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塔周边规划(地理位置尴尬可战略位置重要的马尾区)
在讲马尾区之前,我不得不说,马尾是福州市最没有存在感的一个区。不用说福州的本地人,就连我这个第一次来福州的人,都觉得马尾区所处的位置相当尴尬。
马尾市区
本文视频版:刘峻言航拍记录中国之马尾区篇
那导致马尾区没有存在感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觉得是马尾区的以下几个特征在作祟:
在福州人的心里面,市区的中心永远都是闽江北部的那片河口盆地
福州市区
在福州市通了地铁一、二号线之后,闽江中部的南台岛及更南边的福州高新区的距离才得以拉近,纳入了福州的都市圈。
福州地铁图
有一两条江相隔暂且可以接受,而位于市区东边不远的马尾区,偏偏就被石鼓山硬生生地给截断了,留下了江边狭小的道路还有旁边黑漆漆的隧道。
等穿过了石鼓山之后,人的潜意识就会在脑海中回想:我好像已经离开福州市区了
石鼓山
本文视频版:刘峻言航拍记录中国之马尾区篇
马尾区还有另外一个特点非常明显,那就是这里的过境道路非常多。
马尾,作为福州市区通往海峡西岸沿海大通道的一个关键节点,是福州重要的交通枢纽。然而,由于城区被昆伦山(非昆仑山脉)向南挤压的原因。可利用的土地非常的细小,致使马尾唯一的这一条主干线“福马路”经常堵车。
狭窄的马尾
很多过境马尾的人都会选择从高架桥上驱车穿行。若是目的地不是马尾,很少有人会专程绕到市区里去拜访这个陌生的邻居。
马尾的高架桥与仓储
更加要命的是,马尾区是一个以码头和仓储为主的城市。市区内的建筑平平无奇,鲜有能够聚拢人气的商业中心。说得更加明显一些,就是到处都充满了与商贾文娱相抵触的工业气息。
具有工业风的建筑
总结了这么多令马尾没有存在感的原因,主要影响因素还是在于它的地理位置。然而,万事都没有绝对的好,更没有绝对的坏。
马尾区的这个特殊地理位置,给了这座城市更加光辉和艰巨的历史使命。相比于陆路交通运输,水路运输的特点就是承载能力强且运费还便宜。
停靠在港口的船
在海洋文明统辖世界的那个年代,更是很多沿海城市求之不得的资源。位处于乌龙江、白龙江与琴江三江交汇之处的马尾,有着“百年船政、千年古港”之称。这就说明了马尾所处的位置,非常符合港口选址的条件。
马尾三江口
1886年,一心想要靠自造战舰来加强海防的闽浙总督左宗棠,在一次勘察选址时相中了这个地方。他说:“这里水质清澈,土壤坚实,水的深度可达12丈,如果涨潮的话深度还可加倍而且距离闽浙总督府仅有20公里,往来这里督查工作也不是很辛苦”。
左宗棠
若是拿当今社会人的角度来看,作为福州东门户的马尾,靠近闽江的入海口,船只从港口卸货后可以直接转至陆路交通。随着温福高速公路、福州机场公路的建成,它的交通区位优势和门户作用更加凸显。
便捷的交通
目前马尾区已经成为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及自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已经承接了大量福州市的产业转移。
在长乐的那一集里我也说过,昔日这里的水域更加的辽阔。郑和船队修养补给以及出国的最后一站就在附近,在海上丝绸之路中担当的角色不可取代。 V字型的凸岸不仅避风,还大大延长了岸线的长度,地质更加的稳定,适合长远发展。
马尾船政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最终被确立起来,并成为当时福建最大的修造船厂。
船政十三厂全景图
而且它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造船厂,堪称为当时的远东地区之最。哪怕是在解放初期,它也曾为福建前线的支前厂家,一度为我国的海军修造船舶。
就在马尾区的最尖端,矗立着一座举世闻名的罗星塔,深深地扎根在罗星山的顶部。
