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绘画全集(新书速递吴趣)
作者简介
秦晓磊,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编审,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绘画史。《“江南人住神仙地”:16世纪吴门绘画对仙山图像的借鉴与转化》《与邑作奇观——沈周、文徵明笔下的虞山古桧》《李东阳对沈周绘画的鉴藏——兼论北京文官与沈周的互动》多篇论文发表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故宫博物院院刊》《文艺研究》等期刊。明代中叶,江南地区出现了以苏州为中心,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为代表的吴门画派。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是吴门绘画崛起的关键人物。他一生未仕而以画著称。在他生前,画名便远播南北。吴宽称他“身处乎一邑,名扬乎两都”,王鏊称他“近自京师,远至闽、浙、川、广,无不购求其迹,以为珍玩”。
就画风而言,与其师长杜琼、刘珏等前贤相比,沈周绘画的个人特色突出,在主题、风格等方面对吴门绘画传统进行了诸多开拓。他于园林图、别号图、纪游图、实景山水等吴门特色画题上做了诸多实践与探索。在发展出细笔、粗笔两种典型风貌后,仍不断推进笔墨、风格的实验与创新,更涉足青绿山水、花鸟画、蔬果画等师长们较少涉足的领域,使原本小众而具吴门地方特色的绘画风格、样式受到广泛关注。
由于沈周的影响力,吴门绘画的趣味逐渐被全国各地接受,受众日益扩展,逐渐突破了吴门的地域限制,部分扭转了元末文人画风自明初以来所处的边缘位置。诸多现代学者对其人其艺进行多方面的挖掘与阐释。无论是对沈周家世、生平、交游、画风渊源、绘画分期、后世影响等的梳理,还是对其绘画中某一类型、题材、图式或具体作品的个案研究与真伪考辨的研究,都成果颇丰。本书从画家与受众这一崭新而独特的视角展开论述,深入研究沈周绘画背后的重要鉴藏群体——两京文官及其对沈周绘画的影响,也揭示了吴门绘画的趣味是如何为文官接受并逐渐传播至全国,从而取代浙派与院体绘画的。
一、 研究视角
尽管文人画家强调作画只求“自娱”,但文人绘画所具有的社交属性使之并不缺乏在朋友间被展示、赠送和交换的机会,或是成为结交新朋友的契机。由文人画家制作的作品,在题材、风格、图式、笔墨等的选择上,或许不像宫廷画家、职业画家那样直接受制于皇帝或某位赞助人的好尚,但仍旧受到所属圈子的审美趣味及重要观众的深刻影响。
据吴宽所言,当时一位普通的吴门人氏陆汝器便收藏有百余幅沈周画作。结合王鏊的记述,沈周在世时,他的绘画就非常受欢迎,且他本人极具亲和力,对求画者一视同仁,哪怕是商贩或农人前来求索,也都概不拒绝,故绘画流布甚广。由此来看,沈周绘画的鉴藏群体,除在地域上分布广阔外,应也涵盖了士、农、工、商四民社会的多个阶层。
传统文化在明代,尤其是明代中后期经历了一个再次大众化的过程。不过,从明代社会发展的整体态势来看,在沈周主要活动的成化、弘治年间,仍是政治精英主导文化的格局。只要看看此时文坛领袖李东阳的宰辅身份便可明了:“弘治时,宰相李东阳主文柄,天下翕然宗之。”在正德年间以前,尚不具备相应的社会条件产生如谢榛一般以布衣身份闻名诗坛者。在晚明文化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商人、市民等大众力量此时虽有所显现,但此时尚为潜流,遑论形成自身的文化影响力。
