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复习知识点(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复习巩固)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

△注意:(1)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

(2)有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介质:可以传播声音的物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充当传播介质。

4.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复习知识点(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复习巩固)(1)

5.声速: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6.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

7.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

8.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复习知识点(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复习巩固)(2)

二、声音的特性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如女高音男低音等)

2.影响音调的因素: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3.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HZ)。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复习知识点(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复习巩固)(3)

4.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如大声喧哗等)

5.影响响度的因素: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复习知识点(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复习巩固)(4)

△注意: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远近有关。人距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人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6.音色:声音的品质,决定于发声体本身的材料和结构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复习知识点(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复习巩固)(5)

△注意: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色。

7.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复习知识点(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复习巩固)(6)

三、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2.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dB

△注意:0dB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复习知识点(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复习巩固)(7)

3.控制噪声:

(1)在声源处较弱(安消声器)

(2)在传播过程中(植树、隔音墙)

(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

四、声音的利用

1.声音能够传递能量: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复习知识点(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复习巩固)(8)

2.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做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复习知识点(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复习巩固)(9)

例1:如图所示有关声现象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复习知识点(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复习巩固)(10)

A. 甲图是蝙蝠利用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确定目标的位置

B.乙图所示用手拨动钢尺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

C.丙图所示超声波清洗器清洗眼镜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D.丁图工人戴防噪声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声音的产生条件。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A中说话时发出声音,喉咙处声带会振动,A正确;B中一边改变管子插入水中深度,一边用嘴吹管的上端,是通过改变振动频率来改变音调,与声音的产生条件无关,B错误;C中敲打铜锣后用手触摸能感受到铜锣的振动,C正确;D中敲击音叉后接触脸颊,能感受到音叉的振动,D正确。故本题答案为B。

例2:自选器材,设计实验证明固体能够传播声音。

【答案】实验步骤:同学甲在长条桌的一端用铅笔在长条桌上用力均匀的写“一”,同时同学乙在桌子的另一端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甲在白纸上写“一”时的声音,重复几次实验,都可以清楚的听到写“一”时的声音。同学乙将耳朵离开桌面(注意调整耳朵与笔的距离,保证与上几次实验相比耳朵与笔的距离相同),同学甲在相同的条件下继续写“一”,重复几次实验,都听不到甲在白纸上写“一”的声音。

实验结论:在相同的条件下,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声音,在空气中则听不到声音,说明听到的声音是通过桌子传播的,即固体可以传声。

【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相关知识。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要证明固体能够传播,就需要控制液体和气体不能传播声音。然后进行对比实验,第一次通过桌子能够听到,第二次通过空气听不到,即可以证明固体能传播声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