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待产包哪些需要多备些(待产包里都要买些啥)

本文欢迎个人分享;首发权已由作者独家授权“丁香妈妈”,不欢迎其他媒体转载。

上回分享了准妈妈们孕期需要准备的物品,(关注微信号“娘娘说”,回复“剁手”收看)这次咱们聊一下待产包都要准备什么。原则还是:需要的一样不落,不需要的一样不多,让银子都用在刀刃上。

买了待产包哪些需要多备些(待产包里都要买些啥)(1)

每个新妈妈都应该准备的东西

1. 巧克力和能量饮料

周娘娘就诊的医院在产前向我提供了一张待产包需要准备的物品清单,位列第一项的就是这两样东西。

其实说白了,就是带点补充能量的食品,挑喜欢的就行,不一定非要巧克力和红牛。我平时一喝各种能量饮料就全身不舒服,所以就带了瓶水进产房。

此外,从临产到进产房的二十几个小时中,我基本上是什么好吃吃什么,全麦面包、艾青团、猪肉脯……真要等到进了产房再开始吃,就来不及了。哪那么快转化成能量呢?

3. 产褥垫

生孩子是个「屎尿横飞」的过程,医院一般要求你进产房自带产褥垫,会预先告诉你需要的数量,按照要求准备就行,宜多不宜少。

周娘娘由于先破水了,所以在病房待产时就用了不少。产后由于有侧切伤口,所以排恶露时也选择了用产褥垫,而不是产妇卫生巾,让伤口多敞敞总是好一些。

娘娘自用款:什么牌子不重要,重要的是面积。我一开始买了60*60cm的,因为医院病床太大,用起来不方便,稍微一移动就出去了。后来买了60*80的,用起来就比较舒服了。

4. 卫生巾

排恶露时使用。其实没必要买专用的产妇卫生巾,量多的夜用卫生巾就足够了。

娘娘自用款:苏菲超长夜用43CM,以及一般夜用38CM,这两款足够了。要选棉柔表面的,干爽网面蹭到侧切伤口会有点痛。

5. 便盆

刚刚生完,如果你不能下地去洗手间解决问题的话,就会需要这个。此外,像娘娘这样先破水的,由于必须卧床,所以也会需要。

通常医院小卖部就可以买到,临时买也来得及,不需要提前准备。

6. 乳头霜和乳盾

这两个东西,简直是我的救星。小小田显示出男子汉做派的第一件事,就是非常大力地迅速吸破了他妈妈,也就是我,的乳头。

起初依靠乳头霜,暂时缓解了疼痛;随着破损面的进一步加大,田太医连夜去买了乳盾,套上后才扛过了乳头起水泡的那几天。

娘娘自用款:乳头霜我一早就备下了Lansinoh的,纯羊脂,宝宝吃之前是免洗的,性价比也非常合适。乳盾是临时买的,王府井百货商店只有NUK的了,而且只有L号的,买来后没想到还挺合适。要注意,乳盾的尺寸一定要选择好。

买了待产包哪些需要多备些(待产包里都要买些啥)(2)

7. 个人洗漱生活用品

餐具、纸巾、拖鞋、脸盆、毛巾、牙刷、牙膏、漱口杯、梳子、护肤品、衣架……这些东西要根据你所在医院的病房条件,来决定到底带多少。

通常私立医院、公立医院国际部、VIP 病房这种花钱如流水的地方,你直接去生娃就可以了。但如果是普通公立医院的普通病房,那就按照平时出差的标准准备。

8. 证件类

如果你使用医保在公立医院生娃,那么医保卡、身份证、现金(或银行卡)是必须的;如果你使用商业保险在私立医院或公立医院国际部等处生娃,还要记得提前向你的保险公司索要「担保函」,功能相当于押金。

