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往知来历史中的抗美援朝纪念馆(荣誉是最大的褒奖)

“1948年18岁的我参军入伍中南军区第四野战军,那时的我干过火夫、车夫、马夫……无论在哪个岗位,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进取心、顽强心……”现年91岁的抗美援朝老战士曾庆光说到。

曾庆光,男,1930年10月出生,广东省紫金县古竹镇榄溪村黄坳自然村人,抗美援朝老战士,荣获了多项殊荣。

鉴往知来历史中的抗美援朝纪念馆(荣誉是最大的褒奖)(1)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1950年11月,曾庆光随部队入朝作战。在朝鲜,他参加了那场壮烈的上甘岭战役。据曾庆光介绍,时值朝鲜冬季,天气特别冷,许多战士都出现了胃病、脑血管病、高血压等病症,但战士们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高涨,他们依然冒严寒、挨饥饿、闯禁区,阵地进行几次反复争夺,击退了敌军多次冲锋,有的战士瞎了一只眼还坚持扔手榴弹战斗,有的枪膛发烫了就用雪块冷却了继续打,有的战士耳朵震聋了仍用手意指挥战斗……曾庆光几次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继续战斗。由于他的工作出色,在战场上火线入党,后来还被朝鲜授予了勋章,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他说,做为一名抗美援朝老战士,要坚决做到脑子里永远有任务,眼睛里永远有敌人,肩膀上永远有责任,胸膛里永远有激情。

穿越时光隧道,斗转星移,曾庆光于1956年光荣退役,回到广东韶关、湛江等地工作。因工作需要,1958年他奉命北上到佳木斯垦荒生产。在垦荒造田中,曾庆光不怕累不怕脏,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成为一名新长征突击手和生产能手。

改革开放后,曾庆光自己申请回家乡,回农村,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由于协调能力强、群众威信高、有一股军人的拼劲,被村民选为村干部,并担任村民兵营长。担任村民兵营长期间,所属村民兵组织健全,带领适龄青年积极参加民兵军事训练,带领村民处理急难重的任务。特别是在与台风抗争中,几次冒着生命危险,冲锋在前,抢运物资,转移群众,把损失减少到了最低,被当地政府评为“抗洪救灾”先进个人。

英雄从未走远,百年党史活教材。曾庆光曾多次亲自到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宣讲革命英雄主义故事,进行过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60多场次,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赢得了广泛赞誉。

鲐背之年的曾庆光仍然在为村里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当起了村治安信息员。他经常提醒哪家要防患火灾,哪家孩子要注意安全,哪家要处理邻里关系等麻烦事,村里人都尊称他为“爱管闲事老伯”。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要通过老兵讲故事、讲党史,传递红色基因,提升大家党史认知度,真正让党史学习‘活’起来,‘动’起来”,县人武部政委许增永说到。

(甘志辉)

来源:国防时报

编辑:琳澘

编审:邓小兵

通联:国防时报新闻中心 2028960156@qq.co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