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宁静的文章(我与新浪二十年)
(图:新浪20周年庆祝活动)
「创业最前线」特约记者|余里 本文系作者原创,转载请申请授权
新浪是宁静的,它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互联网公司之一,二十年风雨兼程,主线不断,狗血很少。
新浪又是激烈的,人们对于信息的渴求、交流的欲望和不同社群间的对撞与融合,都在二十年里被它无数次的满足。
在信息社会里,今天的人们可以得到的是二十年前的人所不能想象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它又是骏烈的。
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互联网公司
新浪,的确不是中国第一个互联网公司。
但是如果对网龄大于10年且小于20年的中国网民进行调查,他们中的很多人会认为新浪就是中国第一个互联网公司,或者至少是他们用过的第一个互联网站点。
雷军经常强调要看穿事物的本质,而早期的新浪恰好洞穿了互联网的本质——信息的分发和人群的聚集。
而信息的分发和人群的聚集只是本质,但不是效应。新浪的效应就是,它成为了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互联网公司。
其实,新浪并不是一开始就决定了走一条媒体互联网之路的。
在更早的更早,它只是一批最早接触互联网的中国人的一个聚集之所。在那个时代,互联网是一种稀缺资源,能够让早期的互联网用户聚集的论坛更是稀缺中的稀缺。
当时的新浪也不叫新浪, 它是BDWin、中文之星、 RichWin等著名中文平台的创造者王志东和四通公司创建的企业——四通利方旗下的一个中文论坛。
也不能说当年的四通利方论坛就是一个公益的平台。
1996年4月29日,四通利方的第一个正式站点www.srsnet.com中文网站建设启动,当时由汪延和李嵩波创建的新驿多媒体小组融入四通利方,成立以两人为主的国际网络部,负责网站的建设。
这时候,新浪的前身已经有了很明确的商业化动机,只是做什么,大家都不知道。
1997年,中国互联网历史上第一篇“刷屏”的文章《大连金州不相信眼泪》,出现在新浪的前身四通利方的体育沙龙版块。这个帖子的火爆程度是,48小时内点击率超过两万,被当时几乎所有中文论坛转载,而后又被超过600家传统媒体转载。
后来,有人换算过,当时的点击率2万相当于现在的2000万,信乎?
1997年11月底,四通利方推出了它的第一个频道——体育频道。此后的1998年,四通利方在法国世界杯期间首创24小时滚动报道模式,开创互联网实时报道先河。
这时候的新浪(前身)已经渐渐明白,在中文信息特别是新鲜的中文信息极度稀缺的彼时,做内容似乎是一家新晋的互联网公司能做的最好的方向。那时候网民的需求绝大多数还不是“用到什么”,而是“看到什么”。
1998年12月1日,在北京的燕莎凯宾斯基饭店,四通利方与海外最大的华人网站华渊宣布合并,定名新浪。并且在稍晚时候,推出了”电子贺卡”、”网络游戏”、”速递电子杂志”,以回报国内外网民。
在新浪前后,网易和搜狐也相继崛起,它们被称为三大门户,是第一代中国互联网企业的代表。
很多年轻人对于“门户网站“这个概念已经不熟悉了。现在的移动互联网,只有入口这个概念,微信是入口、APP是入口、搜索是入口、电商也是入口。
但是,对于当时的网民来说,互联网信息和互联网应用资源都极度分散,搜索也很不灵光,全英文的网址也不太好记。
因此,在昂贵的拨号音响起后,人们需要尽快来到一个地方,这里必须能够满足绝大多数人登录网络后的基本信息需求,以及让网民能够从这里出发前往找到各自所需的地方,这就是门户。
古代的人们,经常把告示贴在城门的入口处;互联网时代的人们,把资讯放在上网的第一站,这也是门户。
门户可以很简单,简单到像雅虎那样搭建一个分类信息导航站也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互联网公司;门户也可以很复杂,复杂到新浪这样几乎无所不包,当然,主要的还是新闻资讯的无所不包。
但试图成为门户的并不止新浪一家,除了网易和搜狐,以及后来的腾讯网,还有大大小小的地方信息港和接入商,它们都觉得自己有成为门户的潜力。
然而,二十年光阴过去,当年的门户群雄们早已星散。网易的基本业务变成了邮箱、电商和游戏,搜狐的方向越换越多,市值越换越低……
一位资深的互联网人说,其实,现在能算门户的只有新浪了。因为它的专注,因为它每天依然在更新无数新的信息,这使之至今还具备成为登录网络后第一个踏足之所的价值。
说来说去,新浪也曾经做过游戏、IM、视频……但它唯一不同的在于,它始终最完好地坚持了自己的专注,而这种专注让新浪成为了也许不是最大,但一定是最有影响力的中国互联网公司。
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
这一章里,作为一个老记者,我讲两个和新浪有关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2001年的9月11日,纽约世贸双子塔遇袭。我当时迷迷糊糊地接到了父亲的电话。那时候,我还是个入行只有几个月的记者。