看准妈妈个人情况准备的东西

1. 一次性内裤

穿着实在不太舒服。如果不怕洗的话,还是穿全棉的孕妇内裤吧。

2. 吸奶器

住院时医院建议我,如果奶水下得不够多,可以尝试多吸吸,促进下奶。我的闺蜜中也有人生完就成奶牛,宝宝每次只能吃一边,另一边就得靠吸奶器了。

电动、双头的更方便,手动的容易得腱鞘炎,单头的吸一边时另外一边容易漏奶,而且耗时更长。

由于体积略大,不一定要带去医院,需要时回家拿就行。

娘娘自用款:美德乐SWING,电动、双头、插电或电池。美德乐是吸奶器的专业品牌,SWING这个型号的性价比非常高,档位可调,还有“密集吸吮”和“较长吸吮”两种模式,模仿宝宝吸奶的节奏,很容易就出现乳阵。唯一的不足是乳罩部分是单层的,相比新安怡等品牌附带有硅胶乳头按摩罩的,这款就有些硬了。但正常的乳头都没问题,如果有乳头皲裂等情况,可能就会需要带按摩罩的乳罩了。有条件的话,可以去朋友家试用不同款式和品牌的,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要注意,吸奶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比如从弱到强,时间不宜过长等。这个咱们之后会具体谈到。

买了待产包哪些需要多备些(待产包里都要买些啥)(3)

3. 一次性防溢乳垫

通常住院期间奶水不会很多,就算多了也可以用小毛巾、餐巾纸等临时解决,但长期来看,只要是母乳喂养就基本都会需要。由于体积不大,可以带几张,不用太多。

娘娘自用款:一直用Lansinoh的,优势是非常薄而透气,吸水效果又很好,即使吸满了奶也不潮。只是价格会相对高。对于我这样的奶牛,常常喂奶一两次就吸满了,所以在家时我会选择用毛巾在对付漏奶,而外出时就很需要这样一款大吸力、又轻薄的乳垫啦。

4. 束腹带

说法不一,有人说顺产后第二天就可以开始使用,但周娘娘咨询了病房大夫,却告诉我说至少要等生后 42 天产褥期结束再使用,否则不利于子宫复旧。

42 天后,我的腹部已经自行恢复到产前尺寸,所以根本就没有机会用这玩意了。有没有用,还真不知道。

5. 哺乳内衣 / 哺乳服装

周娘娘非常偷懒,住院期间就穿着宽大的病号服,喂奶时解开扣子就搞定了,只有出院时才需要自己的哺乳内衣和哺乳外套。有的医院还会发哺乳专用的病号服,所以带不带都随你。

娘娘自用款:哺乳期如何打扮的问题,后来咱们专文来说。这里说几个简单的原则。(1)哺乳服装通常不是太好看,如果是在冬天可能会比较需要,毕竟没办法一件件脱光了喂奶。但在夏天,完全可以穿分体的衣服,然后随身带一件开衫,需要喂奶时穿上开衫,再把上衣撩起来喂奶就可以了。(2)春夏秋三季,用哺乳吊带背心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一件背心,再搭配各种外套、开衫,可以基本搞定哺乳期的所有日常衣着问题。(3)随身带块大一点的布,喂奶时把自己和宝宝围起来,那么穿任何分体的衣服就都可以喂奶了。我的做法时,用宝宝的背巾或者是小盖毯,就OK了。

买了待产包哪些需要多备些(待产包里都要买些啥)(4)

6. 哺乳枕

由于侧切伤口疼,我在住院期间全部采用「躺喂」,小小田也十分配合,所以根本不需要哺乳枕。这玩意儿个头太大,可以在家备着,实在需要时再运去医院。

娘娘自用款:艾茵美oinme哺乳枕。这是一个开月子中心的朋友推荐的,比其他哺乳枕都要贵不少,淘宝活动时的最低价也在300开外。但好处是,它的材料很棒,不走形,一方面可以直接把宝宝放在上面吃奶,不需要用手抱;另一方面,对妈妈腰部的支撑也很有效。比那些几十元一个,但是稀松软趴的哺乳枕,好出去了几条街。

买了待产包哪些需要多备些(待产包里都要买些啥)(5)

7. 其他

手机、充电器、无线路由……这些都是随时发朋友圈晒娃的必备利器。

电子书或平板电脑,打发无聊时光必备。不过不建议看太长时间,有体力的话,多下床活动更利于产后恢复。

最好再准备一套漂亮的衣服,出院的时候,和宝宝一起美美地回家吧!

