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四大绝技(相声搞笑奥秘在哪里)

郭德纲先生是当代相声的领军人物,对相声艺术的发展有极大的贡献,忠实的钢丝朋友们、德云社的粉丝们,也对郭德纲先生的相声技巧运用总结了十八个常用的技巧。这十八个技巧也是相声的常用技巧,全算是一篇科普文章,分享给各位朋友。

相声四大绝技(相声搞笑奥秘在哪里)(1)

郭德纲的相声包袱频率之高、包袱运用之巧妙,在当代相声演员之中是罕见的。其手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是郭德纲从传统相声中萃取精华、结合长达十年的舞台演出实践当中摸索出来的。相声的包袱手法粗放地归纳大约有二十多种,其中郭德纲主要运用的主要有十八种,在此举例闲谈,听凭众位钢丝、相声爱好者批评、指教。

相声四大绝技(相声搞笑奥秘在哪里)(2)

一.先抑后扬、峰回路转:

先对人物或事物大肆赞美,然后话锋突变,一刨到底,由于效果出人意料,往往现场效果特别好,这种让包袱皮变薄的方法郭德纲怎能错过,这种方式也是郭最主要的抖包袱方式之一。这个手法里有两个表现方法,一是先抑后扬,二是先扬后抑。前者郭多用在自己身上,后者多用在捧哏或砸挂者身上。先抑后扬如《论梦》里下阴曹一段,描述完阎王爷打捧哏等相声演员后:

甲:阎王爷把王文林、李菁都打完了,喊:还有一个叫郭德纲的呢?带上来,你们两边,刀枪剑戟,火山油锅都准备好!(抑)

乙:你比我们厉害。

甲:我可惨了,一上来瞪着我:你叫郭德纲啊?我说是我。呵,敢说相声啊你?能耐不小啊,还敢说单口的?你要疯啊!打!刀枪剑戟一块上!(抑)

乙:狠打!甲:别啊,阎王爷,您给我一机会,我以后改!你说改就改啊!你能改吗?我能改啊!……来搬一个凳子让他坐下。(扬)

乙:这就不打啦?

甲:我会说话呀……坐下了。阎王爷把茶碗递过来——来你喝我这个……来来你点一根儿……(扬)

前边的阎王爷要"狠打"是抑,后来"搬凳子、递茶、点烟"是扬,不但是和自己的境遇的变化形成对比,更是和前面描述过的捧哏等"挨打"的人物形成鲜明对比,引发观众会心的笑。先扬后抑在郭的相声里俯拾皆是,例如《富贵图》里:

甲:老前辈——张文顺张先生,老艺术家,在相声圈里摸爬滚打一辈子了……(扬)

乙:不敢当……

甲:最近我们要搞一个大型的纪念活动,庆祝相声表演艺术家张先生从艺三周年……(抑)

乙:啊?

甲:张先生前一段身体不太好,最近康复了,是我们相声界的幸事,好在病得也不严重,小三灾儿……(扬)

乙:是啊。

甲:非典爱滋癌……(抑)

乙:都活不了……"

先抑后扬"和以下的"三番四抖"非常相近,都要通过话锋突转制造包袱,不过前者用起来施展余地更为宽泛,不像"三番四抖"对包袱格式有一定要求。

二.三番四抖、柳暗花明:

这是相声包袱中的"八股文章",有比较固定的模式,采取的方法是引导观众的听觉惯性,把逗哏的一个看法或意图反复强调三遍(也有两遍的,少有四遍以上的),到第四遍时反戈一击,以突变的效果揭露逗哏者的本来意图。例如郭在《杨乃武写状》中,描述捧哏父亲参加全国武术大赛时:

甲:你爸爸叫徒弟——更衣,把我红衣服拿过来……讨吉利?不是——打完人崩一身血看不出来……多狂啊!准知道能打人!(一番)

乙:他就不知道自己血溅上也看不出来啊!

甲:他没输过啊!上去乒乓打人一顿,溅一身血。下来再换一身,又该我上了,拿件红褂子来……(二番)

乙:又换一件红的。

甲:待会又赢了,下来了,再换一件红的!(三番)

乙:都是红的换个什么劲啊!

