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去过云南哪些地方(诸葛亮与云南保山潞江坝)
摘要:在高黎贡山旅游度假区潞江坝的怒江两岸、高黎贡山山上至今保存着大量诸葛亮南征时的历史遗迹,像《三国演义》中火烧藤甲军的盘蛇谷、毛骨悚然的哑泉;充满神秘色彩的老仙水、司麻寨、炮打山;激烈争战的桃花渡,安营扎寨的登高地,屯兵的三达地,以及诸葛城遗址和蜀汉石棺,睹物思情,犹如翻阅一部中国西南历史的长书。
潞江坝
从高黎贡山俯瞰潞江坝
高黎贡山
行走在高黎贡山旅游度假区,不经意间你就会发现路边、荒野散落着大量古道、古关、古城、古村。它们记录见证着许多著名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让人感觉历史在此离你是那么的近,仿佛可以触摸到历史的脉搏和呼吸。在高黎贡山旅游度假区,历史考古爱好者们会惊讶地发现此地就像一处天然的历史博物馆,尤其在潞江坝地区的怒江两岸和高黎贡山上,至今保存着大量诸葛亮南征时的历史遗迹。其中保存完好,最为世人所熟知的莫过于蒲缥打板箐到潞江镇的盘蛇谷古道。盘蛇谷是当年诸葛亮火烧藤甲军的地方,是全国保存最为完整的三国古战场遗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盘蛇谷随着《三国演义》、《徐霞客游记》不同文字书籍和影视作品在世界各国的出版发行早已名闻天下。
怒江
保山太保山
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三月,面对蜀国南中四郡日益严重的叛乱,诸葛亮决定统率大军分兵三路从成都出发开始平叛,由于此次平叛当年史书记录不详,尤其诸葛亮率领的西路军是否抵达永昌郡(今保山)更是历史迷案。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道:“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再无下文。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述说:“建兴三年春,亮南征,……秋,遂平四郡(越嶲、牂牁、益州、永昌)。”因为永昌郡是诸葛亮南征平定南方四郡中最偏远也是最后的一郡,说明永昌郡叛乱应该在秋季的7至9月间也平定了。假如诸葛亮没有抵达永昌郡,那么永昌郡的叛乱又是怎么平定的呢?
保山风光
保山风光
保山风光
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的故事出自《华阳国志·南中志》,其后见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可以算作史实。但孟获并不是《三国演义》中描述的南蛮王,那是经过唐宋时期云南民间对孟获的神化和演绎,其实他只是南中地区一位部族首领,最早追随益州大族雍闿起兵,而雍闿才是当地最具有实力的家族。诸葛亮南征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了平定雍闿。雍闿当时相当于南中地区的部落盟主,孟获是加盟成员之一。当时一同造反的还有牂牁太守朱褒,越嶲夷王高定。
《三国志》描述雍闿在建宁飞扬跋扈,孟获则出身于建宁孟氏,建宁郡当时的行政区域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昆明市和曲靖市。雍闿叛乱的时候向孙权投降,生擒了益州太守张裔送给孙权,被孙权任命为永昌太守。永昌郡的蜀汉守军吕凯、王伉率兵顽强抵抗雍闿的攻击,这时孟获发挥的作用是奉雍闿的命令去煽动周边蛮夷响应叛乱,高定就是在这时候加盟。雍闿主要想控制建宁和永昌二郡,再加上牂牁的朱褒、越嶲的高定,这三股势力若能造反成功,就能够控制四川南部,云南全境,贵州和缅甸部分地区。因此孟获开始时在叛乱中发挥的作用没有雍闿、朱褒、高定这三人重要,孟获在当时只是有很高威信,充当了雍闿的大臣、谋士一类角色,跟《三国演义》中孟获是南蛮王的形象有许多差距。
面对诸葛亮的攻势,雍闿和孟获从益州北上越嶲增援高定,不想发生内讧,高定杀死了雍闿,孟获率军南撤。雍凯被高定杀死后,孟获的地位就明显提高了。后来朱褒和高定都被诸葛亮大军杀死,孟获则率蛮兵与蜀军交战,屡败屡战,最后败退怒江附近,想借怒江和高黎贡山的天险与蜀军周旋,诸葛亮于是率大军奔赴永昌郡,即现在的保山市。由于历史记载不祥,尤其永昌郡战事如何进行,当时史书没有任何记载,造成许多历史迷案。但是保山到潞江坝沿线大量保存完好的三国遗迹以及传说、风俗可以说是由点及面可以形成一条完整的进攻、交战的行军路线。只要你仔细走过去,不由你不相信这里当年没有发生过激烈的战事。所以《新唐书·地理志》认为“永昌地区传说诸葛亮事迹甚多,则曾亲至其地,抑吕凯、王伉、龙佑那来会晤。”也说明要是诸葛亮当年没有抵达永昌郡,永昌地区怎么会有那么多与诸葛亮有关的遗迹和传说?
