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秧歌插图(沧州东乡年俗风秧歌)
作者:何香久
风秧歌通常被称作“疯秧歌”。因为这种秧歌的表现方式非常特别,刚健优美,泼辣风趣,动作夸张而激烈,很有一种疯劲。据资料记载,它原流传于安徽凤阳一带,原名“凤阳歌”,清朝末年传入沧州一带,融合了当地汉族民间舞蹈、音乐特点,形成了一种具有粗犷、泼辣、风趣、欢腾等特点的舞蹈。
沧州东部地区的风秧歌又称“地秧歌”,以此有别于高跷和旱船,动作有开胸、蹲跳,三道弯、射雁跳、盘腿跳、摆步、掏腿,起伏跌宕。跳秧歌的人每人手里拿一段三尺长竹竿,竹竿以彩色丝线缠绕,两端各串以铜钱两枚,舞动时哗然作响,用脚腾空踢起,翻飞旋转,扣人心弦。
风秧歌伴奏的乐器只有三种:大鼓、云锣和钹。一般大鼓是一面,云锣两个,一大一小,钹若干副。我们村的鼓方圆有名,为了制造这面大鼓,要把一头大犍牛养上三五年,喝净水,吃精料,不让它下地干活,夏天专门有人为它驱赶牛虻蚊虫,皮上不能有个虫叮的细孔。幔鼓时要搭一间专门的屋子,牛皮幔上去,得有十几条壮汉“踩鼓”。踩鼓的人通身精赤,只在腰中系一条红布长腰带,前头打个对花结。他们由领号的人带领,唱着号子踏着节拍,在鼓上转着圈腾挪跳跃。鼓幔好了,一对系着红绸的鼓槌交到鼓手的手里。鼓槌落下,如金声玉振,又如雷霆万钧,窗纸顿时震得炸裂。
人们七手八脚拆掉鼓棚,把大鼓抬到街口。新幔成的大鼓牛皮上还带着新鲜的血丝,金灿灿的铜铆钉十分耀眼,好闻的桐油味弥漫在空气里,人们争相夸赞着:好鼓!
这面鼓的鼓手六叔五短身材,膀大腰圆,孔武有力。秧歌的所有套路,全由着他的鼓点变幻。敲到尽兴,六叔索性脱了棉袄,赤着上身,两条红绸在他手翻飞,他的光头上冒着白色热气,那白气竟然一缕一缕的,在离他头部二三尺高的地方盘绕。
领钹的大发哥是个瘦如狼毫的细高挑,想不到的是一副十二斤重的头号大钹在他手里竟然轻如葵叶,他随着鼓点把一副铜钹舞得上下翻飞,时而抛向空中,如飞碟旋转;时而从胯下横出,似金蟾跃背,让人眼花缭乱,喝彩声不断。
秧歌队里的核心人物是傻老婆和傻老汉、傻小子外加一个傻丫头。装疯卖傻、插科打诨,制造出许多笑料。这些都没有台本,一切全是即兴。有趣的是,扮演傻老汉的宋家伯伯在平时是个出名的老蔫儿,为人木讷,他老婆说他“三针扎不出血来,三脚踹不出屁来”,一天说不了三句话,笑的时候也咬紧了牙关。可一扭起风秧歌,立马变了个人,变得开朗、放犷、风趣。春节一过,不扭秧歌了,又立马变回那个寡言少趣的老蔫儿。
风秧歌一扭就是大半天,到了饭时,随便揭开谁家锅,抓两个馒头揣在怀里,一边吃一边扭。那些日子家家锅里不空,给秧歌队的人热着干粮。
风秧歌的魔力实在是太大了。它让一年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疯”起来,陶然忘我,沉浸在另一种心境中。在那个境界里,仿佛人世间的一切烦恼、困苦都不复存在,他们尽情地释放着自己的天性与本真。
现在风秧歌队更壮大,搞美丽乡村建设,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秧歌自然是一道最美的风景,秧歌队有了统一服装,杏黄色包头,杏黄色锦绣镶边对襟袄,灯笼裤,齐齐整整。饰演傻老汉的是宋伯的儿子大运哥,他是非遗的传承人。和他爹一样,大运哥也是个三脚踢不出一个响屁的老蔫儿。但一戴上扭秧歌的毡帽就变了一个人,比他爹当年还放犷、风趣。
秧歌队出了名,经常到周围村庄演出,有一次在某村,扭到一大款家门前,大款摆了个茶案,干鲜果品一应俱全,还暗中给大运哥塞了个挺厚的红包,要留秧歌队在他家门前小广场多扭一会。大运哥在老板的媳妇怀里掏了一把,大家一阵哄笑。他媳妇脸红了一阵,回到屋里,觉得衣襟里鼓鼓的,掏出来一看,是一个装了钱的信封,心下好不诧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