甲:赢了么,崩的都是血啊。一会又上一大个,一米九,特别壮。你爸爸一看:……把我那黄裤子拿来!(四抖)

"三番四抖"的前三番必须铺平垫稳,否则观众容易察觉。侦知表演者意图之后,再怎么"番"也不行了。因此,以包袱的意外性见长的郭德纲,是很少运用这种包袱手法的,除非他有把握让这"四抖"的结果没出来前捂得严盖得实,抖出来后出人意料。如本段相声中的三番"红褂子"和四抖"黄裤子",绝对是神来之笔,不可多得的好包袱。

相声四大绝技(相声搞笑奥秘在哪里)(3)

三.违反常规、明知故犯:

侯大师的《规矩套子》是最经典的关于违反常规后闹笑话的段子。郭德纲也善用这种包袱方式。例如《师傅经》里捧哏的母亲潜入卧室要害家人时的描述:

甲:你母亲刀交左手……炕上躺的都是自己的亲人,心里不落忍啊……

乙:那可不是……

甲:这个是于谦,自己的儿子;这个是自己的老伴儿;这个是儿媳妇……

乙:哎……别说了……没这么睡的知道么?

甲:那屋装修呢,一个炕上挤挤。没事,有帘子隔着呢……

乙:有帘子行。

甲:……把于谦隔开……

乙:把我隔开啦?象话吗……

所谓的常规,必须是大家所熟悉的。如郭曾经用过的"于谦的父亲们"、"于谦的父亲王老爷子"等等皆是如此。相反,如果是过于专业的知识,即使违反常规,可一般人根本就不了解,也就达不到逗人发笑的目的了。

四.歪讲曲解、自以为是:

传统相声中有"理不歪,笑不来"的说法。也就是把我们熟知的一些普通常识,加以歪讲或曲解,并且是以权威的论调、不容质疑的口吻进行强化,从而制造包袱儿。如《黄鹤楼》里那段刘备过江的"经典"描述:

甲:三国请刘备过江,他不乐意去呀,诸葛亮让他去,刘备就去了。走吧!

乙:啊……

甲:走着走着,哎,前边出一问号,刘备一蹦,格楞楞塄……哎,出一蘑菇!把这蘑菇吃了,刘备长个儿了啊!再往前走,又一个问号,一碰,出一朵花儿……吃了这花儿,刘备一抬手"嘟嘟嘟……"能打子弹了……那带刺儿的王八就过来了……

乙:行了行了……合着您除了卖包子就是超级玛丽是么?

……"歪讲曲解"和"违反常规"在包袱儿组织手法上非常近似,甚至是一脉相通,但是演员必须在不同的内容中区别运用——"歪讲曲解"要求表演者以"无知者无畏"的嘴脸来信口开河,也就是说他要带给观众他真的不懂而不是装傻充楞的印象,多是出于自讽的目的;"违反常规"相反,表演者分明是一个揣着明白装糊涂的"聪明人",多是为了讽刺他人。

相声四大绝技(相声搞笑奥秘在哪里)(4)

五.云山雾罩、荒诞不经:

就是违反事物规律,在讲述某件事情时肆意夸张,使人难以相信。这种包袱的尺寸要拿捏好,一旦过分有有"闲扯淡"的嫌疑,所以相声段子中并不常见。但郭德刚不然,他不但用的多,而且用的妙。比如其代表作《西征梦》中,他一开始就把相声的基调导入了自吹自擂与南柯一梦的大氛围中,因此使得这段作品中的包袱产生了"越荒诞越快乐"的绝佳效果。如他进入白宫后的描述:

甲:进去一看,有个洋灰池子,有假山,呲呲往外喷水,底下有标语——计划生育,人人有责……

乙:白宫也贴这个?

甲:左边是一个大棚子,里边自行车一辆一辆排着,有一戴红箍老头来回溜达着……

乙:这地方怎么听着耳熟啊?

甲:台阶上众参两院议员们迎接我呢,见着我特高兴,跟我打招呼:来了您哪……里边请您哪……

乙:没喊脱筐啊?……到澡堂子了是怎么着?

甲:我问总统在哪屋呢?在那屋呢。推开门,四目相对,布什很激动啊……你咋才来乜?