每个宝宝都要准备的东西

1. 尿不湿

自打宝宝出生就会用到,每天大便就会有 7~10 次,住院期间带个三五十片,还是需要的。

娘娘自用款:我家宝宝屁股争气,好像用什么尿不湿都不会红屁股,所以我既用过从日本人肉带回来的花王,以及好奇铂金装这种上线的品牌,也用过妙而舒(国产花王)、妈咪宝贝(非云柔绵抱的各种系列)、帮宝适(绿色包装)、大王、贝舒乐、Bella Baby等各类原装进口或国产品牌。原则是,(1)从你能接受的最好的牌子开始用,通常白天可以试一试更经济的种类,勤加更换,夜晚用比较好的;(2)每种都少买一点,等确认宝宝可以用之后再买大量的。

2. 宝宝湿巾

换尿不湿的时候擦屁股用。

娘娘自用款:强生、喜多、心相印、贝亲……各种都用过,大品牌的湿巾,哪个在做活动我就用哪个,能省干嘛不省着点。

3. 护臀霜

避免红屁股,从新生儿做起!

娘娘自用款:爱森尔Episencial婴儿护肤修复霜。纯粹是因为有朋友在卖这个,就买了。据说这是一款含有益生菌的护臀霜,因为没用过其他的,所以不好比较。听闻各种大牌子都还不错,关键是每次都要用。别等红屁股了再想起来用,就晚了。

4. 抚触油

一些医院要求家属自备,刚出生时擦胎脂后涂上。

娘娘自用款:Burt’s Bees小蜜蜂抚触油。正好美亚在做活动,又正好有朋友从美国返回,就买了美亚自营的,请朋友人肉带回。

5. 婴儿沐浴乳

医院给宝宝洗澡时会需要用到,量不大,可以弄个小瓶带着。

娘娘自用款:Aveeno的lightly scented,沐浴和洗发二合一的,无泪配方。相比加州宝贝的,它家的性价比更高。我买了532毫升装的,由于用的很少,目测会用到宝宝上幼儿园,Tears!它家还有针对敏感皮肤等其他型号的。同样,这是美亚自营,请朋友人肉带回的。

6. 宝宝衣服及包被

一般医院都提供衣服及包被,可以自带一套出院时用。

7. 帽子

有的医院要求准备,宝宝出产房时会给戴上。

当时周娘娘收了一堆二手衣服,一位女宝宝的妈妈送了一顶她家闺女用过的蕾丝花边帽,小小田出产房时就戴的这顶,接生的大夫开玩笑说:你家帅哥原来是英伦简爱风的呀。

8. 安全提篮

每个有车的家庭都要准备。

作为一个神经外科医生,田太医接诊过太多因为不坐安全提篮、安全座椅而悲剧了的婴儿,所以接宝宝出院时,我们坚持把宝宝塞进安全提篮。

注意:刚出生的宝宝要用专供 0~6 个月宝宝使用的提篮,而不是大孩子用的那种安全座椅。虽然有点贵,用的时间也不长,不过为了一个小生命,还是值得的。

娘娘自用款:土豪朋友送了意大利一个叫Chicco的牌子的,可以和推车互动。其实各大牌子都差不多,目前有美国标准和欧洲标准的,注意是否有标明符合这些强制性标准。另外,听闻今年9月,中国会出自己的标准。至于哪种标准更靠谱,其实我觉得差不多。与其花费时间去选择一个标准,不如花点心思好好开心。另外做个预告,不久之后会有一个这方面很有经验的妈妈,跟大家分享选安全座椅的心得,值得期待哦。

