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男孩子没有阳刚之气(说说男孩子阳刚)

孩子在早饭时说:“最近两会有提案:关于着重培养男孩的阳刚之气。如果男孩子能有心思细腻,会考虑他人感受,同理心强等等看起来比较温和具有“女性化”特质的品质,这未尝不好;若是培养出来的尽是大男子主义或者惩匹夫之勇这样的所谓的阳刚之气,我看还是算了!另外,要培养男孩子的阳刚,是不是应该先讨论父亲的在家庭教育中的缺位问题呢?(申明:我家先生没缺位[偷笑])

听完孩子这番话,我眼睛都亮了。虽然我感觉他对这个议案的真正目的没有全部领会,但是他看到了造成男孩子阳刚之气缺失的直接因素:父亲的责任感在家庭的作用。

男孩子缺失“阳刚”,阳刚是什么?

阳刚之气的含义:

百度解释:“阳刚是指男性所具备的突出的、优秀的性格和品质,如自信、坚强、勇敢、果断、大方、关爱等优良品质。”

央视解释:“阳刚是指男性在风度、气概、体魄等方面表现出刚强之气,是一种美,但阳刚之气并不等于简单的'行为男性化'。教育不只是培养'男人','女人',更应注重培养人的担当和责任感。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让身体和心智一并健康成长,才是最该被关注的。”

可见,阳刚之美,不是特指男性外在,是针对男性做事呈现的内在品质。

男孩子阳刚之气缺失究竟是谁的问题?

男孩子“不阳刚”是因为在儿童时期学校女性教师过多造成的吗?NO!如果按照这个逻辑,同样受到老师影响的女孩子们也应该产生与男孩子类似的行事风格。但是从平时的观察来看,小学的男孩子做事确实不如女孩子干脆,要陈述一件事,部分男孩子会表达不清楚;办事似乎也不如女孩子干练。成年后的生活中,男人的担当不够,离婚率也增加,提起的“丧偶式教育”,往往是说父亲的缺位。所以,有的人说男孩的阴柔化是因为幼儿园、小学女老师过多,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这些女老师已经被繁琐的工作历练出来了:说话爽脆、办事利索、成了现实版女钢铁侠!她们给孩子的感觉,与其说像水一般柔,更应该说像是风一般的女子。所有的这些,孩子也是看在眼里的,如果真的会受到女老师的影响而“阴柔化”,为什么男孩子没有学到她们的这些品质呢?

其实,男孩子“阳刚缺失”真正的原因是在家庭:“母亲的温柔,父亲的担当”的榜样作用在消失。父母以工作忙为由,早上风一般出去,晚上回来感觉自己累了,也不管理;即使不忙,回来瘫在沙发玩手机的家长也不在少数,而孩子交给了老人,一是存在隔代亲,大部分老人只会帮着孩子解决基本生活事情,无法进一步引导孩子的心理成长;即使是父母亲自管理的,因为时间或者耐心不足,直接代办,孩子们缺少锻炼,没有失败的机会,也没有成就的自信。

怎么培养男孩子内在的阳刚之气?

一、在这次对提案的问答中,教育部给出了增加体育锻炼时间,加强体育教师培养,促进体育教学等方面的建议。确实,强健的体魄也是塑造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的要素之一。另外,国家应该出台要求父母有学习的制度,并在经济上给予一定补足,甚至可以在大学就开设如“家庭责任感、男性的内在气质修养”类似的课程。

二、给父母树立“教育好孩子是在经营一项事业”,孩子教育好,是家族、父母的光荣,更是孩子自己良好发展的重要保证。

曾经有一位农民把三个孩子培养成优秀的大学生,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人;国家要兴旺、家族要传承,都是靠人才;所以为人父母要有这样的神圣意识。

三、成为父母之后,要有榜样意识,给孩子树立有责任有担当的长者形象。榜样的力量真的是无穷的,尤其来自日夜相处的父母的影响。

四、父母要树立“培养男孩子内在阳刚的品质”的意识,而不仅仅是满足他们物质的愿望。

男子阳刚之气的缺失,只是一小部分。你可见这次疫情之中,果断逆行奔赴抗疫第一线的九零后医护和志愿者;你可见抗洪时坚定地托起生命的年轻战士;你可见见国庆阅迈着坚定步伐的飒爽英姿;还有我们身边那些风里来雨里去的为目标努力的年轻人们……

为什么男孩子没有阳刚之气(说说男孩子阳刚)(1)

文章原创/在水那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