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别错过这凉果之王(立夏别错过这凉果之王)

本期导语:立夏,别错过这“凉果之王”,口不干少上火,清凉可口比西瓜解渴。

立夏,是夏天的开始,处于暮春之末,仲夏之初,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春盛,夏长,立夏是许多农作物旺盛生长的最好季节,也有许多经历了春天在立夏时已经长成了的夏果,供人食用,因此立夏有“尝新”的风俗。

立夏别错过这凉果之王(立夏别错过这凉果之王)(1)

立夏“尝三新”,这天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这种做法对人的身体是很有好处的。并且立夏时节合理地调配饮食,可以给整个炎热夏季打下健康的好基础。所谓的“尝三新”,各地因出产,喜好不同而不同,除了吃一些竹笋,樱桃,麦仁,蚕豆等以外,可以吃些酸味的水果,用以生津开胃,青梅首当其冲。立夏,少了青梅,就少了几分淡雅清新,少了些心旷神怡。

立夏别错过这凉果之王(立夏别错过这凉果之王)(2)

立夏为何要吃青梅

青梅,又称梅子,酸梅,原产地是我国南方,距今已经3000历史。青梅被誉为“凉果之王”作为一款立夏时风味独特的水果,梅果内含有的活性物质可助于肝脏的排毒功能。此外,特别立夏时,春夏交替,气温回升,天气炎热,青梅自身携带的酸甜口感令人齿颊生津,有助于开胃生津。三国时期的曹操就深知梅子十分解渴的道理,面对手下将兵行军路上缓慢,无水可喝的情况下,喊“绕过这个山丘,前方有梅子林”。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这就是“望梅止渴”的来由,也证明梅子在夏季里,止渴胜过许多水果。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梅,花开于冬而熟于夏,得木之全气。”青梅可以解五毒,其酸味能生津止渴,开胃健脾。在助消化方面也素有“北山楂,南青梅”的美誉。

立夏别错过这凉果之王(立夏别错过这凉果之王)(3)

青梅有哪些吃法

青梅是一宝,保健价值为古人和现代都纷纷称赞的,不仅可生吃,还可以制出青梅干,糖梅,乌梅,甚至是梅酱,梅卤,酸梅汤等等。立夏时的青梅直接吃口感确实没有其他类的果蔬那么诱人,但难不倒青梅,它可是能下得厨房,上得厅堂,人们把青梅做成食物,讲究了不同时段,四月底到五月中旬,青梅脆嫩酸爽,适合泡成青梅酒,或者做成农家的脆梅。五月中旬的青梅大多都变黄熟,就做成话梅。再晚一些,已经完全熟透了的梅子,则把它做成梅子醋以及梅子酱,可以用来烧排骨,和许多美味佳肴。

立夏别错过这凉果之王(立夏别错过这凉果之王)(4)

梅子酒

用新鲜的青梅,米酒和黄冰糖以比例1:1:0.7搭配。青梅焯水后要立刻倒出来,过凉水后再晾干,把青梅用牙签扎几个孔,按一层梅一层糖放入玻璃瓶中,沿着瓶内壁缓缓注入酒至八九分满,盖上瓶盖,放置于阴凉避光处,隔几天摇晃一下使糖分布均匀,味道更浓郁。放置三个月后,可以饮用,半年或一年后风味更佳,用以佐酒的青梅果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和矿物质,可以产生促进消化,美容养颜,消除春困夏乏等功效。当青梅成酒后,青梅的酸甜借着酒香四散开来,偶尔饮一口,有助于生津开胃,心旷神怡,而且酒的度数也不高,是果酒之中亮眼的存在,是即将到来的慵懒初夏里最为醒神的存在之一。

立夏别错过这凉果之王(立夏别错过这凉果之王)(5)

梅子醋

青梅洗干净后晒几天,把水分晒掉,按照青梅与冰糖和米醋以1:1:1的比例,装坛密封。两三个月后,就可以初尝梅子醋了,放得越久,梅香味越浓。青梅本就是是碱性水果,被称为“碱王”,因此酿出来的梅子醋也是碱性的,饮用后可助于人的体液达成酸碱平衡。

立夏别错过这凉果之王(立夏别错过这凉果之王)(6)

梅子酱

选芒种过后的青梅,青梅和冰糖5:1,盐适量。青梅用盐水泡12小时,然后把瓶子消毒,将泡好的青梅和冰糖入锅开煮,冰糖可以一边煮一边添加,直到感觉适口即可。带核和不带核的酱可以分开装,带核的可以含在嘴里,酸酸甜甜更有风味,然后可以封闭瓶口,等几天再吃。冰镇的梅子酱能很好的去热,加些牛奶酸甜可口又带奶香。青梅中维生素的含量较高,而且种类很丰富,还含有各种天然矿物质,青梅酱和牛奶搭配,可促进新陈代谢,能缓解消除疲劳。

立夏别错过这凉果之王(立夏别错过这凉果之王)(7)

叨叨一下:

立夏时节,万物繁茂,气温也逐渐升高,人体消耗也随之加大,人往往会觉得疲倦,此时吃的食物尤为重要,古时有“不时不食”,意思就是跟随节气吃所需的东西,青梅是立夏的鲜果,更有助于生津止渴,效果可比现在的西瓜还好。所以,夏天开始时,适当的吃些青梅,也做些青梅酒,青梅醋,或者青梅酱,这是不辜负时令味道的最好方式。

立夏别错过这凉果之王(立夏别错过这凉果之王)(8)

我是与食为伴,很开心和大家一起享三餐,度四季,品五味,每道菜都会用心分享,每一次创作都会用心阐述,欢迎大家收藏和转发,评论区探讨留言,多多指正,感谢阅读,祝大家生活愉快,喜欢就动动小手点赞关注吧,感谢大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