父亲对我说,美国出事了,你赶紧关心一下新闻。
我打开电视机,电视机并没有在放9.11的消息。这就是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区别,网络媒体的新闻发布后,多久你都可以找到它;电视的新闻播出后,如果你不是正在电视机旁,那你就错过了。
随后我们赶到了报社。其实,我们是一家普及性很高、也有一些人文诉求的计算机类媒体,并不是纯新闻类媒体。我当时心里想的是,这新闻和我们搭不上什么边啊。
但是,老编就是老编。他迅速总结了一个方向——我们要评估9.11事件对于美国信息产业的影响。
真是太佩服了,能找到这样的角度。但是,进入实际操作的时候,却发现非常的困难,主要是没有足够的一手信源。当时,不要说看一些国外的电视,就是说在一些国外的网站上找信息都很难,问题包括,拨号上网速度极慢,很多网页打不开,没有靠谱的搜索引擎,很多信息无法验证真伪等等。
于是我们把目光又转向国内,我们惊奇地发现,在当时信息非常混乱的情况下,新浪是国内第一个尝试把较多不同来源的新闻放在一个合集中进行密集报道的网站,这种后来被称为专题模式的做法在很多年里成了新浪新闻的标志性做法。
事后,我们才知道,新浪新闻中心值班编辑苏雨农在事发十分钟后,就通过短信向用户推送了这条新闻。
在中国新闻史上,这是互联网第一次早于传统媒体发布一条新闻。
于是,在没有可靠的一手信源的情况下,我们是借助国内的新浪、CCTV,以及凌乱破碎的一些海外的信源完成了这次报道。我们统计的维度包括:华尔街对此的反应,有多少家IT企业可能在双子塔里有自己的业务,甚至有多少个和IT互联网有关的会议正在大楼里召开,有什么重要人物出席等等。
后来,我们的这次报道得到了不错的评价。但是,包括我在内的几个主要参与这个报告的编辑,都不约而同有了一个想法——在未来,我们这种传统的媒体报道形式,和极速实时、容错性高、版面无限的新浪新闻相比,到底还有多少优势可以作为我们的护城河。
此后我经历的6年,果然是传统媒体萎缩非常剧烈的6年。
到了2005年,新浪推出了博客。
这件事,怎么样评估其重要性也不为过。可以说,今天浩浩荡荡并且产生了极高商业价值和颠覆性的自媒体浪潮,其根基就源于博客类产品的推出,当时,我们称之为WEB2.0的躁动。
博客的诞生,让人们第一次有了把自己的见解和认知非常方便地公之于众的互联网产品。
当时,新浪博客的积累还不是很厚,所以经常会邀请一些名人、资深记者来写博客。我当时也在经常被邀请之列,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当时被邀请写一个叫新浪博客周的系列,就是一周每天都要发一篇新的博客。
这件事与另一个历史机会重叠了,改变了我后来的工作方向。当时,BAT三巨头中的一家遭遇到了非常棘手的一桩负面新闻,网络上面吵成一片。而我和这家企业的创始人,当时不相识,也素来没有交往。
可我正缺博客周的题材呢,于是我就在新浪微博上写了我对这件事的见解。因为我对事实本身不能贡献什么新的报道,于是就选择了一个相当出离的角度——我运用了勒庞《乌合之众》中的一些经典观点(此君后来在自媒体时代大热),指出当时某公司遇到的并不是正常的网络监督,而是在盲目从众心理下的一次网络暴力。
文章发了,我也就忘了。几天之后,我接到了某家公司一次非常郑重的约请——这位大名鼎鼎的创始人邀请我餐叙。餐叙中,他称赞(但我不敢接受)我的这篇评论是当时唯一一篇头脑清醒、洞察到了网络舆论传播中的一些痼疾的文章,并向我发出了邀请。
我问他,你对新浪博客的感觉是什么?他说,这就是影响力啊。然后,补充了一句——我搞互联网创业,最初的动机就是希望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这是我们这一代创业者的一些共性。
我后来想,新浪的特点不就是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么?从我遇到的这件事看来,它的影响力不仅仅是新闻影响力和公众影响力,而是影响了整整一代的中国互联网创业者——那时候他们似乎都认为,做互联网就是要想新浪这样,做最有影响力的事业。
微博延续了新浪的理想
互联网的格局始终在变,时缓时急,但从未停止。门户时代逐渐确立的网络格局历经20年风雨,已经变了又变。有人说新浪历久弥坚,也有人说新旧更替是必然。
但是,毫无疑问,微博是新浪一次成功的二次创业,新浪基于原来的新闻门户模式开辟出全新的社交媒体模式,创造了一个奇迹,无论在国内还是全球市场都几乎难寻先例。
(图:微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在对新浪的复盘中有个细节被多次提及,2006年,刚刚担任新浪CEO的曹国伟就明确新浪将以新媒体为主业,并提出了媒体发展的三个方向:内容形态多媒体化、消费终端移动化、内容来源PGC和UGC化。
彼时,他认为互动将是媒体发展的重要方向,并成立了互动社区部,三年后诞生的新浪微博正是来自这个部门研发的产品。
有人说,微博源自于推特,言下之意是说这并非新浪原创。其实,微博本身从技术特征上说,从来不是一个高壁垒产品,在新浪微博的前前后后,何尝没有腾讯这样的综合体量和技术能力远远高于新浪的大牌企业推出类微博产品,然而,为什么独独是并不以技术见长的新浪成了呢?
