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五服和下五服是怎么分(出了五服就不是亲戚)
常言道:
亲戚,亲戚,五服内才算是亲戚,出了五服最多算是熟人
到底是哪“五服”?有没有道理?
且听我一一道来。
五服
或许很多人都会将五服与“五代”画上等号,即从自己这一代开始算起,往上数四代:父亲、爷爷、祖父、高祖父,包括自己就是所谓的“五服”。
其实这种观念是不对的,或者应该说是不全面的,一个简单的常识:若五服等同于五代,那为什么不将五代与五服合二为一呢,显然没有道理。
那么,真正的五服到底是什么呢?
有四种解释:
一,古代以帝都为中心的“地域五服”......我称之为:圆“服”
即以王畿(就是帝都,古代封建王朝的政治文化中心)为中心,开始画圆,半径在五百里范围内的叫甸服、五百至一千里范围内的叫侯服、一千里至一千五百里内的曰绥服、一千五百里至两千里范围内的称要服、两千里至两千五百里范围内的就是荒服。
看起来是不是不怎么好理解,别急,打个比方您就知道了:比如以北京城为例......
若北京是王畿,那么:
1,距北京250公里范围内的地域就属于甸服,例如天津、保定、张家口、唐山等地。
2,距北京500公里范围内的地域就属于侯服,例如河北、山东、辽宁南部等地。
3,距北京750公里范围内的地域就属于绥服,例如河南、山西、陕西等地。
4,距离北京1000公里范围内的地域就属于要服,例如安徽、江苏、吉林等地。
5,距离北京1250公里范围内的地域就属于荒服,例如浙江、湖北、黑龙江等地。
注:以上数据仅作参考,具体情况按实际距离为准。
所谓的“地域五服”,实际上就是帝王的统治疆域,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兵莫非王臣......讲的便就是这个道理,说白了即:别想了,天下都是朕的,包括你的人,不服也得“服”。
二,古代等级制度下的“着装五服”......我称之为:衣“服”
即自最高统治者开始,从上到下的五种严格等级着装,分别是:天子(皇帝)、诸侯(高官)、卿(中官)、大夫(下官)、士(普通贵族)......
那么,这五种等级的衣“服”应该怎么“穿”呢?
以明朝洪武年间为例:
1,朱元璋(天子),穿黄袍,绣龙案;推翻蒙元强权,建立大明王朝后,朱元璋的第一项改革就是:恢复汉制,推崇汉服,只不过他也不是照搬前朝,而是在原有基础上适当进行了一些改革,比如说龙袍,汉朝龙袍以黑色为主,而朱元璋觉得“黄”与“皇”同音,便将龙袍变成了黄色。
2,一至四品大员(诸侯级别),以文官为例:一品穿红袍,绣仙鹤、二品文官穿红袍,绣锦鸡、三品文官穿红袍,绣孔雀,四品文官穿红袍,绣云雀。
3,五至七品地方官员(卿),以武官为例:五品穿青袍,绣熊图、六品、七品武官穿青袍,绣彪案。
4,八至九品芝麻官(大夫),八品:文官穿绿袍,绣黄鹂;武官穿绿袍,绣犀牛。九品:文官穿绿袍,绣鹌鹑;武官穿绿袍,绣海马。
5,普通贵族(士),穿灰色或者黑色绸服。
所谓的“着装五服”,实际上就是权利与地位的象征......说白了即:能“披上”“着装五服”的,非富即贵,跟咱老百姓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三,古代以亲疏为差的“丧装五服”......我称之为:丧“服”
即根据亲戚关系远近而确定的五种治丧服装,分别是:斩衰(这里不能读“cuī”,而是“shuāi”,有哀衰的意思)、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那么这五种丧“服”到底“长”什么样子,又各有什么寓意呢?
且听我一一为您介绍:
1,斩衰
用优等粗绳麻布为丧服,不缝衣角及下边,穿这种丧服的人一般都是逝者最亲的人,比如儿子、未嫁的女儿、媳妇、妻子等;斩衰也是守孝中最“隆重”,守孝时间最长的一种,据说在这三年内有很多禁忌,规矩也比较多,比如:酒色是万万碰不得的,若犯了忌,坏了规矩,即便是皇帝也会受到处罚。
2,齐衰
用次等粗绳麻布为丧服,缝衣角及下边,“等级”略低于斩衰,守丧日期也较为“灵活”,分为五种,分别是:齐衰三年,为继母、慈母;齐衰杖期一年,为祖父母、夫为妻;齐衰五个月,为曾祖父母;以及齐衰三个月,为高祖父母。
3,大功
用粗麻布(没有麻绳)为丧服,服丧期为九个月,服丧人一般为:本宗的堂兄弟、未嫁的堂姊妹、已嫁的姑姊妹等。
4,小功
用此粗麻布(没有麻绳)为丧服,服丧期为五个月,服丧人一般为:已嫁的堂姊妹,未嫁的从堂姊妹等。
5,缌麻
用细麻布(没有麻绳)为丧服,服丧期为三个月,服丧人一般为:外姓的表兄弟,岳父母等.......此类丧服乃是“丧装五服”最轻的丧服,一般服丧的人皆为逝者的边缘亲戚。
所谓的“丧装五服”,实际上就是亲疏的区分......说白了即:能穿得上“丧装五服”的,都是亲,而穿不上的就是疏......
四,古代以男权为尊的“宗亲五服”......我称之为:亲“服”
即:1,男方五代
分别是:自己、父亲、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2,男方九族
分别是: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
古装电影,电视剧中所谓的“诛九族”,其实诛的就是这“九族”......真残忍啊,等于就是斩草除根。
据说,明成祖朱棣还发明了“诛十族”,即在原先的九族基础上增加了一族“门生”,而受害者就是著名的学者方孝孺。
实际上,常言所说的“出了五服就不是亲戚”,其实指的就是这“五服”,不过想想也是如此,都已经排到高祖与玄孙辈了,之外还有什么可“亲”的。
所谓的“宗亲五服”,实际上就是男权社会的“势力拉拢”......说白了即:能攀上“宗亲五服”的,都是有“父系血缘”的,而攀不上的就是假宗亲......
总评:
说白了,“出了五服就不是亲戚”,其实就是封建社会的遗留产物......现如今,出了五服不是亲戚胜似亲戚的多得是,而在五服内的时常也有“假亲戚”出现,所以,不能一杆子打死一船人——一概而论,您说,是不是?
谢谢观赏!
关注我,每天都会给您带来不一样的精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