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的婴儿长奶癣怎么办(新晋爸妈头疼的新生儿湿疹)
宝宝刚生下来时,会有黄疸。但一般这时候都在医院,一问医生黄疸啊,很简单。大多都是生理性的。过几天就没事儿了。
过了几天还不行?照个蓝光就行了。
但,出了医院;尤其出了月子后,宝宝最容易得的一种病就是新生儿湿疹!
而且,看起来特别让爸妈心疼!
还担心是不是满月的时候被什么人传染病之类的。
其实,大多不可怕!
但,可怕的也确实有点瘆人、更何况是亲爸妈呢~
自己开始带孩子的主要反应 多选
0人 0%
兴奋、激动
0人 0%
劳累、烦躁
0人 0%
紧张,害怕、不知所措
0人 0%
舒服、安宁
0人 0%
其他
没有经验的爸妈是不是会想到:怎么娃娃刚到我手里就生病了!
月嫂/爸爸妈妈/公公婆婆在月子里一般都会帮带孩子。过完月子,大多都会回去休息休息。
这时轮到爸妈亲自独立带孩子了~~好紧张啊~
可能,只有自己开始带孩子了,才知道自己爸妈当时的不易!
OK!本文就来说以下新生儿湿疹,怎么预防,以及在家里怎么照顾的三个问题。
婴儿湿疹因发生在宝宝喝奶的时期,且有些宝宝一喝奶就湿疹加重,所以俗称“奶癣”
新生儿湿疹的主要特点湿疹的本质是过敏;没有什么传染性啊~
湿疹的病变在表皮,愈后不留瘢痕。
婴儿湿疹起病大多在生后1~3月,6个月以后逐渐减轻,11/2岁以后大多数患儿逐渐自愈。
“奶癣”并不是人们想象的“癣”,如果用治“癣”药来治疗婴儿湿疹,病情会加重的。
遇热、遇湿都可使湿疹表现显著
可按皮肤损害分为三型:
干燥型
干燥型 多见于6个月~1岁小儿,或在急性亚急性期以后。皮肤表现为丘疹、红肿、硬性糠皮样脱屑及鳞屑结痂,无渗出,常见于面部、躯干及四肢伸侧面。往往合并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
脂溢型
脂溢型
脂溢型 多见于1~3月的小婴儿,其前额、颊部、眉间皮肤潮红,被覆黄色油腻性鳞屑,头顶部可有较厚的黄浆液痂。以后,颏下、后颈、腋及腹股沟可有擦烂、潮红及渗出。其母孕期常常有脂溢性皮炎或较严重的痤疮。患儿一般在6个月后改善饮食时可以自愈。
渗出型
渗出型 多见于3~6月肥胖的婴儿。先出现于头面部。除口鼻周围不易发生外,两面颊可见对称性小米粒大小红色小丘疹,间有小水疱及红斑,基底浮肿,片状糜烂渗出,黄浆液性结痂较厚。因抓痒常见出血,有黄棕色软痂皮。剥去痂皮后露出鲜红色湿烂面,呈颗粒状,表面易出血。如不及时治疗,可向躯干,四肢及全身蔓延,并可以继发感染。
以上三种类型可以同时存在。三期皮损也可发生于任何一种湿疹,三期可以互相转化和重迭。
如何做到提前预防,减少麻烦目前,对于新生儿湿疹与母亲怀孕期间的研究并不多见,证据还不够充分。
更多的仍是注重新生宝宝和妈妈的养护来预防。
1 孕妇活性维生素D含量缺乏会增加新生儿湿疹的发病率。
晒太阳是人提皮肤有活性维生素D的有效手段
湿疹新生儿母亲25(OH)D 含量中位数是13.52 ng/ml,未患湿疹的新生儿母亲25(OH)D 含量中位数是15.03 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25(OH)D 含量<20 ng/ml 会增加新生儿6 个月内发生湿疹的风险(OR=3.19, 95%CI:1.54,4.21)。
2 孕期接受益生菌可降低其新生儿湿疹的发生率,其他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下降不明显。
益生菌效果多多~怀孕时就坚持吃了哦~(酸奶就不错)
A孕妇孕25周以后接受益生菌奶粉,B组正常饮食作为
3 一级亲属有过敏性疾病史是婴儿湿疹发病的高危因素。
对于有过敏的爸妈来讲,更应注意过敏因素的刺激并注重饮食的均衡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有过敏史的宝宝进行特殊的营养干预有效降低了发病率
湿疹了不要怕,良好的护理更加关键1 皮肤护理:应用温水清洗患处皮肤;严禁使用浴液、皂液等碱性的清洗剂。
浴后,选用合适的外用洗剂(如炉甘石洗剂),用无菌棉签均匀涂抹患处。保持皮肤干爽。
贴身衣物选棉的。衣着舒适、清洁、宽松;应略偏清凉,避免过厚,包裹裹紧导致出汗。
被褥也是棉质、经常更换。用专用洗衣盆,洗完后在阳光下暴晒!
减少其他皮肤的刺激(皮毛、化纤品接触皮肤等)
2 环境护理:主要生活环境在室内,保持安静、舒适、卫生
每日通风2次,每次10-15分钟;(雾霾天气除外)保持光照充足。
尽量减少过敏原(食物、空气、接触物等),避免和其他陌生者接触。
控制温度适宜;减少宝宝出汗,也可适当减轻皮疹处渗出。
3 饮食护理:提倡新生儿母乳喂养;妈妈应保持合理膳食
避免射入容易致敏的食物(虾、鱼、蛋、葱姜蒜、辛辣等)
有过敏史的父母给宝宝选择低抗原性配方奶
延迟添加辅食,并按照少量、慢速等原则,注意食材的新鲜、卫生
避免喂养过量,保持胃肠功能正常
4 运动护理:适当运动,以无汗为宜。
睡前宝宝的节奏性质体操20分钟,可保持宝宝睡眠充足。
增加机体抗敏能力,还能有利于胃肠蠕动。
5 宝宝护理:勤剪指甲爱洗手
勤剪指甲或者带手套,可有效避免宝宝抓挠而导致患处皮肤破损
宝宝和妈妈都应该做到良好的手卫生,避免感染。
健康妈妈才有健康宝宝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