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夫人资料分析(辛育龄留下了什么)
6月11日上午,北京市八宝山殡仪馆在蒙蒙细雨中显得格外庄严肃穆。馆内东礼堂正厅,上方悬挂着黑底白字“沉痛悼念辛育龄同志”的横幅,横幅下方是辛育龄同志的遗像,两侧是“一十六岁投革命勤恳终生忠于党七一勋章获得者、八十五载行医路坚守初心为人民白求恩式好大夫”的挽联……“七一勋章”获得者、新中国胸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日友好医院首任院长辛育龄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此举行。
正厅内,辛育龄的遗体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安卧在鲜花丛中。厅外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的纪录片,讲述着这位老人与党同龄、与党同心、与党同行的传奇一生。上午11时许,在饱含深情的《红色时光》音乐中,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司局,中日友好医院、北京胸科医院等部门和单位的有关负责人,以及辛育龄的生前好友等来到这里,与这位可敬的长者做最后的告别。
从16岁离开家乡、投身革命,到兑现“救死扶伤平生愿、人生价值是奉献”的誓言,辛育龄101年的人生路生动诠释了人们对党的卫生健康工作者、党的卫生干部的期待。如今,辛育龄离开了。但同时,他也留下了很多……
对子女来说,辛育龄留下了医者的处世之道。“从小我们就羡慕周围的家庭,可以全家出游、过周末。可父亲就是全年的值班医生,天天住在医院,每周或几周才回家一天,逢年过节必定值班。好不容易回到家,他也是先接待前来就诊的病人及家属。就餐时,饭菜也总是一热再热。对此情此景我们家人已习以为常。所以当我们兄妹子承父志,各自走上行医、制药的传承之路后,也就默默地学着父亲,不停地四处奔忙。”遗体告别仪式前,辛育龄的子女写下回忆文章《我们心中的父亲》,纪念“养育我们长大,教育我们成人,更德育我们为人”的父亲。
对同事来说,辛育龄留下了很多珍贵的习惯。“病人对我们是非常信任的,要不然怎么会让我们把他的胸腔打开呢?”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专家、跟随辛育龄学习工作长达30年的刘德若说,这是辛育龄经常对大家说的一句话。每次走上手术台,辛育龄开胸后总要把手套洗一下,让手很滑。在触摸病人的肺时,他的动作总是尽量轻柔。他还叮嘱,胸腔镜手术用卵圆钳夹肺的时候也要轻柔,能不夹最好不夹,以避免不必要的损伤。这些好习惯,被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一直延续着。
对后辈来说,辛育龄留下了对白求恩精神的不懈追求。在他们眼中,辛育龄就是白求恩精神的彻底践行者,让那似乎遥不可及的信念有了真切的化身。青年医生马千里说,最感荣幸的是10年前自己刚留学回来,在住院部看到辛育龄。马千里拿着刷手服,请老院长在上面题字,辛育龄欣然写下“做白求恩式好大夫”的期许。在辛育龄的感召下,一代代年轻医生以白求恩为榜样,献身党和人民的医学事业。在中日友好医院,专设的辛育龄青年奖见证着年轻一代的激情燃烧和智慧迸发。该院成立的辛育龄小分队传承和发扬战争年代“流动医疗站”的优良传统,沿着辛育龄的足迹,为老百姓开展义诊咨询、健康宣教等服务。
对同行来说,辛育龄种下了一批学科好苗子,树立了学术好榜样。作为新中国第一批公派留学生,辛育龄掌握了当时国内尚属空白的胸外科技术。归国后,他不辞辛劳牵头举办培训班,推广胸外科技术,1958—1980年共培养1000余名胸外科技术骨干,指导40余家医院建立胸外科。他是我国针刺麻醉的创始人、电化学疗法的发明者,开辟了我国肺移植的先河……辛育龄始终站在临床、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做有益于人民的事。遗体告别仪式上,摆满了受惠于辛育龄上述工作的医院、科室敬献的花圈;不少当年的学生、如今的知名专家和学科骨干,专程赶来送恩师最后一程。
对中日友好医院来说,辛育龄不仅建起了当时国内最富国际色彩的现代化医院,更为医院开创了别具一格的中西医结合学术新风,奠定了医院胸外科的特色优势。如今的中日友好医院已成为大型综合性医院里中西医结合的典范,该院胸外科在一代代的传承积累下,始终是国内肺移植事业的重要基地,手术数量稳居国内三甲。“2021年,在医院建立的荣誉体系中,我们将院内最高奖项命名为‘辛育龄奖’。这既是向老院长致敬,更是激励全院职工追寻红医荣光,干事创业、担当作为,为新时代我国卫生健康事业贡献力量!”中日友好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细雨绵绵,松柏无言。辛育龄永远地离开了他挚爱的医学事业。斯人虽去,“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文:健康报记者 崔芳 通讯员 王燕森 朱文赫 蔡莹莹
来源: 健康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