乙:嗐……

"荒诞不经"和"违反常规"、"歪曲讲解"有类似之处,那就是通过不可信的、荒诞的描述产生笑料。但之间也有区别——后两者必须有约定俗成的"常规"形态相对应,并且是为听众所能理解和掌握的,而前者应用范围更加宽泛,只要把握好度,就可以古事今说、洋为中用,也可以上天入地、死去活来,尽情超越观众的想象力。

六.无心之过、阴错阳差:

由于某种原因产生错觉造成失误,当真相大白的时候,往往是非常搞笑的。郭德纲很擅长用这种包袱方式,设计的情节和语言严丝合缝儿,合情合理。经常是把所有观众都装了进去,最后答案破解时往往让大家一面大笑,一面赞叹不已。如《我要幸福》里:

甲:我站在洗手间大镜子跟前,用水把脸撩湿了:你是一个了不起的人,郭德纲,我佩服你……

乙:自己跟自己说话。

甲:凭着你自强不息的精神,你一定会成功的,祝你幸福……

乙:念喜歌呗……

甲:说完了,我走出来,站在洗手间门口,心里平静了很多。打对过洗手间里出来一个男的……

乙:啊?您进女厕所呆半天哪?

甲:怎么没人告诉我一声啊!……太危险了……

阴错阳差就怕牵强附会,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才够哏儿。像误入洗手间是人们可以接受的,如果说自己误上宇宙飞船恐怕就只能用做梦来圆场了。

相声四大绝技(相声搞笑奥秘在哪里)(5)

七.机关用尽、故弄玄虚:

当叙述时故意埋下伏笔,到使人莫名其妙甚至觉得不可信,然后巧妙地找到恰如其分的答案,使人们在笑声中信服。这个也是郭德纲的强项,如《野人打猎》中找猎物一段:

甲:嗯,发现了,河边有个美女,正洗脸呢……儿子指着她:爸爸……

乙:射这个吧。

甲:……拿活的。乙:拿活的?甲:过去绑好了,扛肩膀上……走回家……儿子哭:爸爸,饿呀……别闹,回去把你妈炖喽……"

阴错阳差"和"故弄玄虚"都是以设定一个假相为前提,但是二者的角色形态迥然不同——前者逗哏在描述假相时是以一个不知情者的身份出现的,而后者逗哏在描述假相时是以一个知情者的身份娓娓道来。

八.游戏文字、谐音错觉:

利用对谐音词汇的错觉,使听众产生误解和错觉,最后挑明,得出另外的结论来,制造包袱。这种手法很吃功夫,要求演员的文字功底和联想能力要强。例如《白事会》里探望捧哏父亲中的一段:

甲:老爷子,喝点水么?老头摇头。

乙:不要。

甲:扶您起来坐会?还是摇头。

乙:动不了了。

甲:我得帮您做点什么啊?您要什么啊?……我……我要小解……

乙:啊?这是我爸爸?

甲:早就该死!什么时候还想这个?……我……解小手啊……

乙:……嗐!这时候您转什么文呢……

相声四大绝技(相声搞笑奥秘在哪里)(6)

九.牵词引句、一语双关:

在叙述过程中使用双关语,产生听众可以意会的"包袱儿"。郭德纲在这方面的能力可以说在相声圈里无出其右。例如《大上寿》里捧哏母亲说自己养的那只大白猫的时候:

甲:这老太太,别人家养狗,她不喜欢,就喜欢养猫。

乙:哦。

甲:我问:有一只大白猫在哪呢?十来年了那猫,特胖的那个。老太太:别提了,死了,12年了,没把我坑死,这大白猫,打这么大跟着我,死了。我有先见之明啊,我提前怕它死了,让于谦借的录像机,录了盘片子,到时候一看,是个念想。来打开那电视,看看那猫片……拿遥控……

乙:别……别遥控了……看什么?

甲:猫的那片子……大白猫……

乙:咱别用这词儿行不行?