1984年的霁虹桥
1933年的霁虹桥
为了击败孟获,稳定后方,诸葛亮率大军沿博南古道抵达澜沧江,为了行军安全,诸葛亮在澜沧江两岸开凿穿索石孔建成竹索吊桥,同时在西岸筑城。唐樊绰《蛮书·云南志·卷二》载:“澜沧江南流入海。龙尾城(今大理)西第七驿有桥(今霁虹桥),即永昌也。两岸高险,水迅激。横亘大竹索为梁,上布箦,箦上实板,仍通以竹屋盖桥。其穿索石孔,孔明所凿也。昔诸葛征永昌,于此筑城。今江西山上有废城遗迹(今水寨)及古碑犹存,亦有神祠庙存焉。”遗憾的是霁虹桥现在已经不存,水寨也没有了当年的风光,扶古追昔,让人无限感慨。
兰津古渡
雍闿公开反叛蜀汉政权,西南地区只有永昌郡代行郡守之职的吕凯仍然效忠于蜀汉,不肯与雍闿同流合污。雍闿为了侵吞永昌郡,“使命周旋、远通孙权”,孙吴为对付蜀汉,“遥用雍闿为永昌太守。”雍闿多次投书吕凯,胁迫其叛变蜀汉。都遭到吕凯的严词拒绝,率军民死守永昌。
保山地区的吕姓来自于南越相吕嘉家族,吕凯即为吕嘉后裔在保山地区的佼佼者。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西汉王朝开疆拓土,经略西南夷区。汉武帝发巴、蜀军队入滇,击败滇东北的劳浸,靡英,滇王降附,以其地设益州郡。乘势“渡兰沧水以取哀牢地”不仅控制了哀牢门户,还乘兵威,在澜沧江以西“置嶲唐、不韦二县”,从而将郡县制政体推行到了哀牢国的的发祥地保山坝子及附近地区。《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孝武时通博南山,渡沧水(今澜沧江),氵耆溪(瓦窑河),置嶲唐,不韦二县,徒南越相吕嘉子孙宗族于实之,因名不韦,以彰其先人恶……渡兰沧水,以取哀牢地(主要在今天保山地区),哀牢转衰”。汉武帝在哀牢的腹地设置了不韦县,治所设在今天的金鸡村。
因为不韦县迁来的吕氏家族人口众多,随之而来的有办理文墨的幕客、家塾老师,办理家政的财物人员及百工等,带来了高层文化和先进技术……当时已有家塾,来培养教授吕氏家族子弟。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吕氏家族,对永昌的文化传播,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最终出现了像吕凯这样的历史名人。
雍闿强取郡权图谋受阻,于是改变策略,屡次“移檄永昌”,企图煽动吕凯审时附势,另攀高枝。吕凯不为所动,为绝其念,他临池挥毫,大义凛然地对雍闿复函道:“天降丧乱,奸雄乘衅,天下切齿,万国悲悼,臣妾大小,莫不思竭筋力,肝脑涂地,以除国难。伏维将军世受汉恩,以为当躬聚党众,率先启行,上以报国家,下不负先人,书功竹帛,遗名千载。何期臣仆吴越,背本就末乎……将军不睹盛衰之纪,成败之符,譬如野火在原,蹈履河冰,火灭冰泮,将何所依附?……若能翻然改图,易迹更步,古人不难追,鄙土何足宰哉!盖闻楚国不恭,齐恒是责;夫差僭号,晋人不长。况臣于非主,谁肯归之邪?窃惟古义,臣无越境之交,是以前后有来无住。重承告示,发愤忘食,故略陈所怀,准将军察焉。”
保山金鸡点将台
这便是颇为后世推崇的滇文名篇《答雍闿书》。文风高古,义正辞严,其忠诚不夺之志,凛然难犯之色溢于言表。由于吕凯素来“恩威内著,为郡中所信”,故能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执忠边域,十年有余”,并为保境安民立下了卓越功勋。
