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受欺负国外家长怎么教育(好心办坏事德媒)
据德国《世界报》网站近日报道,制作单词卡等等正是家长常常成为孩子学习阻碍的原因,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孩子受欺负国外家长怎么教育?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孩子受欺负国外家长怎么教育
据德国《世界报》网站近日报道,制作单词卡等等正是家长常常成为孩子学习阻碍的原因。
报道说,新学期到来,对许多孩子和他们的父母来说,学习资料和课堂作业的压力又开始了。但是,父母如何能帮助孩子独立吸收内化学习资料呢?本报采访了几位专家并总结了最佳建议。
教育学家海因茨·克利佩特说,首先要避免一些严重的错误。
克利佩特指出,一些善意的帮助会适得其反——特别是父母强迫孩子学习时。他强调:“如果孩子想持续积累知识和技能并形成持久的学习动力,就必须尽可能多地自主学习。”
学习教练伊丽丝·科马雷克说,另一个常见的错误是,“很多人认为,他们可以代替孩子学习”。让科马雷克在日常工作中深有体会的是,孩子学习困难的原因往往在父母身上。
替孩子做笔记或准备单词卡片——这些看似无害的帮助会起到反作用。科马雷克说,为了记忆深刻,自己准备学习材料是关键。
不要施加太多压力
另一个严重的育儿错误是不耐烦和给孩子施加压力。克利佩特说:“过高或不现实的期望会让孩子苦不堪言。”不断地告诫或施加压力不仅达不到目的,还会伤害孩子的学习过程和家庭和睦。
家长也应该避免表现出愤怒和失望。科马雷克说,像“你能做得更好”这样的话只会给孩子带来压力。拿孩子与同学或兄弟姐妹作比较也是如此。在最坏情况下,这甚至会破坏孩子们之间的关系,而且会长期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相反,克利佩特说,应该让孩子们“始终积极、有创造性且协作地学习和利用手头的学习材料”。为了让孩子们掌握方法,父母可以向他们展示如何进行调查研究、制订工作计划和待办事项清单以及确定任务的优先级。克利佩特表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学会克服困难,找到自己的学习节奏。”这种自主性最终将有助于孩子获得更大自信。
一个负面例子是克利佩特口中的“扫雪机父母”。“他们把所有可能对孩子构成挑战的东西都清除了。”这些急于帮助孩子的父母和那些完全不关心孩子进步与问题的父母一样,都会给孩子带来伤害。
9月14日,在西雅图的贝利·加策尔特小学外面,学生和家长在排队。(美联社)
此外,克利佩特指出,父母应避免充当“控制者”。对此,科马雷克补充说,因为这除了会让孩子心情烦躁外,还会产生压力,即使父母并无此意。
时机也很重要。克利佩特经常看到家长将连续的良好表现视作理所应当。“这些孩子遇到问题往往连说都不敢说,只有在成绩突然下滑时才会引起注意。”
科马雷克还遇到过装作有问题的孩子,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引起父母的注意。“特别是当大人很忙或家中有兄弟姐妹的时候,孩子会通过这种方式吸引关注。”
这时,父母可以通过提供一个诱人的学习场所来帮助孩子。根据学习的科目不同,场所也可以有所不同。克利佩特解释说:“如果是读一本书或学习词汇,孩子完全可以回到他们最喜欢的地方,不管是树屋还是床上。”最主要的是,这个地方很安静,没有太多干扰。
通常情况下,孩子应该独自学习,但科马雷克表示也有例外。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孩子,如果有他/她信任的人在场,往往会感觉更舒服。此外,如果孩子需要的话,父母的陪伴很重要。“最重要的是向孩子传递这一信息:你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但你不是一个人。”
不过,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应逐渐戒除孩子对家长给予肯定的依赖。根据科马雷克的说法,不存在孩子突然开始自主学习的年龄。相反,它是一个很个性化的过程。“有时,通过自主活动进行的学习在婴儿期就已开始,而另一些孩子则需要父母更多的鼓励。”
自主学习:越早越好
克利佩特的原则是:“鼓励和要求孩子自主学习,越早越好。”不过,期望值必须与年龄相符,分配给孩子的任务也是如此。
克利佩特说:“年龄较小的孩子通常不能安排太多任务,他们需要更多的指导、支持和反馈。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则适合围绕学习、计划和创造安排更复杂的任务。”
克利佩特说,学校里广泛运用小组工作的方式,是因为这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手段。因此,它也适合在家中的学习。
父母应该关注对孩子有激励作用的伙伴,也就是与自己孩子水平相当的同学。克利佩特指出,与伙伴共同学习的最大好处是:“给同伴讲解学习内容,吸收内化的效果比只是抄写或朗读要好4倍。”
科马雷克说,家长不应忘记的一点是,学校的老师才是真正的学习专家。因此,如果家里出现有关学习的问题时,他们才应该是第一求助对象。
不仅如此,克利佩特还建议经常和老师取得联系。总体来说,这种交流有助于加强对老师工作的了解。“这样一来,家长可以确保他们是在支持来自课堂的方法,而不是无意中破坏它们。”
为避免这种情况,还有一点很重要:无论如何都不应在孩子面前说老师的闲话。科马雷克告诫道:“孩子应该将老师视为权威人物,失去对老师的尊重,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
最好的做法是倾听孩子的诉说,安慰他们,认真对待他们的抱怨与不满——同时仍然保持中立的态度。与其他家长交流意见也是一个好主意。
来源:参考消息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