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教育失败等于父母失败(子不教父之过不打孩子打自己)

前两天在网上看到了一个视频:

儿子违反学校规定带手机去学校,却谎称是老师允许的。父亲为了教育孩子,拿出棍子递给儿子让他打自己,说道:“子不教父之过,你犯了错是因为爸爸没有教好你,所以爸爸替你接受这次惩罚。”

儿子对于这样的状况慌张失措,痛哭流涕,拿着棍子唯唯诺诺的站在一边,不敢上前,而此时的父亲接过棍子,狠狠地打在自己的背上,嘴里还喊着:“我的错,我的错,我没有教好你。”

子女教育失败等于父母失败(子不教父之过不打孩子打自己)(1)

这段视频引得无数网友围观点赞,称父爱如山,感动非常,这个父亲的另类教育方法太棒了!

我不知道这位父亲拍摄这段视频并上传网络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为了加大这次“子不教父之过”替儿子受罚的影响力,从而让儿子深刻的记住这个教训?亦或是这位父亲真的深深地认同“子不教父之过”的说法,发自内心的鞭打自己,并将这份感悟分享给大家?

但不论哪一种,我还是想说出一句不合时宜的话:当一个父亲做出这样的举动引得儿子在镜头前痛哭,并拍摄视频上传至网络时,你就已经“过”了。你的自虐式教育感动的不是孩子,而是你自己。

1 利用孩子的“恐惧”和“羞耻”换来的认错,代价太沉重

前段时间重温了一部豆瓣高评分电影《小孩不笨2》,该片讲述的是一个五口之家的家庭教育故事。电影中有一段剧情可以拿来跟这个视频进行比照:

这个家庭里的大儿子在学校跟老师起了冲突,扭打起来,学校按照校规,在礼堂对他处以鞭刑。青春期的大儿子在众目睽睽下,被打得哇哇大叫。

可身体的疼痛只是开始,接下来同学的嬉戏和嘲笑才是更大的伤害。

作为一个十多岁青春期的孩子,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正日渐增强,他有了自己的社交圈子,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大庭广众下的鞭刑让他颜面尽失,大儿子开始逃避现实,惶惶度日,不愿上学,跟一群社会青年整日混在一起。

子女教育失败等于父母失败(子不教父之过不打孩子打自己)(2)

这段“子不教父之过”的视频流传甚广,势必会传到孩子的主要社交圈子,也就是老师同学那里,去学校时他面对的将会是什么?

老师会苦口婆心的说:“看你爸爸教育你多用心,你犯了错,他替你受罚,你可千万不能辜负他。”以后孩子只要一犯错,老师都会一脸悲悯的跟孩子讲:“你辜负了你的爸爸。”

同在青春期的同学,估计很少会有人感动于他父亲的爱之深,教育之用心,大部分的同学会同情他,可怜他,更有调皮的男生会嘲笑他:“你犯错又有什么关系?你爸又不会打你,他只会打自己!”然后旁边的同学会跟着一起哄堂大笑。

这些劝说、同情和嘲讽对于一个青春期孩子心理健康的伤害是多么的巨大?父亲对自己鞭打或许让儿子认识到了带手机并撒谎的错,但这样的方式代价太大,一不留神就会形成心理阴影,如影相随的跟着他一辈子。

视频中儿子的哭,不一定是因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感觉到了父亲对自己的爱和教育的用心才哭的,很大可能是被父亲的歇斯底里吓哭的。

父亲明显就是情绪失控了。“子不教父之过”,犯了错就应该挨打,别人不打,自己也得打自己,这是一个多么极端的思维方式。如果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那孩子会不会有样学样,下次犯错了,不管有没有认识到错误,都赶在父亲前面,自己打自己,上演一出同样的苦情戏,来减轻犯错的罪恶感。

2 作为父母,我们不推卸责任但也不大包大揽所有的过错

相较于努力寻找标新立异的极端教育方法,我们更需要对父母们进行一些心理方面的辅导。

我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位很重视孩子教育的妈妈。她一直尽心尽力的教育自己的儿子,从孩子出生就开始看各种育儿书,并严格的按照书上的方法去教育孩子,也小有成果。

她儿子小升初考上了我们这边最好的私立初中。初一下学期,孩子的成绩突然下滑,开始追求潮牌,浏览不健康的网页。这位妈妈完全接受不了以前引以为豪的孩子变成现在的模样,几乎精神崩溃,用她的话就是“恨不得骑车的时候,冲出去被撞”。