在随后与叛军的交战中,吕凯留下来金鸡点将台、拴马树与插戟石等历史遗迹,地点均在不韦古城坡末端。据说点将台为南中叛乱时,永昌郡功曹吕凯在此点将演兵,故名点将台;拴马树与点将台在一起,传说吕凯演兵操练时,常把战马拴在树上,该树至今尚在。插戟石,位于金鸡村南温泉旁,高约2 米,周长约10 米,石上有一孔。相传为吕凯插戟之孔,故名插戟石。
公元225年,诸葛南征,平定益州、越嶲、三郡后,才知永昌郡仍是蜀汉地,诸葛亮深为感动,对吕凯十分器重,上表后主刘禅,封吕凯为新置之云南郡太守,封阳迁亭侯;吕凯任云南郡太守后不久,被治下叛乱者所害,其“子孙世为永昌太守”。
诸葛亮率领大军渡过澜沧江,由水寨沿永昌古道抵达东面的金鸡,然后继续西行来到保山坝子西南安营扎寨。在保山城南5公里处,有一个村庄叫诸葛营村、汉营或凤凰村,据说这里就是诸葛亮南征永昌时驻军的大本营,村中建有武侯祠,现已不存。明宣德《诸葛忠武侯祠记》说:“民相谓曰,若等诸葛公遗民也,相率安营屯兵,以生以长,遂名之曰诸葛营。复于营中构诸葛祠。”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七日这里都会举办“汉营走马盛会”,以纪念诸葛亮在此排兵布阵,训练部队,并且一直流传下来,直到建国时才被废止,是当年的保山八景之一。
梯云路,过澜沧江通向水寨的路
在诸葛营村东侧有一处云南省现存规模最大、布局工整严谨、保存完好的一座汉代古城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庄城址”。据考古资料证实,该古城始建于东汉,遗址城墙呈四方形,城墙用红粘土掺砂石夯筑而成,东西长365米,南北宽310米,占地为11.6万平方米,城西有外廊,城址内外发,现大量方格纹、菱形纹砖和五铢钱,朱雀纹、卷云纹瓦当以及板瓦、筒瓦等。
有些出土的砖瓦上标有纪年文字,如:“建安四年造作”(东汉末期,公元199年)、“延熙十六年七月十七日亡”(三国蜀汉末期,公元253年)、“元康四年造作”(西晋初期,公元294年),以及书有“长乐寿未央”和“益寿未央”的吉语砖,这些铭文、图案都是汉晋时代流行的纹饰。据此专家推断这就是东汉永平12年(公元69年),哀牢夷内附,保山设为永昌郡的城池所在。诸葛亮平定永昌郡时就在城池附近安营扎寨,训练士兵,间接可以证明诸葛营村的历史渊源。在诸葛营村西北约1000米处,有一处堤堰叫诸葛堰,据说是诸葛亮率军南征永昌驻扎诸葛营村时为解决军马饮水而修建的,当时叫“洗马池”,后为了纪念诸葛亮改为“诸葛堰”。
汉庄城址
汉营东岳庙
诸葛堰
诸葛堰
诸葛亮在保山建立好基地后,开始向西南沿永昌古道抵达怒江与孟获对峙。要抵达怒江,首先要在保山向西南沿永昌古道32公里到达蒲缥,再在蒲缥老街向西北6公里抵达马街村,在马街村沿路绕山向西南走大约4公里抵达打板箐,打板箐西南就是赫赫有名的盘蛇谷古道的起始点。盘蛇谷全长约6公里,大致宽度2-3米,终点是西面马料铺村东。盘蛇谷是永昌古道上形势最为险恶、遗存最为丰富的路段之一,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关险象。这里陡坡夹峙,谷窄箐深,逼仄的道路在窄谷中蜿蜒曲折,形如盘蛇,故名“盘蛇谷”。
