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着我主持人对倪萍的评价(等着我今晚播出)

等着我主持人对倪萍的评价(等着我今晚播出)(1)

扬子晚报网4月8日讯(记者 张漪)2014年4月,央视悄然开播了一档寻亲节目,它的名字叫《等着我》。这个节目至今足足做了三年,三年来它没有做任何所谓的“宣传”,更没有任何炒作,然而它不仅创造了全国网平均2.35、单期最高2.65的超高收视率,更帮助了1100个家庭、为1万人找到了失散的亲人。2017年4月9日(今晚),新一季的《等着我》将重登央视一套黄金档,扬子晚报借此机会,终于和该节目的主持人倪萍在北京中央电视台新址见面,并对她进行了独家专访。

功德无量:国家掏钱的公益节目

《等着我》在很多中国观众心中,是非常特殊的。因为它既是一档节目,同时也是一次全民范围的公益寻人活动。它直面社会的失踪人群与因此破碎的家庭现状,并为这些普通的苦难者真正地做实事,动用国家资源给予这些普通人以非凡的帮忙——帮他们万里淘沙、千里寻访,找到失散的亲人,让破碎的家庭重园。“功德无量”——这是扬子晚报记者每每想到这个节目的感受,并因此埋下了采访主创的心愿。见到倪萍的时候,她正在现代感极为强烈的央视新址的某一间小小的休息室里,看上去她很疲惫,因为节目即将上档,宣传工作轮番上阵,她有点招架不住。

听说扬子晚报记者和父母都是这档节目的观众,她脸上露出笑容,“我周围,我们院里的邻居,说起这些节目简直比我还熟悉。”《等着我》节目聚合了民政部、公安部全国警察系统、“宝贝回家”公益组织、公益明星、十几万志愿者和热心观众等寻人力量,帮助很多苦难的人实现自己的寻人的团聚梦。那么,做这样一档节目的缘起是哪一方呢?倪萍说,“是我们央视先做的方案,然后寻求了民政部、公安部的支持,请他们加入。这都是国家拿钱。寻人的家庭他们不花一分钱。这是一档依托国家力量和社会全媒体帮忙的公益活动。”

泪流满面:每期节目都刻骨铭心

许多破碎的家庭在《等着我》的舞台上再度重圆,让无数观众在收看节目的同时体会到亲情的可贵。而几乎每个观看《等着我》的观众都会被节目中那些真实的人与事深深打动,观众泪流满面的同时,大家也注意到,节目中,善感的倪萍也常常潸然泪下,倪萍说,“节目中已经有所控制。这3年来我见过无数的寻亲场面,他们倾诉时我也哭了一场又一场。但我跟编导说过,要把我哭的镜头剪掉一些。”

三年不是一个短时间,但倪萍的心总还是那么“软”,她说,“每一期都让我刻骨铭心。所有的故事和人物都感动到我。过去做主持人,经常是付出,而这个栏目对于我来说,我是不断的索取。这三年,我从来没觉得是在做节目,我是在倾听,在被感动。比如,刚刚录制的老奶奶的故事,她是一位烈士的遗孤,她也没有特别的地方,但是她的故事自始至终都让我很感动。我觉得人在这世上,像他们一家这么个活法,有意义,有人生的价值。所以,《等着我》对于我来说,是汲取营养的地方。每当我人生彷徨的时候,我能找到平衡点,在人世间所有的苦难当中,让我品尝了酸甜苦辣,真正意义上的、人性本质上的光辉。”

真实节目:最打动人的是“命运”

倪萍说,《等着我》节目都是真实,一点都不编的。“编导挖得很深,嘉宾完全是自然状态,他们的呈现都是非常自然的。节目也不结构。他家怎么回事就怎么回事。”在她的眼里,“只要真实,节目就会很精彩。为什么我们有些节目它不精彩,因为它不真实。《等着我》最打动老百姓的是,命运。真实的命运。”

在过去主持的每一期节目里,每一个家庭都特别让倪萍震惊,“想不到的苦难。这个节目做不完做不尽。只要有人贩子在。”也因这真实、不装、不假的节目,让倪萍挖掘到了更多面的自我,她说,“它赋予了我很多。让我展示我人性本质上的善良、本质上的从容。”回望自己做过的多档节目,从《综艺大观》到春晚再到《等着我》,倪萍说,“我是非常幸运的人,过去做《综艺大观》是让我赶上了。做节目不用去提前设计,是顺应栏目的需要,比如《等着我》需要我坐在这里,倾听。有的时候,嘉宾过来说一个多钟头,我都一句话没说,我只负责倾听。比如下午的一位弟弟,经历太悲惨了,述说到双手捂着脸呜呜大哭。(倪萍老师泪目,哽咽起来)那一瞬间,我很感动,我很幸福!有人那么信任我,在我的面前呜呜大哭。我真的感到非常幸福,我收到他们如此的信任!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在你面前哭成那个样子,用我递给他的纸张捂住脸。这就是这个栏目的魅力,和人共同分享,分享苦难、分享幸福。(落泪了)”

负重累累:录完节目很难入睡

节目给寻亲家庭带来了实际的命运改变,也无形中抚慰了普通观众的心灵,这背后所有的工作人员和倪萍们都付出了很多。倪萍说,“很多嘉宾都是第一次来北京,第一次受到这样的礼遇,他们住酒店,一住十天,我们一分钱不收。编导跟他们聊,然后嘉宾才放心地把情感交给我们。这种尊重与信任很不容易。这样的节目是很有希望的。它不会做一两年就奄奄一息了,它会会朝气蓬勃的向前发展。”三年来看了如此多的苦难,倪萍们的“心”也是负重累累,她说,“说实话,心理挺累的。录完节目后回去很难入睡,不是兴奋也不是震惊,就是睡不好觉。现场录的时候,身体也比较累。因为一录录七期,而每一场都感慨万千。”

《等着我》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即寻亲者会在倾述后,站在寻亲大门前等待寻亲结果。为了使节目更真实,倪萍和编导组商量,让她不要提前知道寻亲的节目,“原来是让我知道结果的。但知道结果后,我会引领着这个求助者往前走。后来不知道结果,反而跟观众一起感受,那样更好。”这种“悬念”更牢牢地拉扯着倪萍的内心,“那些撕心裂肺的场面,每一次给我的冲撞,都是非常受不了。我特别害怕开门那一瞬间,但我又盼着这个瞬间。”

寻访结果:帮助了1100个家庭

幸运的是,《等着我》节目中,来寻访亲人的人中,找到的是90%,找不到的只有10%左右。到目前为止,这档功德无量的节目已经帮助了1100个家庭、1万人找到了失散的亲人。倪萍叹息,“这还远远不够,还有10万个家庭没有找到呢。被拐的孩子太多了。”

那么,找到亲人的那些家庭,节目组会有回访吗?倪萍说,节目组都会做一些定期回访,“但是,有些人找到了失散的家庭,但是却不幸福。其中有个别孩子在亲生父母的家庭里,不习惯、不适应,还会跑了。他们是回家看到家庭穷的要命,这些家庭已经为寻找他们倾家荡产了,因此不适应就又跑了。”这些后续的追踪,也被镜头记录了下来,那么以后会播出吗?倪萍说,“会有用的。不白拍。” 编辑:乔金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