她的崩溃也淋漓尽致地发泄在了孩子身上,各种责骂挖苦接踵而来。而她儿子的成绩却越来越差,甚至扬言要辍学,出去混社会。

好在最后,在经历了种种跟儿子的斗智斗勇,互相折磨后,她也累了,开始自暴自弃的放手,将对儿子的要求降低到了不要在外面违法犯罪就行了。

却没有想到在中考前的半年,孩子突然没那么叛逆了,也重新拿起了书,最终考进了我们这的一所区重点。

子女教育失败等于父母失败(子不教父之过不打孩子打自己)(3)

这位妈妈的儿子初中突然变成了大人们心中的“坏孩子”,应该不能怪父母的教育出问题吧?他变“坏”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学校受到了不良影响,而他自己又是那种特别容易被别人带坏的性格。

浏览不良网页,这跟网络环境也是有关系的。我们在打开网页的时候,也经常会跳出一些不太雅观的图片,作为成年人,随手就关闭了,作为一个懵懂的青春期少年,出于好奇点开也是正常的。

孩子的成长环境不局限于家庭,还有学校和社会。作为父母,我们不推卸责任但也不要大包大揽所有的过错。

在尽职教育孩子的同时,不要忘记了孩子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应该有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还有学校、社会也应该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3 接受孩子的“不完美”,不用自己的审美去限制他的成长

认识到孩子犯的错不全怪父母之后,我们就可以更平和的对待孩子的教育了。

孩子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存在,也就意味着他们每个人都不一样,他们的智商情商有高有低,性格脾气也是千差万别。老参照“别人家的孩子”来教育自己的孩子,那只能把你和他都逼到绝境。

我们得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呆头呆脑的郭靖能成大侠,叛逆任性的令狐冲也可以成为大侠。

我们80后熟悉的同龄人韩寒,上学时就是一个特别叛逆的孩子。他骄傲,挑剔,甚至目无尊长。

上高中第一天就站在讲台前说:“我是韩寒,韩寒的韩,韩寒的寒。从此以后,松江二中写文章的,我称第二,就没有人敢称第一。”

老师认为他太不谦虚,要求他道歉,韩寒不从,然后他的父母就被请到了学校,可他依然不从,他妈妈愤怒的让他滚出去,他就拎着书包在地上打滚,一圈圈的滚了出去。

他还特别挑剔好斗,经常在教材里挑毛病,和老师争辩。同学们拍手称好,他又讥讽同学:“你们怎么不敢说出来?这就是见死不救,源于人性的懦弱。”

可以想象他在学校的人际关系是何等的差。所以在高二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火了以后,就迫不及待的退学了。

子女教育失败等于父母失败(子不教父之过不打孩子打自己)(4)

韩寒叛逆,甚至退学,也可以成为一个成功的作家,赛车手和导演。这也就提醒了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不要太过纠结于孩子的性格行为看起来是不是乖巧懂事,礼貌讨喜,因为他们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思想,我们不应该用自己的审美去限制他的成长。

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淡定的对待他那些不符合你审美的行为表现,然后因材施教的去教育孩子才是教育的正确打开方式。

本来就是活泼好动的孩子,你想他在学校不吵不闹显现出自己的“教养”,那估计也很难,我们可以先给他定个基础版的教养:不要骂人,不要打人。

孩子这次考试55分,你想他下次就能考个90分,那不现实,定个小目标:下次60,先考个及格再说。

4

不要利用孩子的“恐惧”和“羞耻感”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因为孩子作为一个正常的自然人,他有自己的社交圈子,他也要“面子”。

“子不教”不全是“父之过”。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作为父母不推卸责任,但也不用大包大揽所有的过错。戒骄戒躁,平常心的去对待比抓耳挠腮,标新立异的去苦寻另类的教育方法要稳妥安全得多。

接受孩子的“不完美”,不要拿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去横向比较,而是拿孩子自己的“现在”和“过去”进行纵向比较。这样的话,孩子不会感觉目标太远追得太累,而父母自己的焦虑也会减轻很多。

作者:80后程大花。30岁后才知道20岁时的迷茫是因为选择太多。关注我,我们一起变好!

*注:文中图片均来源网络,侵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