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最大道观峰云观的历史故事(济南历史最悠久的道观之一)

创建于北宋大观五年(公元1111年)的长春观,是济南历史最悠久的道观之一,也是“全真七子”之一丘处机曾经修炼过的地方。据记载,元代至清代曾多次重修长春观,现在的长春观建筑多为明清遗物。23日记者获悉,长春观修缮保护工程已经完工并通过验收。这是长春观近20年来进行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整体修缮,对这一道教文化景观将产生长远而良好的影响。

济南最大道观峰云观的历史故事(济南历史最悠久的道观之一)(1)

加固木构架,修补彩绘

23日,记者来到位于市中区长春观街1号的长春观。长春观原由前、中、后三进院落组成,共有山门一座、厢房四座、殿堂四座及阁楼一座。院落南北长96米,东西宽33.5米,占地面积3216平方米。但从清代中期开始,由于财力匮乏,长春观日渐衰败,庙宇建筑逐渐倾圮,不复原来庄严大气面目。现存建筑为山门、东西倒座房、大殿、东西配殿、东西厢房、西廊庑、丘子洞亭及后阁楼。1979年,长春观被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科科长艾楠表示,进山门的院子北侧就是大殿,是此次修缮保护工程中的维修重点。

作为长春观的主要建筑,大殿为三开间,进深四间,东西长12.76米,南北宽14.85米,硬山顶,前抱厦卷棚顶,屋面组合为勾连搭。顶覆黑瓦,正脊置宝刹,两端置螭吻。此前大殿的“天沟”,也就是硬山顶和抱厦卷棚顶的连接处,渗水比较严重,造成梁架糟朽,此次修缮保护工程全面解决了这一问题,维修了屋顶,加固了木架构。

另外,此次维修对梁架上的油饰彩画也进行了修补,记者看到,大殿梁架上的彩绘主要是双龙戏珠、花卉纹以及暗八仙图案,修补之后彩绘灿然,十分漂亮。暗八仙图案是八仙所持代表身份特征的法器,有吕洞宾的剑、铁拐李的葫芦和拐杖及其余众仙的箫、花篮、笏板等。大殿地面也进行了全面的防水处理,原本潮湿的地面得到彻底改观。为了更好地凸显大殿的完整形态,此次维修还将大殿的月台展示了出来。艾楠表示,由于长春观地处低洼地带,院内外较大高差使得沿街建筑下部水侵蚀严重,对于这样的建筑均进行了防潮处理,同时对院内的排水设施进行了疏通改造,并在院内配置了微型消防站。另外,为了配合泺源街道的拆违拆临工作,此次工程还对长春观东侧沿街围墙进行了修复,恢复了长春观的原始景观风貌,使这座历史悠久的道教建筑第一次直观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济南最大道观峰云观的历史故事(济南历史最悠久的道观之一)(2)

神秘的邱子洞

清理丘子洞内淤泥

大殿北侧院落,至今尚存丘子洞,洞距地表约2米,有石砌拱形门,洞口朝北,拱形门上方写有隶书“邱子洞”三字(“邱”原只用于地名、人的姓氏,从清朝开始和“丘”通用)。据说丘处机就是在这里修炼的。1998年,在长春观整修过程中,将丘子洞重新挖出,因洞内积满水,无法考察深度。为防止淤塞,还在洞口放了水泥板。而在此次修缮保护中,工作人员特别下到洞中,清理了洞中的淤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传说中丘子洞能通往别处的说法并不确切,但洞里有两三平方米的空间,确实足够容纳一人在里面修炼。

虽然清理了洞中淤泥,但记者看到,地下水还是漫过半个洞口,那么这是否能说明现在的地下水位比丘处机在此修炼时高?工作人员表示也不一定,现在市区高楼多,地下水流通不畅,因此就某一个特定的地点而言,无法和古代的地下水水位做比较。

据悉,此次长春观修缮保护工程于于2018年7月4日开工,12月31日完工,今年6月13

日通过了验收。值得一提的还有长春观现存建筑中最有价值的后阁楼,也是面阔三间,并有大型镂空木雀替。二层木质腰板上还刻有精美图案,腰板中间刻有浅浮雕三条云中行龙,中间龙为正面龙,两边行龙对称作回首相望状,活灵活现,如穿云端;腰板两侧刻暗八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