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欢喜关于孩子教育经典台词(妈妈我恨你小欢喜中英子对妈妈嘶吼)

这几天大家都在追剧《小欢喜》,我也跟着看了几集,里面三个家庭,三种家庭环境,面对高三的孩子的教育。很多人都感叹,高考来临,妈妈们都一样。

对于我来说,我看到了是养育孩子真心不易,和孩子的沟通很重要,该放手时候需放手,这部剧中我印象深刻的是乔英子和她的妈妈宋倩这对母女。

离异妈妈宋倩,为了女儿乔英子,辞去自己的教师工作,办起了培训班。很有远见地坐拥三套学区房,然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女儿好,希望女儿去上清华北大,上名校。女儿的梦想是航空航天,而她要女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女儿身上。

小欢喜关于孩子教育经典台词(妈妈我恨你小欢喜中英子对妈妈嘶吼)(1)

成天对女儿都是“我是为你好”,对英子全包围的关切,照顾女儿含辛茹苦,她一直以为女儿是自己的乖乖女,最听话的孩子。却不曾想到,自己的乖女儿对自己也说出了“我恨你,我不喜欢你,就是喜欢小梦阿姨,至少她不会强迫我做不喜欢的事情”

宋倩泪崩,自己做那么多为什么?自己辛苦为了女儿好好学习,隔音墙,大窗户,甚至她自己说“女儿是自己的命”,她爱的太沉重,她的生活重心就是女儿。

小欢喜关于孩子教育经典台词(妈妈我恨你小欢喜中英子对妈妈嘶吼)(2)

女儿呢,被妈妈这种控制的爱包围着,有了逆反心理。妈妈认为是关心女儿,收走她的乐高,而女儿呢,越来这样越反抗,继续玩。

母女两个人都很累,妈妈累,为了女儿付出那么多,女儿累,妈妈这样的爱,让她窒息,妈妈应该自己有自己的空间,不能总盯着女儿。

这就是掌控型的家长,一起都是为了孩子,这样做就是出于对孩子的爱。然而,让孩子不快乐的爱,还是真的爱吗?

家长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身上,让孩子承担太多的负担,学习,学习,在学校,就如剧中“熬过高三这一年就解脱了”,真的是这样吗?

给孩子煲汤,营养餐,沉重的爱,让孩子喘不过气来,游戏,娱乐,兴趣成为了一种奢望,无忧无虑变为不可能。教育孩子,我们要有颗平常心,让孩子做自己,不要一起为了孩子,让孩子感到压力大。

小欢喜关于孩子教育经典台词(妈妈我恨你小欢喜中英子对妈妈嘶吼)(3)

这样的父母其实并不是个例。在他们心里无法接纳孩子的成长与完全的独立,仍然把他当中婴儿般无微不至地照顾与呵护。孩子明明已经可以自己吃饭穿衣,但是家长们还是捧着饭碗拿着衣服,对着孩子一口一个“心肝”一口一个”宝贝“地喂饭穿衣。

家长拼了命地去为孩子构筑一起,不管孩子需不需要,喜不喜欢,就是打着为了孩子好的旗号,无情的把孩子和他们的兴趣爱好分开,也无情地剥夺了他们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事物的权利。

小欢喜关于孩子教育经典台词(妈妈我恨你小欢喜中英子对妈妈嘶吼)(4)

这种盲目的爱,体现出家长的控制欲望,也体现出家长不知道如何真正的爱孩子,这样的爱只会让孩子更痛苦。

很多家长都会以“为孩子好”为理由,自作主张地为孩子决定一切,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用自认为好的方式去对待孩子,而不是设身处地地考虑孩子真正的意愿。

去年北大学子写万言书与父母决裂,他曾是高考状元,北大读本科,后来留美研究生,却12年未回家过春节,与父母决裂。

父母也含辛茹苦把儿子拉扯大,孩子成绩很好,学习很好,学业一路顺利,在外人看来是很了不起的人生路线,然而,他却控诉父母,讲述自己的成长中,自己是个“情感孤儿”。

小欢喜关于孩子教育经典台词(妈妈我恨你小欢喜中英子对妈妈嘶吼)(5)

他回忆道:

回忆里,满满充斥的都是“控制欲”。从小到大几乎所有的衣服都是按照父母的意愿和审美来置办的;对奥数感兴趣却得不到母亲的支持;高中想要到外面的学校上学也遭到拒绝,考上北大后还是逃离不了父母借助亲戚之眼的长距离”监管“。

他毕业北大,留美研究生,即使这样的背书,依然觉得自己的父母对自己控制,远远多于自己的爱。万言书中洋洋洒洒写了很多,多年来父母只关注自己的成绩,从未真正走进自己的内心。他的性格也是从小受到这样的教育形成的。

小欢喜关于孩子教育经典台词(妈妈我恨你小欢喜中英子对妈妈嘶吼)(6)

曾经有位好友说自己,从小到大都是听父母的,小到穿衣吃饭,大到上学,选学校,选专业,到最后工作都是家长安排的,到最后的人生归宿都是父母帮忙相亲,结果呢,自己过得一点儿也不幸福。

她说,你知道吗?小时候看见别的小孩穿白裙子很漂亮,恳求妈妈说自己也想要,妈妈说带去买,结果去了,妈妈喜欢粉色的,她喜欢白的,但是妈妈肯定会选自己喜欢的。爸爸妈妈总是问自己喜欢什么,但是自己表达了自己的需求时候,未曾得到满足。慢慢地,她也不再有要求,她就是爸妈眼里的乖孩子。

她说一旦要是自己有反对意见时候,他们就会说这样做是为了你,我们都是为你好。她只好妥协,好像如果自己不这样做,就特别对不起他们,愧疚感就特别强。

小欢喜关于孩子教育经典台词(妈妈我恨你小欢喜中英子对妈妈嘶吼)(7)

或许家长们都会觉得 “作为父母我已经做的够好的了,我掏心掏肺的把一切最好的都给了孩子”。

是的,父母的爱都很伟大,我并没有否认这种高尚的爱,但是如果我是孩子我会觉得这种“好”好得有点憋屈,好得有点不舒服。

因为这是家长觉们觉得的“好”,而不是我自己想要的“好”,这样的“好”会让一个孩子感受到莫大的压力,甚至压抑,因为我在接受着我并不想要但是却不得不接受的‘好”。

这种好,孩子要么就是顺从,要么就是叛逆。很多人小时候特别听话,但是成年后就干很多让父母大跌眼镜的事情。

小欢喜关于孩子教育经典台词(妈妈我恨你小欢喜中英子对妈妈嘶吼)(8)

为人父母,是一辈子的修行。

因此,我们如果是真的想要对孩子好,就要学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适当的时候学会放手,让孩子做他自己想做的,这才是对孩子真正的好。

孩子有自己的人生,孩子有自己的兴趣,我们不要让孩子去实现我们的愿望,把我们的意愿强加给孩子。给孩子自由,给孩子自主选择,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们可以在孩子教育前行的路上,给孩子指点,但不可以指指点点,更不要让孩子去实现我们未曾实现的梦想,让孩子做自己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