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慈禧死后一年才下葬(慈禧死的时候排场多大)

公元1908年,统治了清朝将近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终于死了,作为晚清的统治者,慈禧对于近代中国的衰弱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

在慈禧时期,清朝和列强差距已经相当大了,当然此时的清朝假设真的要追赶的话,起码可以挽回一点差距。

为何慈禧死后一年才下葬(慈禧死的时候排场多大)(1)

然而面对世界的变局,慈禧却是两眼一抹黑,她对此置若罔闻,还处于自己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甲午海战时期,当明治天皇为了购买西方的铁甲舰对全国上下在节衣缩食的时候,慈禧太后那边还在穷奢极侈,甚至为了自己能够过生日还将给北洋舰队买军舰的钱挪用了给自己办生日宴会。

最终慈禧因为自己的自大导致清朝愈发的衰弱,在甲午海战之后,高昂的赔款压垮了清朝,然而对于这一切慈禧依然是置若罔闻。

她还是“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大笔大笔的白银外流导致清朝愈发的穷困,国家更加破败。

不单单如此,在慈禧死亡前一刻她还不忘享受,在生前她穷奢极侈享受生活,她不想自己死后在下面过苦日子,因此死前特地命令宫里的那些太监在她死后埋葬大量的珠宝去陪她。

为何慈禧死后一年才下葬(慈禧死的时候排场多大)(2)

不过她估计自己也没想到,她死后的这些珠宝最终会便宜了孙殿英,而孙殿英靠着这批珠宝养活了自己的三万人。

而同时慈禧在知道自己即将归天之时,也安排好了自己的身后事,她特地安排自己的送葬队伍能多隆重就有多隆重,而她的葬礼也耗费了大清不少钱。

话说1908年阴历11月14日,病入膏肓的光绪帝驾崩;慈禧太后听说后大喜,幸运的是,就在光绪帝死后一天,这个老妖婆也死了,可以说只是前后脚的功夫。

慈禧统治了中国半个世纪,同时外国列强很多也和慈禧打过交道,因此慈禧的死对于中外都是大消息,因此列强就派遣了大量记者来报道慈禧的葬礼。

为何慈禧死后一年才下葬(慈禧死的时候排场多大)(3)

不过由于清朝还赏处于封建时期,因此很多的官员想的是推脱掉,在她们看来老佛爷的葬礼哪能让外人看到。

也因此,很多的记者只能选择偷拍,当时天津著名的福升照相馆的4名摄影师,为了抢到慈禧葬礼的“今日头条”不惜花重金贿赂了直隶总督跟在送葬队伍之中,然而最终还是被发现,这几个摄影师最终被判了十年,而直隶总督最终也因此丢了官帽。

不过相比这几位摄影师,德国人海瑞杜尔就比较幸运,他偷偷贿赂了清宫副总管大太监德禄,把自己的相机藏在了皮箱之中,最终能够全程跟踪慈禧的葬礼。

也正是这位德国人让我们见识到了慈禧究竟有多能做,换句话说,清朝在慈禧这样的人手中,亡国是迟早的事。

为何慈禧死后一年才下葬(慈禧死的时候排场多大)(4)

当时安排葬礼的官员知道慈禧生前喜欢奢侈,因此葬礼能多隆重就有多隆重:

就拿出殡队伍来说吧,走在最前面的是那时最威武的军装的长矛轻骑兵,他们一个个精神抖擞,不像现在清朝照片里那些萎靡不振的兵勇的样子,就如同当年的八旗兵一样,这群骑兵也只有在死人面前才能保持这威武雄壮。

慈禧的棺材被称为“梓宫”,有一吨多重。上面镶嵌了一个金色的大圆球有33斤重,是用纯金打造的。

另外棺椁里还有许许多多的宝藏,光珍珠就有1万多粒,宝石85颗,白玉200多块;慈禧戴的凤冠上镶嵌着许多珠宝,其中一颗珍珠就价值白银1000万两,还有各种翡翠洒落在慈禧的身体周边,据当时主管太监称,慈禧光陪葬品就已经价值上亿两白银。

为何慈禧死后一年才下葬(慈禧死的时候排场多大)(5)

由此可见慈禧的穷奢极侈真的是古今难见,清朝灭亡的不冤。

由于棺材隆重且豪华,负责葬礼的官员特地安排了大量的抬棺队伍,当时官员特地将方圆500里内的抬棺人员全部都叫了过来,分组进行接替。

他们被分成60个班,每班有128个人,还有4个替补,即132人,也就是说抬棺的人员就有7920人,外加上诸多的慈禧太后的既得利益者以及各王公大臣,整个送葬队伍已经达到了万人。

慈禧的陵墓当时被安排在清东陵,从北京到清东陵足足走了五天,为了营造声势,沿途的百姓见到慈禧的陵墓必须下跪。

也正是因此,后来德国人杜尔在看到这种场景时感慨道::大清真是固执而愚昧,是个不思进取的封闭而落后的国家。

为何慈禧死后一年才下葬(慈禧死的时候排场多大)(6)

也正是因此,在慈禧死后三年,南方革命党掀起了“辛亥革命”,一时之间整个清王朝都风雨飘摇。

而慈禧自己也万万没有想到,她给自己安排的这些珠宝最终便宜了孙殿英,她死后二十年孙殿英炸开了她的陵墓将财宝搜刮一空,而她自己的尸体在死后被扔到了臭水沟里暴晒了整整五十天,连野狗都嫌弃,还是末代皇帝溥仪最终找到了她的尸体又讲她重新安葬。

可以说,慈禧的所作所为注定了清朝的灭亡是迟早的事,当全国人民都在忍饥挨饿的时候她还如此穷奢极侈,如此清朝灭亡实属命中注定。

为何慈禧死后一年才下葬(慈禧死的时候排场多大)(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