……这种手法和"谐音错觉"的区别在于——谐音错觉的包袱是需要逗哏事后来解释的,否则观众很难明白逗哏用词的本意是什么,一语双关是要用包袱点醒观众,当即让观众发出会意的笑。

十.表里不一、原形毕露:

表里不一是郭德纲以"我"为核心形象时常运用的包袱方法之一。他在塑造角色的过程中始终是道貌岸然、振振有词,拿着不是当理说,拼命粉饰掩盖自己的缺点。但一旦转变为对比鲜明的具体行动,就会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如《揭瓦》里当闷三爷家人来找他算帐时,他一段贯口的心理与行动描述:

甲:我一看人来了,害怕?没用了。我也是江湖上闯的,谁怕谁啊?我三天没杀人了,你们想干吗?院子里一块大青石,一百四十多斤,平时我可弄不动,今天我是真急了,我砸死一个够本,砸死两个赚一个,我把石头举过头顶冲出去当当当几步赶上前,咣当一声……

乙:扔出去了?

甲:把门顶上了……

乙:嗐!

相声四大绝技(相声搞笑奥秘在哪里)(7)

十一.旁征博引、生动比喻:

为阐明一个问题,或反映某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进行概括的比喻和引申发挥,形象生动,易于理解。郭德纲在《托妻献子》里把这种包袱手法发挥到了极至——在阐述关于友情的过程中,举了三个例子,包括一贵一贱交情乃现、一死一生乃见交情和托妻献子,都是用举例说明的方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不断产生包袱。例如:

甲:古代讲究是金兰之交。

乙:拜把兄弟。

甲:现在很少了,但是也有。什么叫把兄弟呢?我举个例子。比如说于谦的父亲我的叔,找我来了,说德纲,我有个问题请教你,这是古汉语里边的,我不太清楚,说你肚量宽敞,你帮我解释一下这个题目。说远看灯笼大,近看大灯笼,走近留神看,灯笼上净窟窿。我说这是破灯笼……

乙:我爸爸连相声都没听过……

甲:我这么一说老爷子明白了,感激我无以为报,我们结为生死弟兄。

乙:啊?你们拜哥们啦……

十二.自相矛盾、不知所云:

说话矛盾百出,前言不搭后语,自然贻笑大方。掌握这个规律灵活运用就能够产生"包袱"。郭德纲单纯运用这种方法不多,多与以下介绍的"刨根问底"和"强词夺理"配合运用。单独运用的包袱儿如《越狱》中谈到捧哏小时候"协助破案":

甲:小时候于谦聪明,刑警队有什么案子都说——把谦儿带上,你到现场一看,准能说对。

乙:我是聪明。

甲:有一回出一个现场,很残忍的碎尸案,大卸八块了。队长叫你——谦儿,过来,你给看看。你过来一看马上就说了——这是自杀!

乙:啊……我缺心眼吧我?

甲:队长说了——去走吧,以后别跟着了……

相声四大绝技(相声搞笑奥秘在哪里)(8)

十三.刨根问底、不依不饶:

一方露出破绽,另一方穷追猛打,造成对方不能自圆其说,可以制造很好的包袱效果。传统相声里《铃当谱》、《抬杠》是典型的代表作。在郭德纲的相声作品中,盘诘捧哏的现象很少出现,更多的时候是逗哏的不求甚解、自相矛盾,因而处于被追问的尴尬境地。如《卖吊票》中郭吹嘘自己的演出曲目时:

甲:……《连环套》我的!我来这个啊!

乙:等会……《连环套》……您来谁啊?

甲:啊?……哎那人哎,都是人啊……我很欣慰……我很痛快……

乙:我知道,我问您《连环套》里您演谁?

甲:……就那张建国把给我乐的呀……

乙:不不,我没问张建国……

甲:嘿嘿……

乙:您别扒拉我……

甲:讨厌……

乙:不是我讨厌,没问张建国,《连环套》里您去谁?

甲:……你管哪?……我不告诉你……我跟你不过这个……

乙:这有什么过不过的啊……

甲:你猜……你想想那个《闹天宫》下来……我上……

乙:这碍着《闹天宫》什么事啊……什么乱七八糟的……您去谁?

