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灭亡后司马炎会抽谁(假如晋武帝选择司马攸为继承人)

公元266年,司马炎取代曹魏,建立西晋;公元316年,匈奴兵攻入长安,俘虏了晋愍帝,西晋至此灭亡。西晋虽然属于大一统王朝,却昙花一现,从建立到灭亡只有短短50年时间。

此后西晋皇族司马睿南渡,在南方建立东晋,虽然继续延续了晋祚,然而整个北方地区全部被北方少数民族占领,五胡乱华开始。

开启了一个极其混乱的时代,华夏民族遭受了巨大的劫难。

晋灭亡后司马炎会抽谁(假如晋武帝选择司马攸为继承人)(1)

永嘉之乱 衣冠南渡

而今我们探讨西晋灭亡的直接原因,那就是“八王之乱”,西晋宗室诸王之间连年混战,西晋统治阶级的家底被败光;

百姓流离失所,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北方少数民族乘机建立政权,不断发展壮大,最终灭亡了西晋。

晋灭亡后司马炎会抽谁(假如晋武帝选择司马攸为继承人)(2)

西晋版图

假如历史可以改写,大一统的西晋能够成为强盛王朝吗?我们从司马昭开始说起,司马昭有两个儿子,长子司马炎,也就是后来的晋武帝;

次子司马攸,因为司马师早死,没有子嗣,所以司马攸从小被过继给了司马师,袭封舞阳侯,西晋建立后被封为齐王。

晋灭亡后司马炎会抽谁(假如晋武帝选择司马攸为继承人)(3)

齐王 司马攸

司马攸年幼时就十分聪明,成年后性格温和,亲近贤人,也乐善好施。而且爱读经史子集,文采十分出众;

书法也十分了得,是名副其实的书法家(有望近贴传世),才能和威望都超越了哥哥司马炎。司马懿在世时就很器重他,有时带兵打仗,也带上年幼的司马攸。

晋灭亡后司马炎会抽谁(假如晋武帝选择司马攸为继承人)(4)

司马攸 望近贴

司马炎英明神武,但是其子司马衷却是历史上有名的白痴皇帝,司马衷从小就不爱读书,整天只懂吃喝玩乐,不务正业。

为了培养太子,司马炎安排了诸多名师辅导太子,然而司马衷读书时“旋记旋忘”,上一秒看过的,马上就不记得了,请再多名师也是枉然。

公元267年,晋武帝司马炎立司马衷为太子,这是司马炎犯下的第一个严重失误。

晋灭亡后司马炎会抽谁(假如晋武帝选择司马攸为继承人)(5)

晋武帝 司马炎

面对这样的儿子,司马炎也很头痛,担心司马衷会丢失祖宗开创的基业,周围大臣也不断劝说司马炎改立太子。然而,司马衷的母亲杨皇后十分偏爱这个傻儿子,坚持要保住司马衷太子之位,况且又是嫡长子(长子早夭),司马炎也就摇摆不定了。

后来,司马衷十四岁的时候,司马炎又为他选了一个皇后,即历史上有名的悍后贾南风,贾南风是西晋开国功臣贾充之女;

史书记载,其相貌丑陋,为人歹毒,这成了司马炎犯下的第二个严重政治错误。一个白痴皇帝,加上一个贪恋权力又心狠手辣的悍妇,断送了西晋的大好江山。

晋灭亡后司马炎会抽谁(假如晋武帝选择司马攸为继承人)(6)

晋惠帝皇后 贾南风

有一次,司马炎为了测验一下司马衷的理政能力,特意选了刑部的疑案让太子作答,为了防止太子作弊,把东宫官员全部召入宫中。太子拿到题目之后,不知所措,就只得问贾南风,贾南风连忙安排外臣起草好答案送入宫中。

这时,给事中张泓看到之后说,陛下深知太子平时不好读书,这样的引经据典的答复一定瞒不过陛下的眼睛,应该模仿太子口吻,用大白话作答。

张泓起草之后,让太子抄写,然后送给武帝。司马炎看后,虽然觉得文字粗鄙,措词也不当,但是逻辑还算很清晰,处置结果也很恰当,从此也就打消了忧虑。

晋灭亡后司马炎会抽谁(假如晋武帝选择司马攸为继承人)(7)

贾南风 剧照

司马衷继位以后,就是晋惠帝,果然没有任何把控朝局的能力,完全沦为他人权力争斗的棋子。还有关于司马衷的几件轶事:

