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陶艺怎么做(我的老师有绝活)

编者按:

你还记得自己读书时,老师们的那些“绝活”吗?

是以手肘为原点,一挥手画出一个完美的圆?或是合着书,一字不差说出课本某页某段某行是什么内容?还是严肃刻板的物理老师,化身成让学生发出惊呼的“魔法师”,让物理课变得生动有趣?

身怀“绝技”的老师们,用行动影响着学生,在孩子们心中埋下梦想的种子。

感恩那些年,曾经教导过我们的老师。

今天,上游新闻带你一起来看老师们的那些绝活,如果你还记得自己老师的绝招,赶紧来评论区告诉我们!

小学生陶艺怎么做(我的老师有绝活)(1)

约摸5分钟,一坨泥巴在黄经老师的手上,就“华丽变身”成了一个张着嘴大笑的儿童头像半成品。

作为陶艺兼美术教师,黄经在孩子们的眼中跟其他老师比起来似乎有些不一样。“她幽默风趣、创意无限”“她有一双有魔法的手,什么都能变出来”……孩子如是说。

2012年,黄经从大学艺术设计专业毕业,2014年以两江新区教师公招第一名的成绩进入童心小学。站在讲台上,面对台下那一双双充满好奇的眼睛,彼时的黄经是有些紧张的,“我的示范画并不拔尖,只能想办法不断自我提升。校长也鼓励我,在教学中,引导孩子发现美,比示范画更加重要。”

小学生陶艺怎么做(我的老师有绝活)(2)

2017年,学校邀请民间艺人刘强到学校授课,看到刘师傅手下翻转的泥巴,黄经一下子来了兴趣。在刘师傅的指导下,黄经开始了自己的陶艺学习。

“一开始,把泥巴拿在手里,翻来覆去,什么都捏不出来。”后来,黄经干脆以自己1岁多的儿子为原型,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每天不停歇,捏了几百个陶艺作品。

黄经笑言,那段时间不论多晚,自己一定会保证当天完成一个作品才休息。有时候哄着孩子睡觉,半夜突然惊醒,想起今天的陶艺还没有完成,也会挣扎着起床,捏完一个作品后才能安心睡觉。

小学生陶艺怎么做(我的老师有绝活)(3)

在两江新区童心青禾小学的陶艺教室里,整齐地码放着黄经的部分作品,人像高约20公分,神态各异、造型逼真。

以黄经儿子为原型的那组作品,每个表情、动作各不相同,有的抱着一个足球,有的自得地脚踩纸箱,有的双手捂嘴大笑。学生们制作的陶艺作品则充满了童趣,长眼睛的杯子、拥有翅膀的鞋子、各式各样精巧的板凳桌子……

小学生陶艺怎么做(我的老师有绝活)(4)

黄经说,现在,她更喜欢用陶艺记录校园生活,会选择以学生们比较熟悉的生活场景为教学基础,“都说艺术的灵感往往来源于生活,单纯书本上的内容对于孩子们来说,太遥远同时也缺少了具象的概念。我特别喜欢看到孩子们有自己的想法,希望他们可以天马行空,通过这些泥巴,尽情地挥洒自己的想象力。”

上游新闻记者 林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