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五位皇帝六失长安九次出逃(被宦官左右的大唐王朝皇帝唐文宗李涵)

唐朝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强盛的几个朝代之一,在当时和阿拉伯帝国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盛名远扬海外,以至于唐朝以后海外仍然称中国人为唐人。

但是,大唐王朝的鼎盛时期只延续到唐玄宗前期,后期经过“安史之乱”,大唐王朝一蹶不振,再没有以前的辉煌。而且多数情况下,朝政大权都不在皇帝手上,而在宦官手上,甚至有时候连皇帝的生死废立都由宦官决定。这种情况在中国历史上只有东汉和明朝有过类似情况,而明朝的宦官,也就是太监只是专权,排除异己谋私利,他们的权力是皇帝赋予的,至始至终还得依靠皇权,皇帝一句话就能收回他们的权力,甚至要了他们的小命,比如太监刘瑾。而唐朝宦官的权力之所以那么大,是因为他们手上有兵权,掌握着军队。

唐朝五位皇帝六失长安九次出逃(被宦官左右的大唐王朝皇帝唐文宗李涵)(1)

唐朝第十三位皇帝唐敬宗李湛在位期间,奢侈荒淫,沉迷击鞠,最喜欢半夜在宫中捉狐狸。话说这唐敬宗玩的时候兴致一来,什么顾忌都没有。宦官有配合不好的,轻则辱骂,重则杖击、鞭打、削职、流放、籍没。搞得这些人满怀畏惧、心中怨愤。于是宝历二年(公元826年)十二月,宦官刘克明等人将时年十八岁的唐敬宗杀死后,伪造遗诏,打算迎立绛王李悟为帝,结果两天后,宦官王守澄带领神策军入宫杀死刘克明和绛王李悟,立十八岁的江王李昂为帝,是为唐文宗。

唐文宗李昂原名李涵,是唐敬宗之弟。在位初期励精图治,放出宫女三千多人,又放出供君主狩猎时用的五坊鹰犬,遣散那些以捕捉鸟雀为名,横行霸道,鱼肉百姓,搜刮民脂民膏的各坊给事人员。之后又打算铲除宦官势力,夺取政权,便从下层分别提拔了郑注、李训为御史大夫和宰相作为心腹。

唐朝五位皇帝六失长安九次出逃(被宦官左右的大唐王朝皇帝唐文宗李涵)(2)

电视剧《柜中美人》剧照

唐文宗首先利用宦官之间的矛盾,任命王守澄部下仇士良为左神策中尉,掌管一部分禁卫军,以此削弱王守澄的军权。接着,又削去王守澄的兵权,下令王守澄饮毒酒自尽。唐文宗知道,要想彻底铲除手握禁军的宦官势力,就必须要有听从自己的武装力量,所以任命郑注为凤翔节度使,户部尚书王璠为太原节度使、大理卿郭行余为邠宁(今陕西彬县)节度使,太府卿韩约为左金吾卫大将军,由他们召募兵卒和吏卒以诛宦官。

太和九年(公元835年)十一月,李训等人本想以观看甘露为名,将宦官诱至左金吾仗院内,一举歼灭,结果计划失败。宦官退到含元殿挟持唐文宗退入内殿后,立即派遣神策军五百人逢人便杀,死者千余人。李训、王璠、郭行余、韩约等人先后被捕杀。事发时,郑注正率亲兵五百人赶赴长安,中途知事败,返还凤翔,也被监军杀死。史称“甘露之变”。

唐朝五位皇帝六失长安九次出逃(被宦官左右的大唐王朝皇帝唐文宗李涵)(3)

电视剧《柜中美人》剧照

事变之后,唐文宗被宦官软禁。国家政事由宦官专权,朝中宰相只是行文书之职而已。唐文宗一筹莫展,抑郁成疾,不能下床。本想命宰相辅助太子李成美监国,结果仇士良伪造遗诏,废太子李成美为陈王,立颍王李炎为皇太弟,负责处理军国大事。唐文宗闻知后无可奈何,群臣更是没人敢反对。

开成五年(公元840年)正月,唐文宗带着无限的抑郁和无奈病死于长安宫中的太和殿,享年三十二岁。唐文宗在位期间,不近女色、勤勉听政、厉行节俭,废除许多劳民伤财的事,本想有所作为,然而身不由己。《旧唐书》中说唐文宗是“有帝王之道,而无帝王之才”。再加上即位之初,朋党之争严重,许多清廉有志之士都成了党派之争的牺牲品,造成唐文宗无可用之人。最终是虽有心,而力不足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