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虎皮扯大旗惺惺作态(拉虎皮做)

近日,湖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坚决抵制和严肃查处利用领导干部名义“打牌子”办事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向利用、冒用、盗用领导干部名义“打牌子”办事的违规违纪现象“亮剑”:严禁任何人“打牌子”办事,一经查实,将严肃追责(7月16日本报A03版) ,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拉虎皮扯大旗惺惺作态?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拉虎皮扯大旗惺惺作态(拉虎皮做)

拉虎皮扯大旗惺惺作态

近日,湖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坚决抵制和严肃查处利用领导干部名义“打牌子”办事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向利用、冒用、盗用领导干部名义“打牌子”办事的违规违纪现象“亮剑”:严禁任何人“打牌子”办事,一经查实,将严肃追责。(7月16日本报A03版)

公权姓公,不容私用。这本该是常识,但是,就是有不少人喜欢打着领导干部的“牌子”替人当“掮客”谋取私利。在一些公开的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工程项目、土地出让、公共资源交易等经济活动和其他事项,常有人冒用领导干部和名义,打着领导干部的“牌子”插手其中,严重干扰正常的经济秩序,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这里面打“牌子”的人大多是与领导干部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人,有的是家属,有的是身边的工作人员,当然,也有的是骗子。2003年至2015年初,河北原省委书记周本顺的儿子周靖就经常打着其父亲的“牌子”以获取特权;安徽原副省长王怀忠的“把兄弟”们也是如此,利用其名义大肆捞取好处。这种利用“裙带关系”,拉“虎皮”做“大旗”的行为,在官场甚至社会上都形成了一种蝴蝶效应,更让人们形成了一种不良共识:只要利用领导干部的名义,那么办事定会一路“绿灯”。也因此,一些觉得有机可乘的骗子甚至利用这种办法屡试不爽地行骗。

为什么有人喜欢打着领导干部的“牌子”办事?这就涉及到对权力的认识问题。这些人往往觉得“权力通吃”一切,只要有“权力”的名义在手,那么肯定能够所向披靡。事实上也确是如此,“唯上、唯权”是不少人的逢迎手段,既然有领导干部的“指令”(且不论是真是假),那么先把事办好再说,以期今后能让领导干部对自己青眼有加,这样就不愁前程了。另外,出于对权力的恐惧,也促使一些办事的人不敢拂逆来者,因为若真是领导干部的意思,自己一旦开罪了人,被“穿小鞋”算是轻的,就怕从此再无出头之日。

无论哪种情况,出于何种目的,这都是权力在社会中的扭曲反映。但权力既不应该是谄媚的对象,也不应该是恐惧的对象,它的本质是服务,是边界分明,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之所以权力衍生出“打着领导干部的‘牌子’办事”这一副产品,就意味着权力在很多时候越界了,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干部若想爱惜羽毛,不让身边人毁坏名节,那么必须以身作则,清正廉洁,更要教育好、管好家属和身边的人,杜绝他们“拉虎皮做大旗”的念头。

此次湖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规定》明确了对“打牌子”办事的惩处方式,同时也对领导干部作出了严苛要求,“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违反有关规定在该领导干部管辖的地区和业务范围内从事可能影响其公正执行公务的经营活动的”,该领导干部仅有3种选择:要么主动纠正,要么辞职调离,要么被撤职。这显然体现了公平正义和威慑作用。而要杜绝这一不良现象,也恰恰需要这样的严苛做法来净化政治生态,以让那些抱有私心的党员干部及其亲友在“拉虎皮做大旗”的道路上举步维艰。

■三湘都市报评论员 张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