甲:那个……窦……窦二根……

乙:窦二根……您逗三尾不逗啊……那叫窦尔敦……

甲:哦对对对那大花脸么……我的窦尔敦……

刨根问底这种表演方法最重要的是双方演员要注意表演节奏,追问方开始时要表现出欲擒故纵或暂时不明就里的状态,在被追问方逐渐难以自圆其说的情况下开始穷追猛打,直至达到让对方彻底理屈词穷、恼羞成怒或被迫甘拜下风的目的。追问者一上来就不依不饶,摆出一副居高临下胜券在握的姿态,是会极大削弱这种包袱儿手法的表现力的。

十四.强词夺理,寻机争辩:

相声中的角色(多为甲)在对某个论点的描述中陷入被动时,对别人的问题、看法、意见抱着不以为然的态度,反客为主,以一副近乎无赖的嘴脸百般推脱狡辩,直到以对方或自己理屈词穷而告一段落。如《文武双全》的垫话中:

甲:我,大学生!

乙:真没看出来。您是哪个大学的啊?

甲:啊?

乙:我问您是哪个大学的啊?

甲:啊……

乙:怎么没下文了?哎哎……您不是大学的么?

甲:对呀!

乙:我问问您哪个大学的?

甲:管着吗?你问的着么?我跟你不过那个!

乙:这有什么过不过的……我这不是关心您……

甲:用你?抬杠学能耐!

乙:问这么一句我学什么能耐啊?我这是好意啊,给您扬名……

甲:我?……清华的……

乙:害什么臊啊?没自信了这人都……清华,清华池的?

甲:呸!清华池是澡堂子!

乙:我知道!

甲:你说的是虎坊桥那儿!我们……我们是在湖广会馆对过儿!

乙:一样么那不是!

甲:不一样……我们……我们是在那池子后边……"

强词夺理"和"刨根问底"有对立统一的关系,都是由于一方漏出了破绽而引发的争议并从中引起笑料,二者的区别就在于后者主动权在诘问者手里,被质疑者始终处于尴尬和环顾左右而言它的处境中,看似还有辩解和脱逃的余地,实则是越来越被动;而前者则是被质疑者在无路可退、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一种"破釜沉舟"甚至"狗急跳墙"式的反应。最终选择哪种方法还是要看作品中捧逗两人在表演中所传达的现实场景到了什么地步,只有到了无理可狡的时候才适合用"强词夺理"这种方法,否则会给观众"胳肢人"的生硬感觉,失去了所塑造相声角色的应有韵味。

相声四大绝技(相声搞笑奥秘在哪里)(9)

十五.自吹自擂、大言不惭:

吹嘘是相声包袱儿中经常运用的方法,分为吹捧和自吹自擂两种方式,前者表现为顺情说好话,通过对捧哏或特定角色的阿谀奉承表现人物虚伪、谄媚的性格,并让观众从鄙视中产生可笑的包袱儿效果。郭德纲基本没有采取过这种方式,因为他的搭档基本都是在他的"砸挂"攻势下"挣扎求存"的。因此在吹捧这种方式的使用上,郭还是运用"自吹自擂"的方式更加得心应手,无论是得意忘形的大言不惭,还是不可一世的卖相做派,都让观众忍俊不禁,这样的包袱儿在他的段子里可谓俯拾皆是。如《双唱快板》开场:

甲:今天是相声专场。我很高兴啊,这么多人喜欢相声,喜欢曲艺,好事儿啊!我代表艺术界啊,谢谢各位啊!谢谢!

乙:您等等……

甲:三楼的朋友们,谢谢啊!

乙:有三楼么这儿?您先别忙谢,您凭什么您就代表艺术界?您是个干吗的?

甲:你……你不认识我?

乙:我看着面生!

甲:你多大岁数?

乙:26……

甲:白活26年哪?

乙:这怎么说话呢?

甲:你真不认识我?

乙:不认识?

甲:你跟我闹啊……

乙:咱比玩笑……

甲:邪行啊……我艺术家……我艺术家一个多礼拜了!

乙:这艺术家还有论礼拜当的哪?

