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的故事200字(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

演义里诸葛亮是神,三顾当然可以理解。

三顾茅庐的故事200字(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1)

但历史上,当时刘备年近五十,征战半生;而诸葛亮还是个二十多的青年,还没有什么实际军政能力。刘备为何要对诸葛亮三顾茅庐呢?

三顾茅庐的故事200字(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2)

故事发生在公元206年冬至公元207年春,当时刘备屯兵新野。手中武有关张,攻城略地,所向披靡,奈何刘备集团武强文弱,造成刘备求贤若渴的局面,于是就有了流传千古的‘三顾茅庐’的佳话。

茅庐一顾:

刘备听了徐庶的推荐后,信心满满的去请诸葛亮了出山。此时诸葛亮内心是复杂的,他的想法可能很简单,他可能根本看不上刘备。刘备在当时真的可以算的上是一无所有,大半生屡战屡败,几十年颠沛流离,几无立锥之地。要兵没兵,要将没将。诸葛亮号卧龙先生,不可能对自己没有一番打算。曹操孙权不谈,最近的就有刘表,而且刘表还是大汉皇族,正符合孔明先生匡扶汉室的报复。

三顾茅庐的故事200字(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3)

所以并不像传说的一样,孔明先生誓死效忠刘备,茅庐三顾只为考察刘备的诚心等等。孔明先生也是活生生的人,我们更应该从理性的角度分析孔明先生,这样的孔明先生才是有血有肉的。

茅庐二顾:

按说刘备二顾的时候,孔明先生的内心可能已经有点动摇了,他应该已经开始为刘备的诚心所动。孔明先生乃是大才,雄厚的基业固然重要,但刘备的报负或者雄心壮志是更值得他是追随的。但是刘备真的可以算是一生一无所有,甚至连固定的目标都没有,所谓的占据西川,之后三分天下,最终建号帝王,这都是孔明先生后来给他的。他前半生打着皇叔的旗号去匡扶汉室,大半生却是碌碌无为。所以刘备的希望在哪里呢?这是孔明先生最纠结的。如果孔明先生选择辅佐刘备,刘备的前途在哪里?这个问题就是孔明先生需要立马考虑的。曹操已经统一北方,孙权统治江东,已立三世,国险而民附,孔明先生都知道此可为援而不可图也。那么刘备的希望只能在西川。所以隆中对并不是孔明先生瞬间想出来的。

三顾茅庐的故事200字(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4)

茅庐三顾:

刘备三顾茅庐之时,此时孔明先生的内心肯定早已明确,他已经决定去辅佐刘备。但是为何没有立马见刘备:

三顾茅庐的故事200字(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5)

其一,仍然是继续考察刘备的诚心等,这点不需多言。

其二,磨砺关羽张飞,同时也在为自己考虑。关羽、张飞是一直追随刘备的,也是桃园三结义的主角,在任何时候,他们在刘备心中的地位都是要高于孔明的。刘备势力壮大后,二人肯定都是独挡一方的将领。但二人均是草莽出身,关羽目空一切,是一个非常自傲的人,张飞又特别鲁莽。孔明想通过这个机会,让他知道学会对别人尊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个道理。同时通过这个事情也为自己立下了威严,从而让他们两个人不敢轻视自己,这是为自己考虑的方面。

其三,前文说过,进入封建社会以后,中国统治阶级在由贵族地主阶级向庶族地主阶级过渡。三国两晋南北朝就是其中的过渡期。所以东汉末年已经是一个士族兴起的时代。所以孔明先生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天下人都知道刘备对人才很是迫切,而且,对有才能的人以礼相待,甚至,为了寻得贤士不惜多次抛下尊贵的身份亲自前来邀请,他所做的这一切功夫都是为了给刘备树立一个好名声。只有这样,各地的豪杰才会有胆量来投奔他,并且,为他出谋划策。

三顾茅庐的故事200字(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6)

事实证明,诸葛亮确实很有才能。在赤壁大战中,他成功的斡旋了孙权阵营,最终不负众望,顺利达成孙刘协作抗曹,孙刘最终取得赤壁之战的伟大胜利。诸葛亮的贡献远不止这些,白帝托孤后,诸葛亮苦心孤诣地呵护着蜀汉那千疮百孔的基业,直至最后病逝在五丈原。孔明先生用行动诠释着什么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顾茅庐的故事200字(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