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被惯坏去叔叔家太丢人了 熊孩子有多大胆
文|小鱼奶爸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很多时候,孩子之所以变成“熊孩子”,和父母的教育有很大关系,只可惜大部分家长并没有用好自己手中的权力,最终造就了一个连自己都掌控不住的“熊孩子”。
如果家长能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并对应地做出相应教育,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熊孩子给社会带来危害了!
熊孩子将乳胶漆涂满街,妈妈的做法圈粉
江苏扬州一名8岁男孩,用乳胶漆把街道上涂满了白色。路灯杆、彩砖路无一幸免,都被男孩用亮眼的白色装点了一番。
在彩色的城市中,这一抹白色风景线很快就吸引了城管注意,城管责令男孩在2天之内,将白色乳胶清除干净。
男孩妈妈在知道这件事后,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虽然儿子并不知自己的做法意味着什么,但既然影响了市容、产生了不好影响,那么就该承担后果。
接到消息的妈妈,很快就拿着工具带着儿子来到了“案发现场”,男孩也带好手套拿着刷子,一遍遍清洗着,直到凌晨都还在清理。
距离熊孩子,差得可能就是家长这一步!
广东一家三口去看电影,在电影结束后,熊孩子还没尽兴,跑到屏幕前连踢带踹,好一通撒欢后,发现影院的荧幕被熊孩子踢出了裂痕。
因为父母没有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最终为熊孩子的错误买单,赔偿影院18万!
其实这对父母完全可以避免巨额赔偿,在孩子对影院的荧幕伸出魔爪时,及时制止、教育,根本就不会有后来的这么多事情发生,让孩子成为“熊孩子”的根本原因,可能就是家长。
任何环境中的不良行为和现象,一旦被允许存在甚至放任,结果很可能会变本加厉,这就是破窗效应的内涵。
在孩子身上也是一样,当错误行为没有被制止,甚至被父母保护起来的时候,孩子不会因为一次侥幸而规范自己,只会越来越大胆,犯的错误也会越来越严重,终会发展成连父母也无法收场的程度。
如果其他孩子也相继模仿错误,父母没有及时发现并教育,那么熊孩子就会越来越多。起初只是挑战道德的底线,而当习惯了被纵容后,就可能会变成逾越法律的红线。
不想养出熊孩子,就别做“不作为”家长
给孩子画出底线:
没有底线,做什么都可以,因此如果不想养出熊孩子,那么第一步就是让孩子清楚底线,也就是给孩子立规矩。
学校、电影院、医院、商场……任何地点、任何环境、任何情境中,都有规矩和规则,我们在其中就要遵守,如果孩子要违反,就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他感受违反规则的后果,加深记忆。
惩罚是遵守规矩的有效方法:
没有惩罚和制裁,谁还会在乎法律?同样的道理,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要适当惩罚,这样才能加深孩子的记忆。
等孩子下次再遇到同样的问题时,联想到惩罚,可以有效地让孩子在没有父母约束的前提下,遵守规矩。
不要试图“保护”犯错的孩子:
很多熊孩子之所以肆意破坏,就是因为父母的保护太多了,总是怕伤自尊、玻璃心,这只会让孩子更加肆无忌惮挑战父母的底线。
当熊孩子被批评或接受惩罚时,父母别再护着了,这种保护早晚会变成伤害的!
孩子小不能永远都是犯错的理由和借口,趁他们还小、还能塑造的时候,抓紧纠正,如果一直纵容下去,熊孩子自己就是最大的受害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