笔者觉得可以从五个维度来分析。
其一,新浪微博的媒体属性起点比别家高很多。
微博是一种社交媒体,它的特点是,一半社交属性,一半媒体属性。而新浪原有的资源具有非常强的媒体属性,包括海量的明星大V资源。
同时,由于微博对于新浪的战略优先级可谓非常之高,所以新浪在一开始就集中了公司所有的资源,按毕其功于一役的打法来注入资源,同时又以其强大的媒体基因来不断传播这些资源产生的效应和价值,使得新浪微博一开始就具有非常高的品牌势能。而在其他公司,类微博产品的战略优先级远远不是最高的。
其二,微博和博客不同,博客的对象还是精英化程度较高、有原创能力的群体。
而微博则给每个人提供了自我表达的机会,新浪更注重在微博上营造相对开放的社群环境,这使得网民自我表达的需求在微博时代出现了井喷。
其三,2009年微博发布后,2010年被公认为中国移动互联网元年,随后的移动互联网大潮极大地强化了微博的黏性和便利性,微博的产品形态与时代浪潮的发展极度契合。
其四,新浪微博不断地追求微创新。
和博客产品相比,微博不断结合中国的情况进行进化,除了随时随地的自我表达外,微博不断降低沟通和内容创造的门槛,不断强化多媒体属性的移动化实现,关注评论转发推荐过滤的机制也在不断优化,粉丝模式带来的存在感和巨大经济效益,这些都不是新浪模仿而是自我进化创新得到的。
2017年,微博月活跃用户超过Twitter,这说明中国互联网企业在应用型产品创新上的能力,永远是世界顶级。
其五,新浪微博用开放性的态度把自己变成了社会的基础信息设施。
新浪微博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这厢是各级政府部门分门别类都建立了自己的官微,勤勤恳恳严肃认真地进行各种官方发布,那厢是柴米油盐明星KOL,分享着自己的专业,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难怪有人说,从新浪微博的各类用户中挑一批典型的,带到火星去就是一个小一圈的人类文明。
虽然,新浪微博并不能称之为完美,但是它毫无疑问是中国目前最基础的非点对点式的社交媒体生态,它已经成为信息社会运转所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自从新浪微博的基础地位确定后,各类新型的社交媒体基本都以新浪微博为参照物进行创新,无论是美丽说蘑菇街从一开始就想做”一个女性版的微博“,还是快手抖音以视频开路来搭建新的社交生态,其本质都是对微博的学习,或者针对某些垂直领域的加强。无论创新的力度如何,但是毕竟没有任何一个子生态会出来喊一声——我们比新浪微博更强。
新浪要精彩地活下去,但不要成为活化石
在边际效益越来越宽广的今天,我们依旧没有看到新浪微博的自我固化,反之,它正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积极参与各个社会生态环节的活动,把自己变成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仅此一举,我们就可以判断微博还将长期地存在下去。
(图:新浪20周年庆祝活动)
特别要提上一笔的是,微博的成功,是新浪在原有业务已经比较清晰,整个公司状态不错的情况下,自我驱动而成功孵化出的新业务。
这不仅表示新浪不是一家习惯于路径依赖的企业,而且说明新浪的确找到了摆脱路径依赖的法门。从这几年微博的波动到重振,商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对于整个新浪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能力的增强,我们都可以看到微博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新浪二十年矣!对于一个人来说,这才是刚刚进入青年时代;对于一家公司特别是互联网公司来说,这已经是现象级的基业长青了。
从新闻门户到博客到微博,我们感到的是新浪的创新基因始终保持着活力,这值得我们安慰。要知道,在新浪走过的这些年里,像雅虎、MSN这样有世界级市场支撑的门户大站都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而新浪还依然蓬勃发展。
笔者有一位老朋友,他说他每天使用互联网的习惯,还是第一个打开新浪网的首页,因为那上面永远有新的东西。
我们也希望,伴随了我们二十年的新浪仍要不断地抓住系统性的机遇,不断地自我演进。我们不希望一个如此熟悉而亲切的品牌仅仅因为熟悉和亲切而存在,它不要做历史的活化石,而要始终做最有活力的自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