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巢禅师为什么选孙悟空(乌巢禅师的前世今生)
《西游记》里有两位神秘的大仙,一个只出现了一段时间,小说前前后后上千年的时间跨度里,他只出现了十年,在一百回的情节里,他只占了一章;还有一个更加神奇,只能用打酱油来形容,也就是在唐僧刚刚收了猪八戒,在见到黄风怪之前的一座山上,他只出现过一个镜头。
这个人就是乌巢禅师。
关于他的真实身份,有很多猜想。有人认为他是观音菩萨的化身,因为在小说里,是他向唐僧传的《心经》,这部经被称为“万经之经”,是观音菩萨与佛陀最有名的弟子之一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的对话。
这是小说中的人物,而在现实世界,乌巢禅师真有其人,他的真正称号其实是鸟巢禅师。
文/希夷
符号帝国独家原创
小说中的神秘大仙《西游记》中的乌巢禅师,他的法场叫做浮屠山,浮屠就是佛塔的意思,大概是因为这座山看起来就像一座佛塔的造型。乌巢禅师声称自己不认识大名鼎鼎的孙悟空,也不认识如来佛祖的二弟子金蝉长老转世的唐僧,但跟猪八戒却很熟,还曾经想收他为徒弟。
乌巢禅师最为怪异的地方,就是他很有个性,特立独行,从来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他不是住在豪华别墅区,也不是住在城里小区的单元房,更不是住在青灯古卷的寺庙里。而是住在一棵树顶平整如冠的松树上,一上去之后就再也没有下过树。
他不但传授给了唐僧万经之首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还预言了未来路上,唐僧师徒会遭到的劫难,直到最终抵达灵山,取到真经。
大师的真身历史上还真有一个佛界的行为艺术家——鸟巢禅师。它是唐代牛头宗的僧人,俗名姓潘,小名香光。鸟巢禅师早在九岁的小小年纪就出家为僧了,而且是受了二十一种具足戒,从此之后精进智慧,手不释卷。
鸟巢禅师的师祖就是禅宗第四代祖师道信,学成开悟之后,有一次他从杭州秦望山上经过,看到一棵盘曲如盖的老松树,便在上面结了一个草庐,成了树上的常住居民,于是人称鸟巢禅师。
白居易与鸟巢禅师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一生经历坎坷,虽然生前身后都声名在外,文采斐然,但是并非一帆风顺,他就因为脾气特别耿直而遭到了皇上的厌弃,数次被贬官,从首都长安贬到了边远地区。
前面我们说过了,鸟巢禅师就住在杭州的一座山中的一棵松树上,而当年白居易正好从一个钱多活少离家近的京官贬到了杭州,任太守一职,也就是刺史,相当于现在的杭州市市长。
白居易是个诗人,天生就很浪漫,充满了孩子一样的好奇心,当他知道自己的辖区内竟然有这么一个人物的时候,不由对这个行为艺术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有一天白居易来到树下拜访鸟巢禅师,映入他眼帘的不是什么无上仙宫,而是一棵大松树上一个摇摇欲坠又破又小的草棚。
白居易就说,大师,您住在这里太危险了,还是先来吧,我给您安排一个五星级酒店,随便住!
出人意料的是禅师并没有听从他的建议,而是嘴角上扬,微微一笑,反手说道,我一点都不危险,太守您才危险呢。
白居易莫名其妙:我是堂堂一州的太守,本地最高执政官,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何险之有?
禅师就像他进一步解释:你坐在的位置,自古你方唱罢我方来,流转不停,说不定哪天这个官就当不下去了;而凡人心中的欲望和意念,佛说一弹指间八万四千念,念念相续,不得停息。境界就像是薪柴,欲望就像是烈火,两者一见面就像干柴烈火一样,必然烧得你日夜不得安宁,你还敢说自己不危险?
白居易心想,嗯,还是有两把刷子的。那么我就再考考你: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概括佛法,你觉得是哪一句?
禅师想都没想,一口答道: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白居易听到这里忍不住哈哈大笑,这不过是三岁小孩儿都懂的句子。鸟巢禅师看他没听懂,接着说,虽然这句话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却很难,几乎没有人能做到。
白居易听到这番话之后,彻底被大师的风采所折服。回家之后,他苦思冥想,还写过一首著名的禅诗:特入空门问苦空,敢将禅事问禅翁。为当梦是浮生事,为复浮生是梦中。
都是大白话,大家都能看懂,境界与庄子的“庄周梦蝶”有些类似。禅师则回了他一首: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在梦中。
这首诗的意境很高,富有深意。意思是说,何必要问自己是不是在梦中呢?不用担心,不用怀疑,你的浮生在梦里来去浮沉,但是自性既没有来,也没有去,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如如不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