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体态看懂小动作背后的秘密 四种体态教你瞬间读懂小动作背后的秘密

四种体态看懂小动作背后的秘密 四种体态教你瞬间读懂小动作背后的秘密(1)

今天我们来聊聊察言观色也就是读懂小动作背后的秘密。

有一部著名的美剧《别对我说谎》,剧中的男主角卡尔.莱特曼博士是世间顶尖的测谎专家,他能通过观察别人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来探测对方是否撒谎,从而还原事件的真相,可见读懂身体语言和动作是一种重要的技能。

那这样的技能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

先跟大家讲我亲身经历的例子。

一个是职场上顺利过关的例子,小明是公司的一位新人,老板第一次跟他谈话以后,就直接告诉了他的部门经理“这个小伙子不错,可以重用!”其他人就觉得很好奇,问小明说“为什么初次见面你就如此顺利赢得老板的赏识?”小明说很简单,当我跟老板聊到某个话题的时候,老板整个身体就往后仰且双手抱胸,他的肢体语言好像在告诉我,他对我目前讲的内容不感兴趣,所以我及时终止了,并转向了老板更感兴趣的话题,这样老板觉得我懂他。

另外一个例子是我的一位朋友通过解读肢体语言来帮助她发现了婚姻中潜在的威胁。这位朋友和丈夫参加他们公司的聚会,她注意到一个细节,丈夫在给她介绍某位女同事的时候,那位女同事脸上掠过了一丝厌恶的表情,本能的用手理了理整齐的头发,握手前还无意识的用手在臀部擦了一下。在聚会的过程中,这位女性朋友就一直观察丈夫和那位女同事的互动,发现他们哪怕离得再近,也自始至终在回避眼神的接触,两个人如此刻意的回避反而验证了女生心里的想法“他们的关系不简单”。聚会后,这位朋友就主动约了那位女士聊了一下,最后成功的挽回了她的婚姻。

这两个案例告诉我们也许语言会说谎,但是身体是非常诚实的。

四种体态看懂小动作背后的秘密 四种体态教你瞬间读懂小动作背后的秘密(2)

一般情况下,喜悦和欢乐表现在脚上,紧张和恐惧表现在手上,拒绝和接受表现在身上。

我们的面部表情会直接呈现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情绪,越是细微的表情,越是能说明你的心理动态。但是通常这些细微的表情难以察觉,不过一些大的肢体语言还是能够说明很多问题的。

我们今天就来说说如何去读懂肢体语。

第一点,不同的体态代表不同的心理反应。

体态是指我们身体的姿势和形态,比如说走路的样子,站立时整个身体呈现的形态。

一般来说体态有四种:重力反应、反重力体态、歪体态和笔直挺拔的体态。

重力反应是一种缩的体态,表示颓废无力,挫折。比如一个人内心是自卑的,情绪是悲伤的,承受了很大压力的时候。他走路时一般是含胸曲背,走路碎步,身体倾向地面。

反重力体态正好相反。就是兴奋,快乐,自信,轻松,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一个人会走路轻飘飘的,走路会很欢快,就是这个道理。

歪体态表示不投入或者说一种失落的状态。就好像是被老师训斥的孩子,这时候站没站像,溜肩,歪头,左右腿交替支撑,人是歪着的。

还有一种就是笔直挺拔的体态,呈现出来的是一种非常有力的气势。你看一下站岗的哨兵就知道了。

第二点,肢体对外界具有本能的反应。

人和动物一样,在与外界环境相处中,遭受压力,或者遇到危险的时候会出现本能的反应。比如逃跑、战斗、僵硬、晕厥。

我们需要解读的是最重要的两种本能对应的肢体语言。

一种叫战斗,战斗的肢体语言通常是握拳、弓腰、咬牙切齿、双脚不自然,如果在关系中一个人对你展现出战斗的姿态。表示他对你是抗拒的,很可能把你当成了敌人。

另一种逃跑,逃跑的肢体语言通常是缩肩屈膝、左右摇晃、手部冰冷、双眼无法聚焦。如果一个人对你表示出逃跑的态度,说明他把你当成了有威胁的人。当一个人对你呈现出对抗或者逃跑的肢体语言,或许你可以尝试分析一下,你们中间发生了什么?

