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道最有名的鲁菜(10道鲁菜都报不出来也敢自称老饕)
谈起中华饮食文化,就不能不提八大菜系;谈到八大菜系,就不能不说以一己之力打入“苏粤川浙闽湘徽”南方菜系的唯一北方代表——鲁菜。
那么问题来了,谈到鲁菜,你能一口气报出几道菜名来?
这时候就有聪明的小朋友要抢答了:黄焖鸡米饭!
那我只能露出罗翔老师的慈祥微笑:
(黄焖鸡曾是济南老字号“福泉居”的招牌菜,如今作为餐饮业三大巨头之一的黄焖鸡米饭也是传统鲁菜“黄焖鸡”的快餐化变种)
不只是外地人,就连我——一个土生土长的山东人、一个十成十的“吃货”,也一度在这个问题面前陷入尴尬沉默。
“那个……葱烧海参!”
“那个……九转大肠!”
“那个……马什么梅来着?”
再去翻一下著名知识集散地某乎,好家伙,既有江湖传说又有争议话题,叫一声菜圈顶流不过分吧?
那咱们就来唠一唠,为什么鲁菜它人在江湖、名居八大菜系之首,论起具体菜式的“知名度”却似乎比不上排在后面的小老弟们?
孔府菜与宫廷菜的“高端”演化
提到鲁菜,自然绕不开“孔府菜”和“宫廷菜”的影响。
“孔府菜”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唐宋时期已经初具规模,多用于宴会特备,因孔府在历代封建王朝中所处的特殊地位而保全下来,更是清乾隆时期的官府菜,有烤花篮桂鱼、九转大肠、糖醋黄河鲤鱼、烤乳猪、一品豆腐、寿字鸭羹等特色菜代表。
孔夫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文化内蕴是灵魂,孔府菜讲究造型完整,不伤皮折骨,五味调和,在掌握火候、成型等方面都有严格要求,如海参要切成0.5厘米正方形、胡萝卜必须是正规菱形…
到了明清时期,大量山东厨师和菜品进入宫廷,使鲁菜雍容华贵、中正大气、平和养生的风格特点进一步得到升华,鲁菜的宫廷菜分支由此演化成形。当年皇家所用的满汉全席中,除了少数几个是满族传统宴食以外,其余都是鲁菜的菜品,也因此,融合百味的京菜中,如北京烤鸭、京酱肉丝等,也不乏有鲁菜的影子。
而如葱烧海参、三丝鱼翅、红烧鲍鱼、清汤燕窝、软炸虾仁等,则是胶东菜式的典型代表。
长达3000公里的海岸线给山东厨师提供了丰富的物料资源,但在过去,这些食材却受取材工具、交通运输条件等限制溢价极高,难以下沉到老百姓餐桌上;即便在当下,高品质的食材在饭馆也定价不菲。对供给端来说成本控制空间有限,对需求端也不是满足基本需求的选择,因此,这些菜品在餐饮市场的铺开程度有限。
融入日常的烹饪技法
鲁菜被称为八大菜系中的“自发型”菜系,其他菜系为“影响型”菜系,其烹饪技法早已渗透进中华大地的每一寸厨房。
炸、熘、爆、炒、烹,烧、扒、烩、焖、炖,据称鲁菜共有60余种技法,其中常用的就有30种,一个鲁菜厨师想要技艺达臻完备有着极高的门槛,厨艺界中向来有“三年川菜,十年鲁菜”的俗话。
鲁菜善爆炒。“烹饪之道如火中取宝,不及则生,稍过则老”,鲁菜厨师往往大火燃于面前而泰然自若,仅仅能驭火这一点就立下了一道技术壁垒。
鲁菜重刀工。鲁菜中常见的刀工技法有菊花花刀、蓑衣花刀、蝴蝶花刀等,将“精细”二字阐释到极致。
鲁菜须吊汤。鲁菜鲜咸口味特色中,吊汤是灵魂。鲁菜中的吊汤需精选鸡、猪、海鲜等上好食材,最少经8小时炉火慢炖,期间加入葱姜蒜等佐料提味,还要多次哨汤、及时搅拌。一锅汤的成品费时、耗人,这也是精致鲁菜难有所谓“平替”的原因之一。
同时,鲁菜丰富的技法随人口流动得到广泛传播与发展,在北方还有“几乎只要葱、姜、蒜爆香的都是标准鲁菜底子”的说法。许多菜式早已全新的面目“飞入寻常百姓家”,宫保鸡丁、糖醋里脊、锅爆肉片、拔丝苹果、糖醋鲤鱼、油焖大虾……
这些家常小炒且不提,相声里有名的贯口《报菜名》里提到的吃食,蒸烧炉酱、烩熘炒炸,单看烹调技法就挑不出来几道鲁菜之外的做法。
据传这是当年说相声的祖师爷从名满京城的八大楼里抄出来的菜单子,鲁菜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所以将鲁菜放在八大菜系的最前面,更多的是一种宏观的文化象征义,而并非是要拿哪道单品与其它菜系一决高下。
孔府菜象征了中华文化的儒家文化内核、宫廷菜里埋藏了紫禁城的余晖、胶东菜得益于中华丰饶物产的滋润,更有济南菜、博山菜等可以以地域细划的分支。
鲁菜几乎是中华饮食文化的一个缩影,可以说,吃懂了鲁菜,也吃就吃懂了小半个中国。
(齐鲁杂谈 杨凡 徐红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