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血压波动幅度大概是怎样(血压波动性听说过吗)

在临床诊治高血压的时候,经常有患者问:“大夫,我的血压怎么不稳,忽高忽低呢?”其实,这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是一种血压的自发性波动。医学上把这种血压的自发波动,叫做血压的波动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BPV)。BVP用血压测值的标准差(SD)来表示。研究血压的波动性,需要在动脉内插管连续记录血压的数值,就是说要记录每一个心动周期的血压。血压有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动脉压(MAP),相应的血压的波动性指标就有SBPV,DBPV,MAPV之分。一般情况下所说的BPV,则是指SBPV.

每天血压波动幅度大概是怎样(血压波动性听说过吗)(1)

研究发现,高血压病人不仅血压水平高,BPV水平也高。高血压水平与靶器官损伤有关,BPV水平高同样与高血压靶器官损伤有关。高血压的并发症包括脑卒中、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冠心病等,这是个漫长的过程,最终发生左心室肥厚、左心室重构、全身血管重构、肾小球萎缩、肾功能受损等。这些靶器官损害,既可以是血压水平高本身的结果,也可以是BPV升高导致的结果,或者是二者同时作用的结果。BPV升高对靶器官损害的贡献,不亚于血压水平升高本身。

临床实践中动脉插管测量即时血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动态血压监测可以比较好地帮助我们认识患者的血压波动情况。根据时间跨度可以将血压波动分为短时变异(数次心搏间或数分钟)和长时变异(日间、数周或数月)。目前的动态血压监测一般每次测量间隔15-30分钟,持续24小时。

临床所见的血压波动表现多样,包括:昼夜节律异常(非杓型、超杓型、反杓型)、与体位有关的血压波动(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高血压,体位性低血压合并卧位高血压)、晨峰血压增高、餐后低血压等,都可以通过动态血压监测发现。

每天血压波动幅度大概是怎样(血压波动性听说过吗)(2)

既然高血压患者较高水平的BPV对靶器官损伤的影响不可忽视,那么就应该在选择降压药的过程中重视血压的波动,不仅要使原有的血压波动性有所下降,更不能因为选择降压药不当,人为加大血压的波动性。

针对血压波动性较大的高血压患者,选择药物时候可以归纳为:

1.提倡使用长效降压药物,尽量不用短效,尤其不要用能引起药源性血压波动的药物。

2.使用能稳定血压的降压药,比如酮舍林,是一种5-羟色胺受体阻断药,对5-HT2受体有选择性阻滞作用,亦有较弱的α1和H1受体拮抗作用。中枢作用是酮舍林稳定血压效应的主要原因。

3.提倡联合用药,特别是作用机制不完全一致的2种或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可以增强稳定血压的效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