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语言得体谦敬词(礼貌在语言中的体现)

礼貌之于人就像温暖之于蜡。温暖可以把坚硬的蜡变得柔软,礼貌也可以把一个执拗、敌视他人的人变得顺从和与人方便。

保持礼貌就等于我们订下了一条闭嘴保持沉默的协议:我们都将互相忽略和避免责备对方在道德上和智力上的缺陷。这样一来,我们彼此的缺陷就都不会轻易暴露出来,这对大家都有好处。礼貌的言行就像假币一样,在使用假币的时候还表现得吝啬小气,就是不明智的表现了,而慷慨地使用这些假币则是聪明的做法。所以保持礼貌是一种明智的行为,而用不礼貌的言行去得罪别人,就是愚蠢的了。因而,在许多民族的语言中,都有自谦语和尊他语的分别,这就是礼貌在语言中的体现。——叔本华

常见语言得体谦敬词(礼貌在语言中的体现)(1)

语言是人们日常交流、交往的主要方式。文明的语言既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代礼仪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礼貌”的体现。这在人们相互的称谓,即称呼上,体现得最为突出。

谦称自己,敬称对方,是中国古代语言文明的具体体现。使用谦称词汇来称呼自己,实际表现了说话者的谦逊和修养,也是对对方的敬重和尊敬。而出言不逊,大言不惭,则被视为无礼、轻浮、缺乏修养的举止。

今天,小语就和大家一起看看自谦语(谦称)和尊他语(尊称)在汉语中的运用。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在称谓方面很讲究,主要有尊称和谦称,其它有自称、他称、鄙称、专称、代称、惯称等。

常见语言得体谦敬词(礼貌在语言中的体现)(2)

一、尊称

尊称,也叫敬称,是对谈话对方表示尊敬的称呼,表示尊称所用的词叫做敬辞。

按敬辞的词性分三种情况:

(一)是直接用于表敬称的代词,一般是单音节词,常用的有“子、而、公、君”等,这些均可译作”您。

(二)是用名词来代替代词称呼对方,这种词都是双音节词,这种称呼又有三中形式:一般的尊称用“先生、吾子”等;也可用对方所在的处所或手下的人来代表对方,常用的有“足下、陛下、阁下、执事、左右”等;还有用官职身份尊称对方的,如“大王、大夫、将军、公子”等。这些名词也都可译为“您”,陛下是专称君主皇帝,可不译,官职身份的也可不译。

(三)是用形容词来称呼与对方有关的人物行为,这种词一般是双音节词,前一个为形容词,后一个为与人物有关的名词。常见的有:

尊:尊府、尊兄、尊驾、尊夫人;

贤:贤弟、贤妻

仁:仁兄、仁弟

贵:贵体(有问候意)、贵姓、贵庚;

高:高朋、高亲、高邻、高见;

大:大礼、大作、大驾。

这些词一般都不需要翻译。这些敬辞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变化,以上一二两种情况到现在基本不用了;而第三种普遍仍用,这些称呼既很尊重对方,又有亲切感,语言气氛也很和谐。

常见语言得体谦敬词(礼貌在语言中的体现)(3)

常见语言得体谦敬词(礼貌在语言中的体现)(4)

常见语言得体谦敬词(礼貌在语言中的体现)(5)

二、谦称

谦称,表示谦虚的自称。用来表示谦称的词叫做谦辞。可以分两种情况来认识和掌握。

一种是用某些名词来代替代词“我”。又可分以下四类:

一类是用自己的姓或名表示谦下。“苏子与客泛舟赤壁之下。”(《赤壁赋》)用姓;“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祭十二郎文》)用名。

二类是用“臣、仆、某、小人”自称,表示谦下。“仆以口语遇遭此祸。”(《报任安书》)“某自幼熟读兵书。”(《失街亭》)

三类是妇女往往用“妾、婢、奴、奴婢”等表示谦下。“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四类是君主常用“寡人(寡德之人)、不毂(不善之人)、孤(孤独之人)”表示谦下。“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

这些谦称都可译成”我”。

常见语言得体谦敬词(礼貌在语言中的体现)(6)

另一种是用某些词语称呼与自己有关的人物。这种词都是双音节合成词且前一个词修饰后一个词,从修饰词的词性来看,又可分为三种情况。

一是用形容词来修饰,以示谦下,常见的有:

