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荒漠化和干旱 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邵明亮 文/图

介绍荒漠化和干旱 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1)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主要是为解决川中地区旱情。

今年的6月17日是第27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我国的主题为“山水林田湖草沙共治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水资源是干旱的克星。地处南方的四川,被称为“千河之省”,降水也相对丰富,境内水系发达,人均水资源占有量高于全国。而另一方面,四川却经常遭遇干旱灾害,1949—1990年,四川地区发生极旱2次,重旱11次。

介绍荒漠化和干旱 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2)

干旱导致水田龟裂,秧苗“嗷嗷待哺”。

近年来四川也发生了一些干旱灾害,并造成了巨大损失。如2009年冬天至2010年春天的干旱,持续的严重干旱造成四川13个市(州)71个县、市(区)受灾,受灾人口超过800万;2011年干旱,四川南部泸州、宜宾、自贡等地旱情持续发展,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到34.6万亩,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2亿元。

据四川省水文局发布的《四川省水资源公报(2019)》显示,2019 年全省平均降水量953.20毫米,折合降水总量4615.90亿立方米。全省水资源总量为2748.87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增加5.1%。

水资源总量丰富的四川,为什么会经常遭遇干旱呢?

介绍荒漠化和干旱 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3)

2020年春阆中地区部分乡镇遭遇严重旱情。

四川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水资源虽然总量丰富,人均水资源量高于全国,但是时空分布不均,形成区域性缺水和季节性缺水;水资源以河川径流最为丰富,但径流量的季节分布不均,大多集中在6-10月,洪旱灾害时有发生;天然水质良好,但部分地区有污染。

此外,工程性缺水也是四川面临的一个难题。举个例子,川中丘陵区域资阳、遂宁、内江很多区县都缺乏水资源,特别是乐至、安岳这些地方,既没有大江大河,连小河沟都少得可怜。在没有修建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前,川中地区缺少大型引水工程设施,用水困难。

介绍荒漠化和干旱 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4)

旱情让玉米等农作物长势受到严重影响。

而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与自然灾害的斗争中, 四川人民也积累了丰富的蓄水、改种、兴林等抗旱夺丰收经验。

建国以来,四川水利建设,由平原到丘陵、山区,由自流引水到蓄、引、提相结合,由小型水利到兴建大、中型水库,由单一农田灌溉到防洪、发电、水产等综合利用, 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改革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人口增长,用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在四川师范大学教授邓绍辉看来,要减轻或消除四川干旱带来的损失,关键是解决水利问题,即坚持不懈地抓好旱区以兴修水利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他建议四川要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狠抓蓄水保水工作,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同时还要积极开展植树造林。

“从改善四川整个区域水热条件出发,长江及主要支流的防护林体系不仅具有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和抗御风沙的作用, 而且对夏季降低气温、增大土壤蓄水能力和提高地下水位都有益处, 是防旱减灾的一项全局性工程措施。”邓绍辉说。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