……至于《卖吊票》里听说郭年糕要唱戏,武汉空了、上海观众趴黄浦江边上哭、拉登都来捧场等等,越吹越悬,大家更是耳熟能详了。这种包袱儿抖响了不能离开"刨",也就是对吹嘘内容的否定,有的是逗哏自己不能自圆其说了,有的需要捧哏不失时机的"卖"或者"踹",揭露逗哏吹牛的嘴脸,不能总是只吹不刨,否则听众就疲了。就像吹气球,吹到一定程度肯定要爆一样,掌握何时"吹爆",产生笑料儿,这就要看相声作者和表演者的技巧了。

十六.词汇罗列、口若悬河:

表现方式多以"贯口"形式出现,多是表现一些假行家用一些似懂非懂的新名词堆砌表现自己多知多懂,或者是为了忽悠捧哏而夸大其词,虚张声势,带来笑料。郭德纲的相声中他的《口吐莲花》中就有这种表现手法:

甲:高科技的东西——口吐莲花,我教给你。原来没有,现在新兴的。

乙:那您给介绍介绍……

甲:这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利用光电子等离技术把视频横向分解之后,医学上临床用于盲肠炎和眼睫毛炎的早期治疗,它的英语分解式,它的分子结构化学应用,它的全称叫玩你玩你玩你……

乙:……

词汇罗列和一般意义上的如贯口如《报菜名》等表现手法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刻画相声段子中人物性格的,是抖包袱引人发笑的;后者多是体现演员口齿和台词功力的,是要"好儿"的。

相声四大绝技(相声搞笑奥秘在哪里)(10)

十七.岔说串唱、滑稽模仿:

这在相声的"说学逗唱"里占个学字。先说"岔说串唱"。岔说用的是打岔的手法,在学的过程中突发奇想,张冠李戴使人感觉牛头不对马嘴;串唱,是在仿学戏曲、歌曲演唱时,或者串调或者改变歌词,造成包袱儿。这种包袱儿既要仿学得有模有样儿,又要在不经意间剑走偏锋,制造出人意料的效果,而不是靠哗众取宠、丑态百出来博取廉价的笑声。如郭德纲表演的《学电台》中的"岔说":

甲:前不久,举行了一次京剧大赛——超级"老"生……

乙:老生啊?

甲: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先生激动地说:我喜欢这样的活动。我们聚在一起参加这个比赛,就是为了比一比唱功,为此我决定改名为周(比唱)笔畅……

乙:好么!

甲: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万春先生参加了这次活动,他在《野猪林》中的一段"大雪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先生参赛的当天大雨倾盆,李先生深有感触地说:我喜欢雨,为了纪念今天这个难忘的时刻,我想把"大雪飞"改成"大雨飞",我也不叫李万春了,改叫李雨(宇)春吧……

乙:是啊?……

"串唱"如郭演唱太平歌词《单刀会》,于谦为其击掌相和。

甲:……上写着鲁肃顿首拜,拜上了亭侯的虎驾前。

我在江边设摆一小宴,约请亭侯来到了这边。

你若是来你是真君子,你若是不来怎称三国的将魁元?

关云长看罢了冲冲怒,骂了声贼子你叫于谦……

乙:别唱了!我这儿还给您拍板儿哪!

……再说"滑稽模仿"。这就是模仿秀的功夫了,主要模仿的是特定对象的人。郭德纲很善于此道,不但惟妙惟肖,尤其喜欢用夸张的方法把模仿人物的特点放大,甚至成为这个人物的标志,因此能让熟悉的观众乐不可支。如《我要上春晚》中模仿冯巩的那句"观众朋友,我想死你们了";夸张地模仿李菁语调的那句"我的妈呀,太刺激了!"……等等。

十八.新编俚语,妙语连珠:

俚语是流传在民众之间的一种语言艺术。通俗活泼,生动形象,诙谐滑稽,耐人寻味。在相声的创作过程中,一方面要积极地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如饥似渴地搜集类似的经典妙语,作为自己的相声素材,同时也应该从生活出发,不断加工、创作新俚语,充实到相声作品中,犹如正餐大宴中的清口小菜,虽然可能只是只言片语,却可能让人回味无穷。郭德纲在这方面的天分可以说在目前的相声界都是无出其右的,甚至已经被编纂为"郭德纲语录"广为流传了,例如:

逮个蛤蟆挤出脑白金来……

于谦,好人哪,提起这个人哪,呸!……

哪说理去……流氓会武术,谁也挡不住……

瘦得跟羊蝎子似的……

这种俚语,往往是先到先得,谁先表演出来了算谁的,其他的相声演员抄袭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原版的印象会很深刻,"盗版者"使用效果一般不会太好,甚至会给人拾人牙慧的感觉。因此可以打上鲜明的表演者烙印。

相声四大绝技(相声搞笑奥秘在哪里)(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