沈周终身隐居,布衣终老,但他的朋友中不乏入仕者。以吴宽、王鏊等为代表的吴门籍高级文官,是沈周绘画的重要支持者。他们利用供职于宫廷的便利,帮助沈周在同僚中发展潜在的观众,扩大沈周在北京的声望。在吴门籍文官的引荐下,沈周与明中期政坛、文坛上的重要人物,一些既非吴门籍又未曾在吴门为官者,如李东阳、杨一清、程敏政等人建立起交往,并长期保持互动。沈周为这类翰林院出身的高级文官作画颇多,他们对沈周笔下具有吴门趣味的绘画也颇为欣赏。鉴于作为政治精英的文官群体在文化活动上的影响力,以及他们见证并参与沈周绘画活动的程度,在沈周绘画的鉴藏群体中,文官尤其是处于政治活动中心的南北两京文官,是格外值得关注的。
在沈周横跨半个世纪的绘画生涯中,他所生活的吴门地区正处于一个文化重新开始繁荣的时期。吴门文化在经历了明初的萧条后,得以重新焕发活力,与吴门精英意图重建和发扬吴门文化传统的活动息息相关。作为吴门文化精英群体的成员,沈周亦积极投身于这一事业。他的绘画实践,可由此被重新观察:沈周从对元四家笔法的学习中发展出自身笔墨风格,可视为对本地绘画传统的整理与重塑;其绘画中典型的水乡风光、地方胜景与徜徉其间的文士,亦可视作对吴门地理与人文景观的视觉化呈现。
沈周笔下反映吴门地域文化的绘画作品受到了文官群体的推重,而彼时在两京地区流行的,仍是主要体现宫廷和贵族文化趣味的院体和浙派画风。自明朝开国以来,这一脉遥接两宋院画的风格,始终占据画坛主流;在沈周出现后,情势逐渐发生变化,最终以吴门绘画的独领风骚与院体、浙派绘画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告一段落。吴门绘画从一种地方特色浓厚,相对边缘、小众的文化趣味走向主流文化的过程,也是沈周凭借自身绘画艺术与政治精英展开对话的过程。因此,从文官鉴藏群体这一视角出发,除了能够对沈周及其绘画产生新的理解外,将文官鉴藏群体对沈周绘画的鉴藏、品评行为及作用一并考虑进来,或许也会对吴门绘画从起初与院体、浙派绘画分庭抗礼发展到取而代之的过程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
二、研究的问题与结构
在沈周的绘画生涯中,文官鉴藏群体一直作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存在着。他们兼具朋友、赞助人、合作者、观众、传播者等多重身份,在不同场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围绕绘画,沈周与文官鉴藏群体建立并保持着交往互动的关系。本书主要讨论这一关系对沈周绘画及其本人的影响,以及对绘画史发展和写作的影响。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围绕具体作品展开,讨论沈周绘画在主题、图式、风格上的探索与新变,阐述文官鉴藏群体在其中或隐或显的作用。
上编第一篇从文官鉴藏的视角,重新检视沈周《东庄图》册的制作过程与画面元素的选择。东庄,作为吴宽家族产业,在李东阳《东庄记》、沈周《东庄图》等的宣扬下,跻身于明中期苏州名园之列。尽管《东庄图》制作于吴门,描绘的是位于吴门的园林,但其预设的观众群体却是身处北京的高级文官。本书从梳理实景、文字、图像三者间的关系入手,将《东庄图》置于吴宽塑造、传播故园东庄的文化意涵这一原初制作情境和观看情境中进行观察,重新思考《东庄图》图像意涵的传达与构建,以及不同主体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沈周《东庄图》之“麦山”
第二篇以沈周《庐墓图》卷为核心,讨论茔域山水画这一为学界所忽视的绘画类型及与文官群体间的关系。从文献记载来看,茔域山水画至晚出现于元代初期。明中期,茔域山水画的受众以宦游在外的官员居多,制作与使用茔域山水画的行为和明代文官省墓制度及“忠孝一体”的政治文化语境息息相关。图绘成后的观看与题跋,既是文官群体间获得情感和思想认同的方式,具有凸显“忠孝相资”的意义,也暗含了对图绘父母墓这一孝行之回报的期许。沈周《庐墓图》便是官员孝思文化的产物。
沈周《庐墓图》之一