罗星塔
起初的罗星山是一座孤岛,俗称磨心岛,使它与马尾区相互连接的,是一座建设于1896年的通济桥。后来由于河道泥沙的淤积,罗星岛与陆地最终连在了一起,随之通济桥也被废弃拆除了。
这座矗立在孤岛上的宝塔相传为宋代的柳七娘所建。她的祖籍为广东,因她的样貌动人被乡间豪强所看重。于是设下了圈套,将他的丈夫柳七郎定罪并发配至福建。柳七娘不愿留在家乡受人糟践,也随着丈夫一道前往福建。不久,饱受折磨的柳七郎客死在了福建。悲痛之下的七娘变卖了全部家产,远赴磨心山建造了这座石塔,为亡夫祈求冥福。
柳七娘与磨心塔
现在,在罗星塔前方的广场中央,还矗立有一座柳七娘的石质雕像,欲将这动人的爱情故事世代传播下去。
明朝万历年间,罗星塔被海风摧毁,随之人们又在天启年间,于宋塔的基座上予以重修。虽说这座塔在建筑形制上平平无奇,可下面发生了一件事情叫它在国际航运史上驰名中外。
公元1666年,一位荷兰的旅行家,乘船从闽江口向上游行进时发现了这座塔,虽然不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但是他知道,自己已经置身于本次旅行的目的地中国。来到中国之后,他看到的第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就是这座塔。由于这位旅行家的传扬,当时世界流行的航海图上就将罗星塔标注为“中国塔"。
罗星塔远眺
以至于后来,当西方商船的船员看到这座塔时,就知道自己已经到了中国了。
如果你慕名前来罗星塔,在还没有看到塔之前,就会听到被海风吹拂的铃铛叮当作响的声音。这座塔每层都有一圈石砌栏杆,塔顶原有一小窗,每每视线不佳时,守塔人便将明亮的导航灯悬于窗口处,用于指引往来的商船免于触礁。
清末一次台风把原先的锥字形塔顶给刮掉了,在重修塔顶的时候,人们特地造了一颗直径近7米的铁球嵌在上面,成了罗星塔区别于其他塔的主要特征。
塔顶铁球
在讲台湾基隆的那一集,我提到了惨烈的中法战争。由于福建水师的战败,气焰嚣张的法军开始从基隆港进攻台湾。随后,驻守在台湾的刘铭传在他们登岛之后予之迎头痛击。
在福建这一边,中法战争中最重要的一场战役,就是在马尾展开的马江海战。1884年8月23日,法军舰队从闽江口长驱直入,行驶至马尾军港。清朝官员竟对福建水师官兵封锁消息,并下令“敌若不动,我亦不发”。由于未做任何军事准备,外加装备落后,清军在火力上处于劣势。最终致使清军殉国760人,而法军仅有5人被击毙……
备战的清军
而且他们还摧毁了我方的马尾造船厂以及部署在两岸的炮台。马江海战的惨败激起了国人极大的愤慨,最终迫使清政府向法国宣战!
海战浮雕墙
在马尾区游历的途中,我无意间目睹了福州线面的制作过程,便决定给大家分享一下:
线面是一种制作工艺要求很高的食品,必须要经过和面、搓条、串面、挂面、拉面等10多道程序才能完成,其中串面和拉面是最关键的两个环节。
福州线面
将一条条的面绕在两根约33厘米长面筷上,每根筷子上绕个五六十条,形成相应数量的面圈,然后平挂着使它下垂并拉伸。
下一步,面筷的一端固定在特制的面架上,然后双手把面筷另一端隔开往下拉。这时的拉力要均匀,每隔一段时间还要再拉一次,反复地拉长,边拉边晾。
从开始制作到面线成品,竟需要十几个小时。面线晒干以后,将面条折成可供一人食用的小小一撮,再用细细的红线扎好,有着长命百岁之称的福州线面便制作完成了。
福州线面
好了,福州市马尾区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在节目的最后,我来用数据总结一下马尾区:
马尾区属于二线城市福州市的辖区之一
该区2020年的GDP为604.96亿元,在福建83个区县中排名第24
全区的总人口为26.2万人,是福建省人口数量20万级城市中,排名最靠前的一个
人均GDP为230901元人民币,在福建位居第二,仅次于鼓楼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