盘蛇谷历来都是永昌古道保腾段南线蒲缥到潞江坝的主要通道,是保山西大门的咽喉要地。据史书记载,该古道开辟于汉晋时期。元代以后,随着潞江坝的开发,来往客旅增多,于是明代扩修铺筑为石板路。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中将保山地区的水寨与盘蛇谷推崇为滇南二绝,书中写道:“东西两崖央成一线,俱魔夹云日,溪嵌于下,蒙菁沸石,路缘于崖,麈壁庶崖。排石齿而行三里,转向西下,石势愈竣愈合。又西行二里,峡曲而行,涧亦随峡而曲,路亦随涧而曲。半里,复西盘北转,路皆凿崖栈木。半里,复西向缘崖行。一里,有碑依山之崖。题曰:此谷乃盘蛇谷,乃诸葛武侯烧藤甲兵处,然后信此真冠滇南也”。
通向蒲缥的七十六道坎古路
盘蛇谷古道
在打板箐西南有一座圆圆的山包,看上去很荒芜,当地村民说那就是当年诸葛亮“火烧藤甲兵”时的指挥台所在地。1952年保腾公路通车,盘蛇谷古道被废弃,由于古道很荒凉凶险,此后很少有人来打扰,所以古道保存基本完好。在打板箐村西南进入古道,谷底长满竹子和杂乱灌木,两侧怪石林立,陡坡高耸,落叶很厚,古道很多地方的石板路时隐时现,有潺潺流水的声音,可以听到南面山坡320省道的车声,向上看只有一线蓝天,有些时候道路不好确定,非常逼仄和压抑,有时只好根据水声,沿着山谷走向来判断。
继续向前走,两面的山愈加陡峭和荒芜起来,开始时山坡上还有几棵树,快到中部时两面山坡基本都是光秃秃的,连草都没有几棵,一片赭红,据说这就是当年火烧藤甲军时大火焚烧导致的。盘蛇谷山坡上面有很多巨石垒砌的平台,据传是当年火烧藤甲军时向下抛射燃烧火弹的地方。有村民说六七十年代以前,附近村子的房子都是茅草屋,一到旱季山草枯黄时就到山上割一种茅草用来笘房子,割完足够的茅草就将剩下的点燃烧山,这样可以烧死山上的树木,明年继续长茅草,最终导致怒江东岸的山都光秃秃的,一片赭红,基本没有树。现在尽管早已不允许烧山,但是多年烧山造成的后果到现在都没有恢复,尤其盘蛇谷北面山坡至今都是一片荒凉,仿佛火烧藤甲军刚刚发生一般。
盘蛇谷继续向西走大约一公里,路边杂树葛藤相连之下有一堆巨石耸立,下面有一眼已经干涸的泉水,这就是赫赫有名让人闻之色变得哑泉。打板箐西面原有冷泉、灭泉、黑泉、哑泉四大毒泉。历经多年变化能够辨认的只有哑泉,据说当年哑泉水色青黑、虫草不生,诸葛亮南征兵丁路过此地时干渴难忍,不慎饮用哑泉水,很快就变哑致死。为警示后人、勿饮此泉。清代嘉庆年间腾越厅同知尹里布曾在泉边立碑、称此泉为“哑泉”,警示后人千万不要饮用,现在碑已不存。清代光绪年间,永昌乡贤李实仁利用泉边悬石刻成一碑,上面雕有石头屋檐,下面刻成一块上半圆,下长方形的碑体,文字被破坏的已经无法分辨,据说写的是:“此为哑泉、不可饮也”
哑泉
哑泉碑刻
右侧云雾遮盖处就是盘蛇谷西面出口
潞江坝和怒江
继续沿古道向前走两公里左右,古道旁边出现一处台地,面积大约有120平方米,这就是泡石灶遗址,相传是当年诸葛亮士兵开凿用来烧火煮饭用的石灶台。现在可以看到在台地东侧有一块巨石,古人就地取材,在石头上凿了一个很大的灶洞,可以烧火做饭。石头下面有一个平台,可以放置炊具。该地位置差不多在盘蛇谷正中,在元明时期,此地被往来的马帮用作中途歇脚午炊之地,并长期沿用下来,直至古道被废。由于地处深谷,人迹罕至,原始的歇脚场、栓马石、灶洞和置物台均保存完好,成为古道上难得一见的马帮生活遗迹。
继续向前走,在马料铺盘蛇谷口古道边有一块刻有“登石临流”四个大字的巨石,高约3米。登石远眺,向东可以看到盘蛇谷深邃凶险的沟谷,向西可以远眺怒江道街段的滔滔激流。从打板箐盘蛇谷谷口开始,海拔是1400米左右,抵达盘蛇谷西面出口,海拔骤降到700米,气温也发生较大变化,明显干热,在旱季尤其明显,有近五度的温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