买了待产包哪些需要多备些(待产包里都要买些啥)(6)

9. 宝宝霜

每天洗澡后要给宝宝涂抹,一般医院不提供,建议带着。

娘娘自用款:Aveeno燕麦霜,性价比非常好。协和医院自己出的“精心牌”硅霜,这个是协和医院皮肤科的一位大夫推荐的,我家宝宝刚刚出了点湿疹,不太严重时,一抹就好了。

10. 小手套

宝宝出生后无法马上剪指甲,防止他把自己抓伤,所以要套上小手套。医院提供的衣服一般有手套,如果没有就自备,也可以用袜子替代。

看个人情况准备的东西

1. 奶粉

据说「母乳党」是反对准备奶粉的,认为只有「破釜沉舟」才能保证纯母乳。

周娘娘的确也没有带奶粉去医院,生完马上出奶后更觉得这个东西没必要。结果第二天半夜宝宝哭得稀里哗啦怎么哄都不行,经别人提醒才想到,「是不是奶不够啊」。医生护士齐上阵,帮忙调整哺乳姿势也不管用。由于没带奶粉,最后只能「骗」宝宝喝下 15 ml 的水,才勉强换来 2、3 个小时的耳根清净。

虽说理论告诉我们,宝宝出生自带几天的干粮,就算饿到哭也可以继续等到母乳够吃,但实际操作中大家完全可以灵活掌握。

娘娘自用款:三元金装“爱力优”。关于如何选奶粉,请回复“奶粉”,就能看到乳业专家关于配方奶粉的选择指南了。

2. 奶瓶

可以备着,万一母乳不够时使用。不过有理论指出,宝宝过早使用奶瓶容易造成乳头混淆。我的外婆在我小时候,为了避免乳头混淆,坚持用小勺喂我各种液体,这点值得各位妈妈学习。不过我家小小田是个挺「随和」的娃,奶瓶、乳头、小勺全不挑。所以要不要用奶瓶,准妈妈们自己定。

娘娘自用款:买汤美天地的消毒锅时,送了8个,一直用这8个。

买了待产包哪些需要多备些(待产包里都要买些啥)(7)

3. 奶瓶的配套用品

温奶器、消毒锅、奶瓶清洁剂、奶瓶架、奶瓶刷等,就算是 VIP 病房,通常也不会太大,所以,这些东西能不带就不带吧。消毒就用热水泡泡,温奶就用热水冲冲,奶瓶架嘛,弄几根筷子插在一个茶杯里就搞定了。

如果一定要带的话,奶瓶刷倒是可以带一把,奶瓶通常很长,没这玩意儿还真不太好刷。

网上也有卖现成的待产包,但周娘娘考察了一下其中的内容,发现实在太不够了,因此决定还是自己着手准备。结果,就塞满了两个 21 寸的行李箱,外加一袋尿不湿。即便如此,住院的时候,老妈和先生每天都要从家里往医院带东西,今天是奶粉、奶瓶,明天是筷子、勺子。出院回家的时候,不仅多了个娃,整个后备箱都塞满了各种物品。

总之,提前准备待产包总是没错的,免得宝宝提前报到,搞得措手不及。下周六我们再聊聊,要为出院后的宝宝准备哪些东西。

其他精彩推荐,请关注微信账号“娘娘说”(nianiashuo)或头条号“娘娘说”收看

《做了不靠谱的事,这孩子能不能留》

《早早孕检测哪家强》

《孕期“剁手”指南》

《周娘娘分娩全纪录》

《医生准爸爸,存不存脐带血》

《宝宝摔到头,然后怎么办》

《给娃退烧的四个错误》

获取更多,关注账号“娘娘说”(nianiashuo)

周娘娘和田太医,靠谱又逗比的孕产育儿故事

周娘娘:宝妈,媒体记者,文艺女青年

田太医:宝爸,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