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了白大褂我就是 脱下白大褂穿上

□河南日报记者王映本报通讯员张晓静,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脱了白大褂我就是 脱下白大褂穿上?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脱了白大褂我就是 脱下白大褂穿上

脱了白大褂我就是 脱下白大褂穿上

□河南日报记者王映本报通讯员张晓静

3月9日,红鼻子的“小丑”一现身,就吸引了现场所有孩子的目光。唱着熟悉的儿歌,跳着欢快的舞步,“小丑”来到一个哇哇大哭的小男孩身边,在手心里变出一只气球“小狗”,成功让孩子破涕为笑、安静下来。说时迟那时快,一旁的护士稳稳地将输液针送进小男孩的手背。原本急出一头汗的家长松了口气,大声地感谢着:“多亏‘小丑医生’出马!”

没错,这里并非游乐园,而是濮阳市妇幼保健院的输液大厅;这个“小丑”也并非职业演员,而是该院的团委书记王瑞林,同时也是该院“小丑医生”志愿服务队队长,新晋的“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

“‘小丑医生’的创意起源于欧洲。我在一次全国会议上看到有关宣传片,当时就非常着迷。让孩子不再害怕医生,不再害怕医院,这样的事为啥不做呢?”王瑞林说,在翻阅大量相关资料完善想法并得到医院领导的支持后,“小丑医生”志愿服务项目于去年9月在该院正式“落地”。

回忆最初的推广过程,王瑞林笑言“不是一帆风顺”。“小丑医生”的概念新颖又陌生,让志愿者招募有难度;舍弃休息时间排练,再利用休息时间开展活动,让力量薄弱的志愿服务队有压力;最难的还是颠覆形象,从专业严肃的“白大褂”到夸张鲜艳的卡通套装,不少医护人员心里仍“放不下偶像包袱”。

“没啥好办法,一步一步琢磨着来。”王瑞林把自己当成螺丝钉,把业余时间交给“小丑医生”项目。跟孩子互动时怎么说、怎么做动作,他一遍遍推敲;怎样将“小丑医生”与医院工作结合,他一次次尝试。不缺席每一次活动,积累下的经验让他准确找出存在的缺陷,并一项项改善。

“全国助残日时,我们进社区跟残疾儿童的家长一起包饺子。因为孩子的身体原因,现场氛围一直很压抑,人们的情绪也挺低落。但瑞林带着队伍一进门就不一样了。”濮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心理卫生科主任陈书香说,孩子们抢着跟“米奇”合影,“小丑医生”精心编排的舞蹈让她这位老专家也放下“包袱”又蹦又跳。

孩子们的哭声越来越少,欢笑越来越多,“小丑医生”的品牌也越来越响亮。王瑞林发起的“小丑医生”项目已吸纳200余名医护人员加入,并在健康宣教、特殊节日的主题活动中大显身手。微博点击量20多万人次、视频播放3400多万次的数据,也彰显着这群“小丑医生”的影响力。

“在我看来,弘扬雷锋精神不只靠做好事,做好本职工作也是学雷锋。”王瑞林最近将“小丑医生”搬进微信,通过无偿接受咨询开辟新的服务阵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保护孩子们的健康就是我们的幸福。”王瑞林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