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不胜寒的精髓(高处不胜寒的胜)

苏轼《水调歌头》“高处不胜寒”的“胜”,今人常用“胜负”的“胜”的读音去读它,把它读作shèng。其实,“不胜”的“胜”,与“胜负”的“胜”,意义不同,读音原本也不同。

“胜负”的“胜”读shèng,是“战胜”“胜利”的意思。《广韵·证韵》“胜(勝),胜负。诗证切”,“诗证切”是古人给“胜负”的“胜”注的反切:取“诗”的声母sh,取“证”的韵母和声调èng,合在一起,就是“胜负”的“胜”的读音shèng。《康熙字典》给“胜负”的“胜”注的音是“升去声”,是说“胜负”的“胜”,与“升”声母、韵母都相同,但声调不同,“升”是平声,“胜负”的“胜”是去声,“升”的拼音是shēng,“胜负”的“胜”的拼音是shèng。

高处不胜寒的精髓(高处不胜寒的胜)(1)

《广韵》“胜(勝)shèng”

“不胜”的“胜”读shēng,是“承受”“承担”的意思。《广韵·蒸韵》“胜(勝),任也,举也。识蒸切”,“识蒸切”是古人给“不胜”的“胜”注的反切:取“识”的声母sh,取“蒸”的韵母和声调ēng,合在一起,就是“不胜”的“胜”的读音shēng。《康熙字典》给“不胜”的“胜”注的音是“音升”,是说“不胜”的“胜”,与“升”声母、韵母、声调都相同,“升”与“不胜”的“胜”的拼音都是shēng。

高处不胜寒的精髓(高处不胜寒的胜)(2)

《广韵》“胜(勝)shēng”

“不胜”的“胜(shēng)”,与“胜负”的“胜(shèng)”,原本各有各的意义,各有各的读音。“胜(勝)”的两个读音中,shèng比shēng更为常用,人们在读“不胜”的时候,受“胜负”的“胜”的影响,会下意识地把“不胜”读成“不shèng”,这在语言学中叫作“类推”或“同化”。

“不胜(shēng)”与“不胜(shèng)”,争驱角力,一度对峙,但最终的赢家似乎是“不胜(shèng)”。读“不胜(shèng)”的人,为数众多,使语言文字专家也从俗随众,放弃了“不胜(shēng)”,在字典中将“不胜”的读音定为“不shèng”。

高处不胜寒的精髓(高处不胜寒的胜)(3)

《新华字典》“胜”

将“不胜”读成“不shèng”,在日常对话中似无不可,但在诗词诵读中会造成音律上的不和谐。《水调歌头》是词,“词”有词律,“高处不胜寒”的“胜”按词谱应读平声。“高处不胜寒”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上阙倒数第三句,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上阙倒数第三句是“扶病入西州”,“扶病入西州”对应“高处不胜寒”,“西”对应“胜”,“西”读平声,“胜”怎能读仄声?

高处不胜寒的精髓(高处不胜寒的胜)(4)

《白香词谱》

您平时听到的“不胜”,是“不shēng”,还是“不shèng”呢?您觉得,该不该恢复“不胜”的“胜”的旧读shēng呢?

高处不胜寒的精髓(高处不胜寒的胜)(5)

内府本《康熙字典》

#语文##诗词#​#宋词#​#汉字#​#汉语#​#国学新知识#​#国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