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世集团和中通快递哪个好(顺丰苏宁圆通中通百世先后涉足)

在激烈的价格战中聚焦主业,是百世拯救市场的自我修正为此,全国3400多家百世邻里便利店将剥离百世,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百世集团和中通快递哪个好?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百世集团和中通快递哪个好(顺丰苏宁圆通中通百世先后涉足)

百世集团和中通快递哪个好

在激烈的价格战中聚焦主业,是百世拯救市场的自我修正。为此,全国3400多家百世邻里便利店将剥离百世。

不止百世,圆通中通京东都曾直接或间接涉足便利店领域,顺丰更是陷入品牌不断更名、巨额亏损、6年更换7名CEO的困局中。

尽管依靠快递引流,面对快递企业入局便利店的困局,有专家指出,便利店不是“你需要什么货品,我来送给你”这么简单的逻辑,而是一套全新的管理模式和供货系统,PK的实质是供应链与鲜食等选品能力。

顺丰通达系先后入局

业内认为,巨额亏损或成为百世退出“店加”业务的主因。据百世集团过去3年财报显示,从2017年至2019年,百世店加共计亏损6.17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诞生于2015年的百世店加定位为S2B2C(多渠道生态)快消平台,为夫妻便利店提供一站式商品供应链服务。具体来说,“店加业务”实行的是加盟系统,便利店商家加盟后,统一称为“百世邻里便利店”,百世集团则基于快递的基础上,为便利店供货和送货。

“加盟门槛低到无标准,后期服务标准也不统一、不严谨,虽可换来速度规模化扩张,但也为后期埋下巨大隐患。另一方面,除了收取加盟费,百世店加依赖商品供应链持续造血的功能却收效甚微。”新京报报道指出。

随着通达系派费的不断下降,业务量与成本反之不断上升,不少电商企业、快递公司开始探索与零售实体进行合作,让便利店成为自提点,提高快递的网络覆盖率。甚至有的企业开始着手自建便利店,以此优化末端配送体系及网点布局。

亿豹网梳理发现,在内地第一个吃下“快递 便利店”这只螃蟹的企业是顺丰。2014年,顺丰开始了线下店的探索,同年5月“嘿客”便利店在全国启动,当时就布点500多家。后根据顺丰财务报告发现,因布局“嘿客”顺丰已经产生了6亿亏损。

通达系方面,圆通妈妈驿站一开始在试水便利店经营的同时搭载快递服务,而中通也通过投资小麦公社旗下的“小麦便利店”间接涉足这一领域,“快递 便利店”的模式在当时被认为是下一个风口。

苏宁自2018年进军新零售开始,在一年的时间里开了4000家苏宁小店。2019年上半年,苏宁小店亏损额达22.1亿元,门店数量大幅减至2000家左右。今年上半年,苏宁小店继续缩减至1835家。

便利下的不稳定因素

不可否认,“快递 便利店”这一模式是快递企业布局网点业务的延伸与补充,扩大了快递公司网点密度,尤其是对于网点稀缺的偏远农村地区,极大地弥补了网点不足的问题。

对于快递小哥而言,便利店的中转作用节省了其配送时间,避免了无人签收和多次配送的情况。在安全地保管快件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配送效率。

对于在便利店一端,与快递的合作或者是快递企业自建便利店,可以带来客流,加强便利店特色和竞争力。只是如何将客流转化为现金流成为一个现实的难题。

“快递 便利店”模式似乎好处颇多,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同样有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亿豹网发现,不管便利店是以自建还是加盟的形式,数以万计的便利店环境各异、店主素质不等,而且大多数便利店都是零散个体户主独立运营的,已形成规模的集约化、管理的标准化的便利店很少,这无疑加大了快递与之合作的管理难度。

在面对夫妻店为主的便利店服务方面,也参次不齐,辖区内便利店经常更换老板,也给快递服务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专家指出,无论是有快递送货能力的企业,还是开大超市的商超,或是同时拥有海量商品和快递能力的互联网巨头,均不代表就有经营便利店的能力,真正考验的是供应链与选品能力。

顺丰重启零售梦?

折戟便利店领域之后,顺丰在无人零售方面默默发力。亿豹网获悉,顺丰旗下新零售品牌“丰e足食”在本月实现了无人零售终端突破五万台,无人零售业务销售额也实现了单月破亿。顺丰凭借“丰e足食”,正在重启零售梦。

尽管没有搭载快递服务,丰e足食能够存活到现在,也与顺丰成熟的物流配送网络密不可分。同时,顺丰还吸取了从前在便利店上选址的失败教训,在这次的无人货柜的布点上面严格把控,将其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的商业区、办公楼。

2017年丰e足食在成立之初也曾被各路唱衰过,令人意外的是,这一次丰e足食非但没有夭折,反而越来越好,有了如今单月销售额破亿的成绩。

毫无疑问,无论是便利店还是无人零售,对物流供应链、商品管理、运营效率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都是非常大的考验。

虽然各方巨头入局便利店陷入困局,便利店行业却迎来多项利好,同时专业连锁品牌正在向二线市场下沉。《2020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一线城市便利店市场较为饱和,二三线城市将成为便利店企业市场扩张新阵地。据了解,7-11、全家、罗森、便利蜂等专业连锁便利店品牌争相下沉二线市场。

关于砍掉“店加业务”的原因,百世解释,将资金投入以物流为核心的主营业务。不论是网点还是便利店,流量布局往往需要雄厚的资金作为后盾,若难以实现盈利,无疑将成为蚕食企业利润的“鸡肋”。

来源:亿豹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