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南泥湾精神述评(苏侨共逐梦同心向未来⑭)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奋斗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将所学贡献给祖国。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纳米中心教授赵永好,用行动践行初心。归国十年,他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在材料科学领域孜孜以求,不断创新、再创新,在科技强国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深深的脚印。
潜心科研
在纳米金属材料研究中获得丰硕成果
1990年,赵永好考入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系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专业。入学之初,很多同学听说这个专业很“冷”,将来要去钢厂、下车间,于是纷纷转入其他热门专业。赵永好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工作总要有人去做”,金属材料领域的工作虽然艰苦,但越是艰苦,就越需要人去做。于是,他便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在金属领域搞出点名堂。
与大学舍友合影,前排右二为赵永好
一颗创新的种子就这样埋下了。1994年,成绩优异的赵永好被免试推荐进入中科院金属研究所读研,加入了我国著名材料学家卢柯院士团队。博士毕业时,赵永好已经发表SCI高层次论文10余篇。
材料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特别是在新世纪,材料科学发展水平高低更是一个国家科技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为了学习更先进的材料领域知识,博士毕业后,赵永好先后在世界顶级实验室之一的德国马普金属所和美国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做了5年博士后研究。
在这期间,赵永好主要从事纳米金属增韧研究,是这一领域国际早期的研究者之一,相关纳米增韧工作被瑞士联邦实验室Jancza-Rusch教授列为金属剧烈塑性变形领域十年来的三大进展之首。2006 年,他更是从300多名博士后中脱颖而出,斩获美国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该年度唯一一个“杰出博士后荣誉提名奖”。
2007年至2011年,赵永好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做助理研究员。长期从事块体纳米金属材料的基础研究工作,他在纳米金属的增韧、变形机理和制备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学成归国
建设具有国际视野的前沿创新平台
从欧洲到美国,在不同学术研究机构的熏陶锻炼,让赵永好在国际学术研究方面收获颇丰。同时,10年的海外经历,他无时无刻不思索着回到祖国的怀抱,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
赵永好办公室里的白板,密密麻麻写满各项研究计划
采访当天,记者在赵永好办公室的一块白板上看到他写得密密麻麻的各项研究计划,他将卢柯院士的一张照片贴在白板的左上角。“卢柯院士是我走上科研道路的启蒙恩师,是我科研道路上的引路人。”赵永好介绍,也正是卢柯院士的推荐,“我来到他的母校南京理工大学,全职进入材料学院工作”。
南京理工大学纳米结构材料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后,赵永好担任中心的执行主任,和团队一起,瞄准国家在金属领域的重大需求,以材料计算和成分设计为研究基础,以纳米异构金属和高熵合金力学性能、变形机理和结构表征为研究主体,以工业化应用为目标,深入开展各项相关研究。
2013年,南京理工大学纳米结构材料研究中心团队合影,后排左三为赵永好
中心成立之初,面临引进人才、购置设备、招收学生等一系列挑战,赵永好始终以开放的理念和团队一起建设具有前沿创新力的科研平台。
围绕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中的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中心依托材料学国家重点学科和先进微纳米材料与技术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国家高层次科研项目和人才计划,不断进取,逐渐发展形成了以高熵合金和纳米金属为整体研究方向,从材料的顶端成分设计和理论计算、上游样品制备和性能评价,到下游的使役行为和工业应用的完整研发体系。10年时间,中心已经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引领纳米和异构金属材料基础研究和应用研发。
培养人才
延续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的创新精神
纳米金属材料有着巨大的应用市场。目前,在医学、航空航天、高速铁路等领域中都有非常广泛的潜在应用。但是,在实际应用之前,纳米金属材料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韧性差、热稳定性低、制备成本高等问题。
赵永好针对材料性能悖论,提出材料微观结构宏观设计的新设计理念,架起从微观到宏观的设计桥梁,做到精准使用材料,并成功解决了高铁铜导线的高强-高导和高强-高热稳定性的悖论难题;他针对镁合金变形能力和纳米化能力差的难题,发明多维动态塑性变形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制备出大块高强纳米镁合金棒材……归国10年,赵永好始终在科研中不断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2021年,南京理工大学纳米结构材料研究中心团队合影,前排中间为赵永好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赵永好常说,“从事科研工作,就要像我所从事的纳米金属的增韧研究:既要有‘强度’,要保持科研的热情和信念,又要有 ‘韧度’,要持之以恒、不急不躁。要用心和灵魂做科研,把科研融入生活,把生活变成科研!”
如今,赵永好依旧坚持给本科生授课,他以纳米金属材料为例,结合实际应用案例来激发和启蒙学生对科研的热爱和兴趣。他可以用身边日常生活里的科学知识生动演绎纳米金属材料的特性和共性,深入浅出地讲述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及成果,达到了融会贯通的境界。
赵永好说,“科研后续人才的培养是关键,只有越来越多的人才培养起来了,才能不断创新。因此,给本科生上课非常重要,我有责任把专业知识传授下去,也有责任将一代又一代中国科研人员的探索精神传承下去,更有责任将前辈科学家们的爱国情怀传承下去。本科生,将来可能是硕士生、博士生,甚至以后是我的同事,他们再把自己的感悟和家国情怀传承下去,这样我们的科研、我们的探索就有了无限的生命力,才能科技强国和实现中国梦。”
不忘初心
用实践助力圆高端金属“强国梦”
金属材料是国防军工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在后疫情时代和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大环境下,自主制造发展先进钢材等高端金属是突破国际围堵、升级我国低端金属行业的关键,更是衡量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如今,赵永好带领团队将未来研究方向定位为自主制造和发展严重卡我国“脖子”的先进钢材等高端金属,马不停蹄地针对钢材领域国家重大需求与国际性难题,开展先进钢材等高端金属的材料设计、制备科学、材料部件化和服役性能的原创性基础研究,揭示性能调控新机制、发展材料新体系、建立材料制备新方法,力争在先进钢材等高端金属的性能调控原理、材料新体系、制备新方法及典型应用方面获得重大突破。
今年年初,赵永好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泽山院士合作,开展科技攻关,在纳米金属材料研究中打开新的应用赛道。此外,他还积极和金属企业联系对接,推广其已经成熟的科技创新成果,把论文和创新写在祖国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上,不断推进新材料应用。变的是时间和空间,不变的是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科学的敬仰。在新的国际形势和后疫情时代,赵永好坚持初心不变,用实践写下一代归国科研人员报效祖国的梦想。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胡安静 范杰逊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周晓雨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