四种体态看懂小动作背后的秘密 四种体态教你瞬间读懂小动作背后的秘密(3)

第三点,肢体会自我安慰。

揉手、抖脚、摸后脑勺、摸脖子、撩头发等肢体行为都是很典型的自我安慰。

人在有压力的情况下,第一反应会保护自己身体最脆弱或者受到过伤害的地方。人一般通过保护自己的脆弱来确认自己的安全,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一些自我安慰的动作,就像孩子在遇到惊吓的时候,会拍着胸脯说“哎呀,不怕不怕”,这是我们自己照顾自己的一种方式。所以如果有人出现以上的动作可以解读为这个时候,那个人可能处在一个比较惊吓或者害怕中。

第四点,肢体语言告诉你这是我的地盘。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边界,大部分人都喜欢待在自己的舒适圈里,一旦有陌生人突破了边界,我们会很不舒服,因此,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能够看出关系的远近。

确认领地行为就是保持自我边界的一种行为。一般来说握手、抱胸都是确认领地的一种行为。握手有力并且喜欢把手放在对方上面的人,比较强势、比较喜欢控制。另外四字脚也是典型的强势领地反映,就是一只脚的脚脖横搭在另一条腿上。一个人经常用这样的坐姿,说明他对人是比较抗拒的,如果接触到这类人,我们就要注意一定要保持两个人之间的距离,不要有太过于入侵的行为,他会不舒服的。

需要注意的是,对肢体反应的观察,必须要在一个具体的剧情中。肢体语言可以作为辅助自己判断的手段,但无法成为直接证据,需要有另外一些东西去验证。很多人说你摸了一下鼻子,就是撒谎;你这个时候把手放在口袋里,你就是对我不感兴趣,这些都是胡扯。

四种体态看懂小动作背后的秘密 四种体态教你瞬间读懂小动作背后的秘密(4)

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下几个察言观色使用的误区。

我认为在关系建立中是不需要去解读别人的。经常有朋友发图片或者视频给我,让我去分析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我都是拒绝的,为什么拒绝,原因有两点,第一点,在我们对对方不了解的情况下,没办法做基准的判断。因为我们只有有了基准的判断,对对方动作的加大,或者表情的夸张才有意义。否则做出来的解读很可能是我们主观的猜测;第二点没有经过当事人的同意,就去解读别人,违反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原则。

很多人在婚姻中或者恋爱中感到对对方不信任,于是就去学微表情和肢体语言,结果越观察越不信任。如果我们的目的是想跟别人建立关系,最好不要去胡乱的猜测别人,毕竟很多时候你解读到的恰恰是你自己猜测的内容。猜测不是观察,猜测更多的是对别人以己度人,对此,心理学上有个专业的名词叫投射,意思是你所观察到的不是对方真实的状态而只是你心里猜测的状态。

最后总结一下:

首先想要解读小动作背后的秘密,可以通过以下这四点。

第一, 不同的体态代表不同的心理反应;

第二, 肢体对外界具有本能的反应;

第三, 肢体会自我安慰;

第四, 肢体语言告诉你这是我的地盘。

这些肢体语言在具体的情境中,可以作为解读对方心理的证据,同时再通过求证来确定自己的解读是否准确。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训练自己,我们会越来越精准的解读到对方的心理状态,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并且在谈判、游戏或者在一些比赛中给自己带来便利。

最后要强调的是察言观色要避免两个误区,不可滥用。

第一, 在不了解他人的基本情况下,不要随意解读。

第二, 没有经过他人同意,不要去随意解读。

在学习察言观色技能的过程中,需要比较好的理论支撑,同时厘清自己的动机,保持最大的善意,而不是为了指责别人或者攻击他人。

你有没有察言观色的习惯,你是如何通过肢体语言去观察别人的?欢迎留言分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