谊如涓涓流水,温润而长久,真诚又清澈。

礼仪是刻在骨子里的教养 礼仪是刻在骨子里的教养(6)

张艺谋和高仓健友情无价

高仓健在日本民众中的声望极高,出演了200多部电影获奖无数,以他沉默寡言的刚毅汉子的形象闻名于世,在日本影坛被尊称为“云上的人”。

有一次张艺谋和高仓健在日本的五星级酒店咖啡厅聊天,张艺谋坐在面对大门的位置,高仓健背对着大门,所有认出他的人,男女老少都会在距离他20米左右的地方给他鞠躬然后走了,不打搅他,然而高仓健却完全不知道。

张艺谋说起高仓健这些行为是他的一种习惯,是不由自主的行为举止,在他的世界观中行为自然体现。所以张艺谋说高仓健是他的偶像。

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说: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但是使它们生出光彩则是良好的礼仪。在高仓健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到刻在骨子里的教养,从而展现出礼仪的行为,让人感动的精神内涵为之敬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