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叹为观止的稻草艺术(艺术有什么用能治病)
■配图,图文无关
给幼儿园的小朋友每人一颗棉花糖,告诉他们,可以立即吃掉,但如果能再等15分钟,就会获得另外一颗棉花糖。
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进行的一项实验。实验中,只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抵抗住诱惑,坚持了15分钟,从而获得了第二颗棉花糖。
14年后,实验人员对这些孩子进行跟踪调查。结果似乎表明,能够延迟满足、具有超强自控力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当然,这个观点在今天也引发了不少争议。
我不想讨论实验的对错,只是觉得很奇怪,这个实验为什么会出现在一本艺术类图书中?
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和澳大利亚艺术史专家约翰·阿姆斯特朗共同写作的《艺术的慰藉》,在虚拟的“时间美术馆”中,就列举了这个例子。
■译者:陈信宏■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有书至美
作者说,棉花糖实验看似跟艺术没什么关系,但它其实有着深刻的含义:善于等待的小朋友能够把时间具象化,未来在他们眼中是真实的,跟现在的自己有现实、亲密的关系。反之,人们就会用一种未知的、无所谓的或是恐惧的心态去面对未来。
时间带来的不确定感、忧虑感甚至恐惧感,是自古以来人类就难以摆脱的难题。能把时间具象化的人,理解自己受到时间约束这个事实,并且规划自己的未来,看到未来的自我。
而艺术能锻炼这种能力。也就是说,通过观赏艺术作品,可以治疗那些无法等待15分钟的人。
你可能觉得这种说法有点耸人听闻,别着急,关于艺术的功效,两位作者还有更大胆的观点。他们认为艺术不是高高在上的研究对象,而是一种工具,能够治疗我们与生俱来的心理弱点,帮助我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奋斗的“富二代”,被网友戏称“心灵鸡汤界的冬虫夏草”约翰·阿姆斯特朗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很熟悉,但阿兰·德波顿是在全球畅销了20多年的才子作家,物理学家霍金是他的人生课堂学员,作家周国平为他的书作序。
德波顿1969年出生在瑞士,有个会多国语言的银行家父亲,并从父亲那儿继承了高智商和两亿英镑的信托基金,是个无需为钱发愁的幸运儿。
德波顿8岁时被送到伦敦念书,18岁上剑桥大学历史系,后来又在伦敦大学进修了哲学硕士。大学期间,父母为他在学校附近的书店开了个账户,任他无所顾忌地买书。
■阿兰·德波顿
各种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德波顿能专注于自己的兴趣。他博览群书,23岁写出的《爱情笔记》,在全球畅销200万册。后来的《哲学的慰藉》《身份的焦虑》《幸福的建筑》等系列书籍,也都很畅销。
他擅长用哲学视角解读日常生活,还创办了“人生学校”“人居建筑”等机构,帮助人们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负面情绪,聪明又健康地生活。因为他的文字很治愈,豆瓣网友对他有个促狭的评论——“心灵鸡汤界的冬虫夏草”。
德波顿坚信,写作和艺术的最终目的,就是对人们的生活起治疗作用。
约翰·阿姆斯特朗是墨尔本大学的教授,专攻艺术史和艺术理论,跟德波顿看待艺术的观点一致。在《艺术的慰藉》中,他们从每一个人的感受出发,回答了艺术有什么用这个问题。
艺术能治疗人类的心理弱点,如健忘、容易丧失希望等艺术有什么用?简言之,艺术能治疗人的心理弱点。
有一则关于绘画起源的传说:傍晚柔和的天空下,一对热恋的情侣即将分离,女孩拿起一根烧黑的树枝,在墓碑的侧壁画下恋人的轮廓——他鼻子的形状、发丝的鬈曲、颈项的线条以及肩膀的耸起。她相信这些线条能够帮她在爱人离开之后,依然能够鲜明地把他保留在脑海里。
艺术能帮我们把珍爱的东西留在心中。人类是善于遗忘的,但艺术是一种保存体验的方式。杰出的艺术作品,总能够抓住意义的核心,帮助人们把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妙体验留存下来。
■让-巴蒂斯特·勒尼奥,《绘画的起源:狄普塔丝勾勒牧羊人的肖像》,1786年
人类也是容易丧失希望的,赏心悦目的图画会促进人的柔情善感,带给人欢愉和希望。即便现实有再多的不如意,面对亨利·马蒂斯的舞者,我们也能从中获得鼓舞,唤醒内在那个无忧无虑的自我。人生愈艰苦,我们对赏心悦目的艺术作品感受就越强烈。