第三篇从沈周《盆菊幽赏图》卷出发,讨论山水雅集图式的形成与传播,及以北京文官对这一图式所蕴含的江南趣味的接受。有异于以人物活动为画面核心的传统雅集图,明代初中期以来,江南地区出现了新型的山水雅集图,将刻画重心放在对雅集环境的描绘与氛围的塑造上。相较于北京地区更为流行的,以谢环《杏园雅集图》卷为代表的传统雅集图式,文官们看待与回应这一来自吴门的新生事物的方式,也部分反映了他们对于相关文化趣味的接受。
沈周《盆菊幽赏图》
第四篇讨论沈周早期绘画风格转型及吴门致仕文官的潜在作用。沈周画风存在由“细”向“粗”的转变,在其四十岁前后的画作中,已有用笔谨细密与率意粗放两种不同面貌,反映出沈周向粗简笔墨风格转型的尝试与成效。这种画风转型,既源于画家的人生选择及艺术目标,也受到当时占据主流地位的浙派画风的潜在影响。吴门致仕文官群体在这个过程中也发挥了一定的助力作用。
沈周《山水图》
第五篇分析沈周取自“吏隐”主题的《沧洲趣图》卷。通过画面对比,讨论其对吴镇《仿荆浩〈渔父图〉》卷等前代画作的借鉴,剖析吴镇在沈周学习董源、巨然等前代大师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结合画作主题与引首、题跋书写者柳楷、李东阳的政治身份,此作的受画人很可能也是一位在京任职的文官,并据此推测沈周在画意、风格等的选择上所要传递给观者的信息。
第六篇讨论沈周晚年在蔬果题材绘画上的创新。“观物”当是理解沈周对于蔬果题材绘画之兴趣与实践的核心概念。“观物”自宋代以来便是理学的重要概念,明代初中期以吴与弼、陈献章等人为代表的理学家进一步充实其理论与实践,相关思想也受到与沈周及同时代文官群体的重视。通过对沈周蔬果画的讨论,能够观察为某一时代士人所共享的、相对抽象的思想,是如何经由实践转化而对具体绘画的制作方式及风格选择产生影响,进而对美术史发展产生影响的。
本书的下编检视沈周与文官鉴藏群体以绘画作品为核心之交往互动的展开。
第一篇论述沈周如何借助文人绘画的交往属性,与文官群体建立交往。
第二篇讨论了文官鉴藏群体欣赏、评价沈周绘画的具体方式,以及相关行为对沈周声名的影响。文官群体对沈周投赠绘画之举的回应、鉴藏沈周绘画的情境,也即文官鉴藏群体作为观众的反馈,经由作品与画家的间接互动,是对沈周绘画实践产生影响的重要渠道。
第三篇讨论文官鉴藏群体欣赏、评价沈周绘画的具体内容,及其与沈周画史形象塑造间的关系。文官群体对沈周绘画的品评、对沈周本人的态度,一方面对沈周在画题、风格的选择上发挥了具体而微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与绘画作品合力,印证并强化了沈周作为文人画家、吴门画家领袖及隐士的形象,从而影响了沈周画史地位的确立及美术史的书写。
本书最末的附录为沈周与文官交往年谱,综合既有的研究成果,并爬梳诗文、存世画作、著录文献中的线索,将沈周与文官的交往情况,尤其是围绕诗、画作品交往的细节进行编年,试图勾勒出与沈周有往还的文官鉴藏者之群像,还原其参与沈周日常生活与绘画实践的轨迹。
“朵云文库书画论丛”
《吴趣:沈周绘画与文官鉴藏》
秦晓磊 著
2022年10月出版
定价:88元
目录
绪言
上编
文官的家业:沈周《东庄图》再思
茔域山水:沈周《庐墓图》与官员孝思文化
盆菊幽赏:沈周山水雅集图与北京文官之接受
从“细沈”到“粗沈”:沈周早期绘画风格转型
庙堂与江湖:沈周《沧洲趣图》及其对董、巨画风的继承与新变
观物:沈周蔬果画及其对法常画风的重塑
下编
沈周与文官群体的交往
文官群体对沈周绘画的鉴藏
文官群体与沈周画史形象的塑造
余论
附录:沈周与文官交往年谱
参考书目
后记
更多书影
更多内页
“朵云文库书画论丛”
《吴趣:沈周绘画与文官鉴藏》
你可能还喜欢:
民国画事,专业艺术自媒体,
欢迎各艺术机构,展览拍卖联系合作
有任何问题 请扫码添加画事君微信
“
民国画事,深情讲述艺术家,专业解读艺术品,直接深入艺术市场。致力于做最好的艺术自媒体,写最好看的艺术文章。——人生不长,你需要读点好东西。关注我们,持续接收好文章。
”
民国画事评论区,我们来聊聊艺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