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判断肠道健康(你的肠道还好吗)
在饮食越来越丰富的今天,肠道疾病的死亡率正在逐年上升。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死于肠胃疾病的人数在1000万以上,中国有五分之一的人口患有肠胃病,居世界首位。
(全球主要新发癌症类型、人数及占比图)
2005年世界胃肠病学组织(WGO)决定将每年的5月29日定为“世界肠道健康日”,旨在提醒人们注意身体发出的警示,注意身体健康。
小肠长约5-6米,负责吸收食物里的营养;大肠长约1.5米,负责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肠道内有100万亿个肠道细菌,是人体细胞的10倍!人体90%的营养吸收靠肠道!80%的毒素排出胃肠道!
你了解肠道的重要性吗?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
肠道的状态决定了你的容颜和美丽!
肠道的健康决定你的健康!
换句话说:
肠道健康,你健康!要长寿,先“肠”寿!
正常人一般40岁起就该注重肠道检查,人体80%以上的健康问题是由肠道引起的,如:便秘、腹泻、排便恶臭、皮肤暗沉、痔疮、肠胃炎、胃溃疡、肠道疾病等。
早诊早治是对抗肠胃疾病的一个好办法,而要做到早诊早治,筛查意识必不可少。
从结直肠癌预防角度,推荐40岁左右就开始进行结肠镜检查,高危人群(如直系亲属患大肠癌、直肠癌、溃疡性结肠炎者)要更早进行筛查。
如果出现腹部包块、便血、大便习惯改变、大便变形、消瘦等情况,这已经属于报警症状,这时往往不是早期。所以我们不能等到这些报警症状出现的时候再去检查。
消化道检查包括内镜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多种检查手段,根据不同部位,内镜检查又包括了肠镜、肛门镜、胶囊内镜等。
肠道最怕6种伤害
1.吃得油腻
长期吃大量高脂肪、油炸食物,容易破坏肠道菌群平衡,使得肠道负担过重,无法完全分解脂肪,这样就会导致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受损。如果肠道菌群紊乱,就会引起肥胖、糖尿病等疾病。
另外,常吃高脂肪、油炸食物会刺激消化道收缩,减慢胃的排空、加重便秘,也可能加速肠胃蠕动,导致腹泻。
2.滥用抗生素
可能破坏肠道的保护屏障,患感染性疾病、肥胖、1型糖尿病、肠胃炎、过敏性哮喘等风险增加。
3.节食减肥
吃得太少会导致营养摄入不足,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引起便秘等消化功能紊乱。
4.乱吃保健品
长期使用单一的益生元保健品,不利于肠道菌群平衡。
5.缺乏运动
美国实验生物学学会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缺乏运动引发的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导致代谢性疾病和肥胖。
6.喝水太少
大肠的一个基本功能是回收粪便中的水分;身体越缺水,粪便越干燥,便秘越严重。
做10件事善待你的肠道
1.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改善排便频率、粪便性状和结肠转运时间等。膳食纤维的摄入推荐量为20~35克/天。
粗粮、带皮水果、新鲜蔬菜都是膳食纤维好来源,如芹菜、白菜、香蕉、苹果等果蔬,玉米、地瓜等粗粮。
2.适当补充益生菌
保护肠道,维持肠道菌群平衡也很关键。
人体的肠道就是一个充满细菌的“王国”,聚集着约100万亿的细菌“居民”,包括有益菌、中性菌和有害菌。正常情况下,肠道里的各类菌会和平共处,共同维持平衡状态。一旦平衡状态被打破,就会导致很多健康问题的发生。
外源性益生菌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补充含益生菌的食品,常见的有酸奶、奶酪、益生菌饮料(由于加工、储藏、食用方法的影响,活菌有限)等;另一种就是专业的益生菌补充剂。
3.给肠道足够的休息时间
在两餐之间要少吃东西,让肠道的功能可以得到调整,更好地消化食物,给肠道好好休息的时间。
在睡眠时,肠道也进入了休息模式,因此晚餐应在八点前完成,也不要吃太多,否则可能会加重夜间肠胃的负担。
4.少吃油腻、高脂食物
控制辛辣和油炸类食品的摄入,以免对肠胃造成负担。喜欢吃肉的人,荤菜最好也不要超过每日进食量的10%。
5.补足水分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16版)》,正常人每日饮水1500~1700毫升。喝水时应遵循少量、多次、小口慢饮的原则。
6.养成良好的如厕习惯
不要憋大便、定时上厕所,每次如厕时间最好控制在10分钟以内。便秘者还可每天进行顺时针腹部按摩,以促进肠道蠕动和排便。
7.注意休息,放松心情
肠道是一个很聪明的器官,称之为人体的第二大脑,肠壁内的神经细胞超过1亿个,就好像我们个人思维的体内传感器。
所以,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时间,保证睡眠,同时学会调控和驾驭自己的情绪,也是肠道保健的一个重要环节。
8.适当运动
许多与肠道有关的疾病,实际上都是肠道的蠕动功能下降而造成的,规律的体育运动可缩短肠道传输时间、利于通便,比如,步行、骑车等就对改善便秘有效。一般推荐运动量为每天30~60分钟,至少每周2次。
9.不要乱服补充剂
一般情况下,健康人从食物中摄取足够的膳食纤维,即可促进胃肠蠕动,维护肠道菌群平衡。如确实存在菌群紊乱问题,应先咨询医生,视情况遵医嘱服用。
如果长时间出现便秘、腹痛等症状,大家最好及时到医院就诊,切勿耽误病情。
END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