晋灭亡后司马炎会抽谁(假如晋武帝选择司马攸为继承人)(8)

肉糜帝 司马衷

有一年闹灾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能挖草根,吃树皮,许多百姓因此活活饿死。大臣汇报给司马衷之后,司马衷大为不解,想了半天说了句名言:“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大臣们听了,哭笑不得。司马衷自身没有错,心地还是很善良,错就错在坐在皇帝的位置上。

有一年夏天,司马衷与随从去游玩,走到一个池塘边,听见里面传出呱呱的青蛙叫声。司马衷觉得很奇怪,于是便问随从这些呱呱乱叫的东西,是官家的还是私人的?随从就说:“养在官田的就是官蛤蟆,养在私田的就是私蛤蟆。”

面对这样一个皇帝,贾南风野心开始膨胀,以晋惠帝的名义下诏,命楚王司马玮诛杀辅政大臣杨峻,以及汝南王司马亮,持续十几年的八王之乱就此开始。

晋灭亡后司马炎会抽谁(假如晋武帝选择司马攸为继承人)(9)

西晋八王之乱

晋武帝司马炎在世时,也曾经有改立自己的弟弟司马攸为储君的想法,一来司马攸名义上是司马师的儿子,按古代的礼法,应该归还“大宗”,二来司马攸素有人望,治国理政比司马炎有过之而无不及,是大臣心中最适合的储君人选。

然而,由于内有杨皇后吹枕边风,外有佞臣贾充、荀勖、冯紞献谗言阻挠,司马攸遭到晋武帝的猜忌,多次下诏催促齐王返回封国,最终司马攸在忧愤中死去,年仅三十六岁。

假如司马攸可以代替司马衷成为西晋第二位皇帝,相信他能够继承“太康之治”,引领西晋进入另一个治世,避免“八王之乱”“永嘉之乱”这样的惨剧,大一统的西晋可以逐步走向强盛。

第一,司马攸有很强的政治素养,而且亲贤臣、远小人,不论在宗室还是朝堂,都有很高的威望,支持者众多。

第二,司马攸对待匈奴等南迁少数民族的态度与晋武帝司马炎截然不同。在对待匈奴首领刘渊问题上,司马攸始终对寄居都城的刘渊怀有很强的戒心,曾专门入宫向晋武帝建言“陛下不除刘渊,臣恐并州不能久安”,建议除去刘渊,免除后患。

而武帝不以为然,竟授予刘渊匈奴左部帅,放归匈奴部落。最终刘渊成为灭亡西晋的祸首。

晋灭亡后司马炎会抽谁(假如晋武帝选择司马攸为继承人)(10)

南迁少数民族

面对不断南迁的少数民族,西晋当时的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危机的存在,郭钦曾向武帝上疏:

“戎狄强广,历古为患…今虽服从,若百年之后有风尘之警,胡骑自平阳、上党不三日而至孟津,北地、西河、太原、冯翊、安定、上郡尽为狄庭矣。宜及平吴之威,谋臣猛将之略,渐徙内郡杂胡于边地,峻四夷出入之防,明先王荒服之制,此万世之长策也。”

郭钦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戎狄对中原政权的威胁,也提出了可行的方略,然而晋武帝不听,嗤之以鼻说这是杞人忧天,将郭钦的奏疏完全束之高阁。

三国时期,曹操也曾提防南迁的匈奴,为防止匈奴做大,曾分匈奴为五部,所以后来的匈奴被称为“五部匈奴”。

司马师当政时期,曾采用邓艾计策,把五部匈奴中势力最强的左贤王部一分为二,进一步削弱匈奴的实力。

第三,“八王之乱”根源还在于各诸侯国权力过大,西晋中央政府放弃地方财权、人事权力。当时司马炎下令分封的诸王可以自选封国官员,司马攸虽三度上书反对都不获接纳,但司马攸日后封国内官员遗缺时都仍坚持要由朝廷任命,不自作安排。

司马攸深知西汉七国之乱的前车之鉴,相信如果他继承帝位,定会纠正晋武帝错误举措,避免日后的八王之乱。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毕竟历史不能假设,面对昙花一现的西晋,以及之后的五胡十六国,偏安江南的东晋、宋、齐、梁、陈,中间经历了将近三百年的动乱,我们只能付诸一叹。

晋灭亡后司马炎会抽谁(假如晋武帝选择司马攸为继承人)(11)

东晋形势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