■亨利·马蒂斯,《舞蹈之二》,1909年
艺术教导我们以更成功的方式承受苦难。理查德·塞拉的《费尔南多·佩索阿》以充满尊严的方式呈现哀愁,告诉我们,哀愁就写在人生的合约里。面对这部作品你如果感到悲伤,其实是参与了一种珍贵的体验。
■理查德·塞拉,《费尔南多·佩索阿》,2007~2008年
艺术还能让我们认识自我、获得平衡,欣赏容易忽略的事物,也能给人以道德的启示。比如一件17~18世纪的朝鲜月亮罐,对谦逊的美德表达了最高的敬意。在厨房或卧室的显眼位置,挂一幅伊芙·阿诺德的摄影作品,也可以适时提醒我们,让我们不至于一时怒火上升就脱口而出:“随你便。你想离婚就离吧,咱们法院见。”
■伊芙·阿诺德,《莫斯科的离婚》,1966年
来“时间美术馆”,用6件作品让你认识时间在书中,作者列举了人类天性中的七个弱点,并一一分析了艺术怎么就能帮助我们克服这些弱点,抚慰我们的内心。
但实际情况是,我们走进美术馆或博物馆,面对那些声名卓著的艺术品,除了在心里默默计算这东西值多少钱,并没有太多情感上的共鸣。
这不怪大家,也不是因为我们不了解艺术史,不懂作品的流派、风格、技巧、方法等,而是作品没有按着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陈列的。
在书中,阿兰·德波顿和约翰·阿姆斯特朗设计了“爱”“自然”“金钱”“政治”四个虚拟博物馆,按心灵的需求来分类作品。本文开头提到的“时间美术馆”,就是“自然”中的一个环节。在这里,作者选取了6件作品,让人们逐渐深入地认识时间。
第一件作品是约翰·戈赛特的《一对老夫妇》,让我们看到未来的样子。
■约翰·戈赛特,《一对老夫妇》,约作于1520年
画面中的老两口儿,看起来不是特别开心,也不显得幻灭或抑郁,而是一种平和。丈夫的帽子上别着一枚金色徽章,徽章的图案是一对赤裸的青年男女,代表这对夫妇年轻时候的记忆。这对老夫妇像很多年轻人一样,享受过年轻与快乐。年轻人也将像他们一样,最后波澜不惊地迈入生命的最后阶段。
第二件作品是伊恩·汉密尔顿·芬利花园里的石碑,石碑上刻着一句拉丁文名言:et in arcadia ego。意思是,即便在古典世界里的理想田园——阿卡迪亚,死神也依然存在。
■伊恩·汉密尔顿·芬利,《即便在阿卡迪亚也有我的存在》,1976年
第三件作品是雅克-路易·大卫的绘画《贝利萨留祈求施舍》。
■雅克-路易·大卫,《贝利萨留祈求施舍》,1781年
贝利萨留是6世纪的罗马将军,曾经立下赫赫战功,但在宫廷政治中失利,老年流落街头,沦为乞丐。这幅画告诉我们,权势和能力也不足以保护我们免于自然的影响。
接下来,是一幅秋季落木萧萧的照片,我们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的过程不仅可见于植物,也同样适用于我们身上。
■安塞尔·亚当斯,《秋季黎明的白杨木,科罗拉多州多洛雷斯河峡谷》,1937年
而日本艺术家杉本博司的《北大西洋莫赫悬崖》,以其散发出来的深刻庄严的平静气氛,让我们意识到,对有限的生命不需要感到恐慌,而应该对广袤的自然感到敬畏。
■杉本博司,《北大西洋莫赫悬崖》,1989年
最后,是哈勃望远镜在浩瀚宇宙中捕捉到恒星死亡的过程。
■美国太空总署、欧洲太空总署与哈勃望远镜传家宝小组,《NGC 1846球状星团》,2006年
这颗恒星经过长久的时间缓慢聚合而成,又经过亘古的猛烈燃烧,在死亡时刻爆发,形成无数耀眼的光芒,最终又以残留物的形式再被抛回宇宙。在这幅图像里,科学与艺术携手合作,为我们令人惊恐的脆弱赋予了悲剧性的宏伟色彩。
如果所有的艺术机构都这样陈列作品,可能我们不需要了解那些令人头晕目眩的艺术史知识,也能很好地欣赏艺术。而不是盲目地走进博物馆,走出来回到生活中,还是一无所获。
如果你也对这个话题感兴趣,那么《艺术的慰藉》是很好的指导手册。在书中,作者选择150件经典绘画、建筑与设计作品,在“爱情”“自然”“金钱”“政治”四大主题之间恣意穿插,深邃、机智、生动地以一种全新的角度阐述艺术的功能,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艺术之门。
相信,读完本书再去美术馆、博物馆,对那些曾经熟悉的作品,会有全新的认识和理解。别的不说,至少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你知道了训练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不是一味压制,还有一种更艺术的道路可以选择。
■文/河北青年报记者张翠平
■编辑/张翠平
版权归河北河青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