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近似数教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比较大小)

时教学设计

主备人: 复备人: 时间:

课题:万以内数的比较大小、近似数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万以内的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数的大小。理解近似数与准确数的含义及区别,结合数线图、数数等多种方法探究并掌握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小组交流,合作探究,体验比较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对知识归纳整理的能力。通过猜测、交流、归纳、练习等活动,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发展数感。

3.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运用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理解近似数和准确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照要求正确确定某数的近似数,体验方法的多样化。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和学生活动

同学们,你知道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吗?让我们了解一下?(见图1)

师生交流。这些数字可以分成两类:准确的数和大概的数。

(课件出示)

师: 资料中的“100多年”是100年吗?怎么理解呢?

师:100多年不是准确的100年,应该是比100年多,但是接近100年。

师:那资料中的“250万”、“12000” 、“7000”、“2万”怎么理解呢?

师:这些数都是接近这个数,而不是等于这个数,所以就不能使用“=”。

你能根据图(见图2)中的数学信息,提出一个关于表示大概的数的问题吗?预设:一楼餐厅大约能坐多少人呢?二楼呢?

二年级下册数学近似数教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比较大小)(1)

多媒体出示:

1.想一想“一楼餐厅大约能坐多少人呢?二楼呢?”这个问题怎么回答呢?

2.你能用哪些方法验证一下你的答案?

3.什么是近似数?怎么表示呢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讨论的结果,记下不明白的问题。

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1.想一想“一楼餐厅大约能坐多少人呢?二楼呢?”这个问题怎么回答呢?

预设:一楼大约能坐600人。二楼大约能坐500人。

2.你能用哪些方法验证一下?

预设1:用数数的办法验证,597、598、599、600,所以一楼大约能坐600人;508、507、506、505、504、503、502、501、500;

预设2:用画图的办法。(播放课件演示,出示图3)

二年级下册数学近似数教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比较大小)(2)

师生共同探讨得出结论:

一个数和几百比较接近,就可以说它约等于几百。推而广之,一个数和几十接近,就可以说它约等于几十。几千、几万也是这样。

3.什么是近似数?怎么表示呢?

(1) 597接近整百数600,600就是597的近似数。

写作:597≈600;读作:597约等于600。

(2) 508接近整百数500,500就是508的近似数。

写作:508≈500;读作:597约等于600。

(二)体验近似数的特点

师:上面的近似数有什么特点?学生独立思考,组内讨论、全班交流。

归纳总结:

1.一个数的近似数就是它比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整万的数。

2.求近似数一般会用差不多、大约、大概、多少、左右等语言来描述出来。

(三)找寻生活中的近似数

师:你还能举出近似数的例子吗?

预设1:我国人口有13亿,13亿就是一个近似数。

预设2:我国的国土面积有960万平方公里。

预设3:我家的电脑价格是4188元,约是4000元,或者是4200元。

(四)体会近似数的优点

比较:上面的近似数和准确数,哪一个更容易记住?

小结:近似数一般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在生活中运用广泛,有时不需要用准确数,我们只需要用近似数就可以了。

三、巩固运用,拓展提高

1.说出下面各数是近似数还是准确数。

(1)小明身高大约1米。

(2)某小学二年级有学生417人。

(3)某公园里大约摆放1000盆花。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师:今天我们探究近似数及如何求近似数。你能总结一下本节内容吗?

生1:近似数一般会用差不多、大约、大概、左右、多等来描述。

生2:一个数的近似数,就是找与这个数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整千数、整万数。

生3.一个数可以是多个数的近似数,一个精确数有时也可以不止有一个近似数。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近似数教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比较大小)(3)

图1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及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万以内数的有关知识。(多媒体展示情境图,见图1)

仔细观察右图,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上节课我们没有解决的数学问题吗?(学生回答,教师给予恰当及时的评价)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预设:1.光明小学有1210人,实验小学有958人。哪所学校的人数多?

2.故事书895册,科技书806册,哪类册数多?

3.一楼餐厅有597个座位,二楼餐厅有508个座位。哪层楼餐厅座位多?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根据提出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比较大小。

1210 ○ 958 895 ○ 806 597 ○ 508

2.自主学习,小组交流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出示小组探究学习要求:

(1)说一说:小组成员有序地说说自己的想法,当小组成员发言结束,可以相互补充或质疑。

(2)想一想:位数相同时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位数不同时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一)位数不相同的数大小比较

1210 ○ 958

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哪个小学人数多呢?

