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预习方法和步骤(语文预习和复习的方法)
新学期开学以后,班级就出现了一些小状况,这种状况竟然还是普遍性的。
一些家长问杜du老师,觉得自己孩子语文学得还可以,没有什么不会的地方,可是一到做题的时候总是出错,就连基本的看拼音写词语也写不对。
针对一些家长反映的这个问题,杜du老师仔细分析了一下,发现了问题。
那就是预习和复习根本没有分清楚,学生也没有良好的预习和复习方法来支撑自己的学习,导致学习没有效果或者效果低下。
一、预习和复习分不清
1.学生预习什么
小学生学习语文,做好课前预习是非常好的一种学习方法,那么课前预习都预习什么呢?怎么预习呢?
学生在老师讲新课之前做预习,一二年级的学生先读一读课文,借助文字上面的拼音,把课文读正确,接下来再读几遍,试着把文章读通顺、读流利。
读课文时学生就会认识了一些生字,低年级识字部分占比较大的比重,文章读熟了,生字认识得也差不多了……
到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同学们除了做好上面的内容,还要预习作者的生平、写作的背景、词语解释……
解答家长疑问:
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需不需要出声去读呢?
这个问题是家长经常咨询的问题,出声去读是比较好的,也是语言的输出,学生读课文的时候,因为他自己也能听得到。
学生读着读着,就会进入一种投入的状态。所以在预习时,建议孩子们读出声,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
2.复习什么?重在“输出”
预习是在课前做,那么复习就要在课后做了,等老师讲完一篇课文以后,学生要做到“输出”。
输出就是能够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会读生字词语,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收获怎样?
很多学生语文学不好,就是忽略了这个输出过程。除了上面复述课文、讲一讲课文的主要内容,另外还要做好对字词学习的输出。
输出方式:复述课文、读文、听写词语、写课后练习、做练习册……这都是复习的一种形式,是输出,课文学完后才是输出的最佳时机。
3.究其原因
如果你看到这里还不明白,杜du老师想说一些家长真的做反了,在预习的时候就去考孩子的字词掌握,比如:听写词语,殊不知孩子还没有真正去理解这个词语。
字词的学习要在一定的语境中,理解之后记忆才牢固,而不是靠瞬时记忆。
小孩子的记忆力比较好,短时间内记住词语,家长马上考,很多孩子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过了一两天,就忘得差不多了,这也是一种常见的原因,导致孩子一做题就错误很多。
实际上我们家长在学习的辅导方面有些心急了,做得太超前还不如不做。因为字词的学习和理解,都是在文章的学习过程中慢慢消化。
二、语文学习方法的缺乏
语文学习就是知识不断叠加的过程,那么在这样的一个漫长过程中,如果你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无疑是走了一些捷径。
平时,很多学生在不停地读、写过程中,却忽略了学习的方法。
1.输出式学习方法
上面讲到了输出,相信大家对输出有了一点认识,还是举例来说具体吧。
比如孩子背一首诗,他能够背出来,或者能做到默写,但这远远不够。因为灵活的考点是考察孩子们对诗词的真正掌握程度。
诗词的输出,更重要的是孩子要复述这首诗的内容。不是单纯地借助参考书一字不落地背下来,而是能够想象画面说说诗词所讲的意思。
然后说说这首诗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就是作者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再比如,学生学一个诗句“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给了学生怎样的启示呢?
看到我所提的问题,是不是在一些考题中出现呢?是的,考试是灵活的。学生往往抓不住问题,是因为没有深入思考。
我们可以给孩子们一些启示啊,春天的江水变暖了,为什么只有鸭子先知道,而不是鸡或者是鹅?
如果他还不知道,你可以提醒孩子回忆曾经学过的课文《小马过河》,孩子就会感受到了只有亲自实践,才能了解事物的变化。
2.拓展阅读式学习
大家都知道读书的好处,平时也让孩子们去多读一些书。
其实我们的语文书里面的课文在某一单元,都有单元的训练要点。比如识字单元是通过课文来认识汉字,课文单元是重点学习课文、积累词语。
到了高年级,每单元的课文也有相应的主题。比如:热爱生活、感恩亲情、致敬英雄......
学习某个主题,我们就可以看相应的推荐书籍。比如一年级语文下册,在《快乐读书吧》里面讲了读读童谣和儿歌,那么这个《读读童谣和儿歌》就是一套书籍,孩子们在读童谣和儿歌里认识更多的字,感受识字的乐趣。
再比如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中就有世界名著《鲁滨逊漂流记(节选)》,同学们学完课文就去读读这本书,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感受鲁滨逊这个人物的精神品质。
就是说语文学习光靠课上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在课下应该多读一些书籍,来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上面的内容就是杜du老师总结的一些经验,告诉大家如何在开学后应对孩子的语文辅导。
在辅导中,家长切不要把预习和复习弄颠倒,不要急躁,告别焦虑,孩子们方法正确了,会越学越轻松。
觉得上面的内容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积极点赞,评论和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