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经济发展支柱产业(湖南14市州产业结构对比)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这是近些年来各地都在积极推进的一个重要举措,因为这关系到各地经济社会的长远健康发展,良好的产业机构能够促进一个地区实现更快、更好、更高的发展,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时代的选择。

湖南省作为我国一个经济大省,从产业机构来看并不理想,2020年湖南省GDP总量为41781.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240.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5937.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1603.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0.2:38.1:51.7。

湖南经济发展支柱产业(湖南14市州产业结构对比)(1)

第二产业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撑力量,湖南省第二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明显偏低,仅仅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7.8%),与第二产业比重偏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湖南省的第一产业比重明显偏高,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7%),工业比重偏低,农业比重偏高,这或许也能够解释近些年来湖南省经济增长缓慢的原因了,

与同属中部地区的湖北省、安徽省相比,湖南省的产业结构明显不如,2020年湖北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为9.5:39.2:51.3,这还是在湖北省遭遇疫情的影响下,此前湖北省的二产增加值比重已经连续多年超过40%,一产增加值比重已经下降至8%区间,但即便如此,湖北省的产业结构依然优于湖南省。

如果说比不过湖北省还情有可原的话,那么再来看看安徽省这个新秀,2020年安徽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为8.2:40.5:51.3,与疫情发生之前的湖北省不相上下,同样优于湖南省,此外像河南省、江西省等也同样优于湖南省。

湖南经济发展支柱产业(湖南14市州产业结构对比)(2)

具体到湖南省14个市州的话:

第一产业

湖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不假,但是GDP中农业占比高达10.2%明显偏高,要知道山东、河南、河北也都是农业大省,但没有一个省像湖南省一样农业比重超过10%。

湖南省14个市州中,仅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农业增加值占比低于10%,而长株潭地区也是湖南省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其余11个市州中,经济较为发达的岳阳、常德、衡阳农业增加值比重介于11—13%,相对来说比较低,永州农业增加值占比高达18.7%为全省最高,邵阳、益阳也超过17%,农业占比非常高。

第二产业

第二产业的重要性不许赘述,从现阶段来看,提高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基础和实力,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薄弱,注定会拖累湖南省经济的整体发展。

湘潭二产增加值比重高达50.1%,是湖南省唯一二产增加值比重超过50%的市州,株洲、益阳、岳阳、常德二产增加值比重均超过40%,也非常不错,工业实力相对较为雄厚。

张家界二产增加值比重仅有15.7%,是湖南省唯一二产增加值比重低于20%的市州,怀化、湘西州的二产增加值比重均低于30%,工业基础也非常薄弱,经济实力弱也就不足为奇了。

湖南经济发展支柱产业(湖南14市州产业结构对比)(3)

第三产业

张家界三产增加值比重高达69.6%,是湖南省唯一三产增加值比重超过60%的市州,事实上2020年由于疫情原因,张家界市作为一个旅游城市,旅游接待量锐减,市域经济发展遭遇重创, 三产增加值比重也大幅降低,2019年时张家界的三产增加值比重高达72.7%。

长沙三产增加值比重为57.5%,仅次于张家界,作为一个经济排名全国前列的省会城市,去工业化提高服务业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长沙市的三产增加值比重还是明显偏低了,起码60%以上才符合长沙如今的地位。

益阳三产增加值比重为39.9%,是湖南省唯一三产增加值比重低于40%的市州,服务业发展落后,城市活力较为欠缺,对于益阳未来的发展极为不利。

综合来看,长沙作为省会,是湖南省产业结构最先进的城市,但三产增加值比重还是明显偏低,株洲、湘潭两个城市产业结构非常均衡,是其他城市学习的好榜样。

邵阳、永州、怀化、湘西州四市农业比重过高,工业比重明显偏低,实体经济的缺乏和疲软,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经济发展的速度和高速,如果工业实力能够跨上一个台阶的话,那么整体的经济实力必将实现大的跨越。

湖南经济发展支柱产业(湖南14市州产业结构对比)(4)

对此,你如何看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