预设:这两个数进行比较。

师:说得非常好,那么,怎样比较呢?请大家相互交流、相互讨论。

预设1:我觉得光明小学人数要多,实验小学人数要少。因为光明小学人数是1210人,实验小学人数是958人,“1210”是四位数,而“958”是三位数,四位数要大于三位数,即1210>958。

预设2:我也觉得光明小学比实验小学人数多,因为“1210”超过了一千,而“958”没有超过一千。

预设3:实验小学人数要少,从数的顺序来说,1210在958的后面。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棒。

师:这几种方法中,哪一种比较的方法简便呢?

预设:第一种方法比较简便一些。

师:位数不相同的数怎样比较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位数不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那个数大。

小试牛刀:在○里填上“<”、“=”或“>”。

1234 ○ 998 967 ○1000 1567 ○989

学生抢答。

(二)位数相同的数大小比较

师:刚才我们比较的是位数不相同的数大小比较,如果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你们会比较吗?比如:2356和3265。(请大家相互讨论,学生讨论,师巡视并引导他们)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预设1:比位数,位数多的就大,位数少的就小。

预设2:这道题不能这样比较,因为他们都是四位数。

预设3:我认为应该比较他们的最高位,“2356”这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2”,表示2个千,“3265”这个数的最高位的数是“3”表示3个千,所以“2356”应该小于“3256”。

预设4:我来补充一点,也就是说,如果位数相同,就比较最高位,最高位的数大,则这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小,这个数就小。

师: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呢,又该怎样比较? 895 ○ 806

预设:如果百位的数相同,就比较十位,“895”这个数的十位上是“9”表示9个十,“806”这个数的十位上的数是“0”表示0个十,9个十显然比0个十要多,所以“895”比“806”要大。

师:回答得很好,来一点掌声,好吗?

鼓励学生继续回答。

预设:分别取两个数的近似数,再比较近似数的大小。895≈900,806≈800,900大于800,所以895大于806。

预设:将两个数分别与850比。895比850大,806比850小,所以895比806大。

师:如果百位上的数也相同呢?怎样比较?

比如:597 ○ 508

预设:照样比较下一位。

师:这个题的下一位是哪一位。

预设:十位。“597”这个数的十位上是9,而“508”这个数的十位上是0,9大于0,所以597>508。

师:同学们,真聪明。

师:通过大家的努力,掌握了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而这些数是什么范围数的比较?

预设: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如果学生不能回答,师引导)

师:答得很不错。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你有什么收获?怎样比较数的大小?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第一关:比一比(见图2)。

二年级下册数学近似数教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比较大小)(4)

图2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师进行讲解。

二次备课

板书课题: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近似数

教师让学生按信息中的数大体分一下类,为下一环节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概念的抽象认识做好了准备,也培养学生学会有逻辑性地思考。

这一环节重点就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大胆讨论、分组合作的良好学习习惯,对于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从理解近似数的概念、体验近似数的特点、找寻生活中近似数、体会近似数的优点等方面逐步引导学生较全面认识近似数。

先仔细观察题目给出哪些信息,再看清要求的问题是哪些,最后再列式算出结果。

找找生活中近似数,感受近似数的必要性,解决生活中问题。

从区别近似数与准确数、求近似数等考察学生。题目设计本着重基础、查能力、有兴趣的原则,既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又培养学习数学兴趣。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运用于生活,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通过小组交流,合作探究,体验比较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对知识归纳整理的能力。

让学生通过解决人数多少的问题,知道了采取比较的方法,在比较的过程中,让学生说出不同的比较方法,发挥了他们的主人翁精神,从多种想法、多角度中解决了问题,对他们思维的培养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业设计:

1.(1)一片树林有九百七十六棵树,这个数写作( ),它的近似数是( )。

(2)9994是( )位数,这个数大约是( )。

(3)农场有698头牛,约为( )头。

(4)要买价格1493元的相机,至少要带大约( )元钱。

2.小鸡回家。(见图3)

二年级下册数学近似数教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比较大小)(5)

(2)试一试:根据要求连线。

板书设计: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近似数

近似数:598的近似数是600 读作:598约等于600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就大

位数相同,比较最高位

最高位相同,比较下一位

教学反思:万以内数的比较大小,学生们容易理解,但近似数方面,学生们容易混淆,需要多加练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