愚:愚兄、愚弟(此二词都表示“我”)、愚见、愚意(这两个“愚” 均可译为“我的”)。

敝:敝国、敝邑(“敝”相当于“我的”)。

贱:贱体、贱躯、贱息(在国君皇帝面前称自己的儿子)、贱内(称自己的妻子)。[“贱”相当于“我的”]

小:小女、小儿、小号。

微:微臣。

卑:卑职。

二是用动词来修饰,以行为来表示谦下,常见的有:

窃:窃思、窃念、窃闻。(“窃”可译为私下、私自)

伏:伏惟(趴在地上想.在下对上或晚辈对长辈陈述想法时用)、伏闻。(“伏闻圣朝以孝治天下。”《陈情表》)

三是用名词来修饰,以示谦下。在别人面前谦称自己的兄长用“家”,“家父、家君、家尊、家严”都可用于称自己的父亲;“家母、家慈”称自己的母亲;“家兄”是称自己的哥哥。在别人面前称呼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亲属用“舍”,“舍弟”就是自己的弟弟,“舍侄”就是自己的侄辈。“家”、“舍”都可译成“我的”。

这些谦称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了较大的变化。第一种情况基本不用了,第二种情况还有部分仍在用。

常见语言得体谦敬词(礼貌在语言中的体现)(7)

常见语言得体谦敬词(礼貌在语言中的体现)(8)

另外还有寒舍:谦称自己的家;犬子:称自己的儿子;笨鸟先飞:表示自己能力差,恐怕落后,比别人先行一步;抛砖引玉:谦称用自己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等等。

敬称代替了第二人称,谦称代替了第一人称。因此它们虽然都不是代词,但在意思上却相当于代词“您”或“我”。

三、其它称谓

自称是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的称呼。帝王自称“寡人”,老人自称“老朽”,年幼者在年长者面前自称“小弟”,和尚自称“贫道、贫僧”,一般人自称“鄙人”。谦称都属于自称。

常见语言得体谦敬词(礼貌在语言中的体现)(9)

他称是称呼别人。如称陪伴新娘的女子为“伴娘”,称贵族妇女为“仕女”,“夫人”在古代称诸侯的妻子,后来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称年老男子为“老丈”,称年轻男子为“郎君”。尊称都属于他称。

鄙称是用轻蔑的口吻称呼别人,如“竖子、小子、女流。”

专称是某些约定俗成的称谓。如称砍柴的为“樵夫”,称船夫为“舟子”,称国家的杰出人物为“国士”。

代称是借用别的称谓代替本来的称谓,如用“巾帼”代称女子,用“梨园”代称戏班,用“俳优”代称滑稽演员。代称属于修辞上的借代手法。

惯称是用约定俗成的习惯称谓称呼某人。如“老庄”是指老子(李耳)和庄子(庄周)及其学说,“郊寒岛瘦”是指孟郊和贾岛。

常见语言得体谦敬词(礼貌在语言中的体现)(10)

亲友间礼貌称呼

父母同称高堂、椿萱、双亲、膝下。

父母单称家父、家严;家母、家慈。

父去世称:先父、先严、先考。

母去世称:先母、先慈、先妣。

兄弟姐妹称家兄、家弟、舍姐、舍妹。

兄弟代称昆仲、手足。

夫妻称伉俪、配偶、伴侣。

同辈去世称:亡兄、亡弟、亡妹、亡妻。

别人父母称:令尊、令堂。

虽人兄妹称:令兄、令妹。

虽人儿女称:令郎、令媛。

妻父称:丈人、岳父、泰山。

别人家庭称:府上、尊府。

自己家庭称:寒舍、舍下、草堂。

男女统称:男称须眉、女称巾帼。

夫妻五方去世称:丧偶。

老师称:恩师、夫子。

学生称:门生、受业。

学校称:寒窗、鸡窗。

同学称:同窗。

常见语言得体谦敬词(礼貌在语言中的体现)(11)

这些古代用的敬称、谦称等我们现在用的比较少,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来学习、了解。由于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们现在使用的礼貌用语大多是从西方国家翻译过来的,比如“您好,请,对不起,谢谢,再见”等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