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一眼识破谎言(新知问答怎样识破谎言)

教你一眼识破谎言(新知问答怎样识破谎言)(1)

编者按:开阔新视野,分享好知识!《新知问答》是新华网客户端和知乎联合出品的知识类问答栏目,致力在互联网海量信息中发现、聚合和传播高品质原创内容。

判断一个人有没有说谎,不应该去看什么小动作,应该改进询问技巧。

我们总希望拥有识破别人谎言的能力,从古到今,人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去鉴别谎言。

在古代,当我们怀疑一个人说谎的时候,就会让他嚼一把大米,如果吐出来还是干的,就断定他是在撒谎。当时的人认为,撒谎的人神情紧张,会影响唾液的分泌。

教你一眼识破谎言(新知问答怎样识破谎言)(2)

教你一眼识破谎言(新知问答怎样识破谎言)(3)

《lie to me》当中提到,西非一带有用蛋测谎的,原理类似。

没有任何一个动作是撒谎专用的

你觉得撒谎的人容易脸红?那ta是因为腼腆脸红怎么办?

撒谎的人说话不连贯?那ta只是因为表达能力差或者胆小怎么办?

撒谎的人常常推脱想不起来了?那记性不好的人怎么办?

你会发现所有网上流传的“撒谎者的特征”,说真话的人也一样会表现出来,因此从根本上就不存在100%识破谎言的方法。

在现实生活中,这些技巧起到的作用也微乎其微。心理学家针对人们是怎么识别谎言的做过一项研究,他们要求大学生回忆一个别人撒谎的例子,并且报告他们是如何发现谎言的。结果发现,只依靠说谎者的动作和言语发现的谎言不到2%,更多地是通过第三方信息(38%)、物证(22.6%)和口供(13.5%)发现谎言。

教你一眼识破谎言(新知问答怎样识破谎言)(4)

错误地判断撒谎的小动作

我们对谎言的刻板印象告诉我们,撒谎是不道德的,人在撒谎的时候会有负罪感,会感到羞愧、内疚或者恐惧。所以和这些情绪相关的小动作,比如脸红、支支吾吾就代表了撒谎。显然,这种想法错得离谱。

但是我们依然秉持许多错误的信念,当家长、老师怀疑孩子说谎的时候,常常说:“看着我的眼睛”,他们觉得撒谎的人必然心虚,不敢直视别人。全球欺骗小组在58个国家开展过调查,发现了9种公认的撒谎线索,其中转移视线以压倒性的优势排名第一,有64%的人坚定地认为转移视线代表撒谎。但其实它和撒谎没什么关系,甚至有的人在撒谎的时候会故意盯着你看,观察你的反应。

教你一眼识破谎言(新知问答怎样识破谎言)(5)

甚至图上所有的线索都和撒谎关系不大。在另一项研究中,也有人调查了158个常见的“撒谎线索”,其中118个(75%)与欺骗完全没有关系,包括口齿不清、脸色不对、语言停顿等等。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判断一个人说谎之后缺少反馈。在识别谎言方面,很多罪犯要更强些,他们有多得多的机会去练习怎么骗人和不被骗。

我们还容易犯“奥赛罗错误”

奥赛罗错误是指我们容易把紧张错误地解读为撒谎,源自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奥赛罗》。奥赛罗质疑他的妻子苔丝狄蒙娜不忠,当苔丝狄蒙娜要求奥赛罗传唤凯西奥(她所谓的情人)以证明她的清白时,奥赛罗却说他已经杀了凯西奥。苔丝狄蒙娜意识到自己无法证明自己的清白,于是情绪爆发,却被奥赛罗误认为是她不忠的表现。

教你一眼识破谎言(新知问答怎样识破谎言)(6)

基线法也存在缺陷

还有一种说法:先观察一个人正常情况下的反应作为基准线,再询问相关问题,只要对方的反应与基准线不一致,就可以判断他在说谎。这种方法也存在缺陷,它忽略了问题本身带来的压力。

你一开始和另一半闲聊,确定了他的基准线,然后问他“你出差那天,我给你打电话你没接的那次,当时你在哪里”结果你观察到他的神态和基线反应不一致,你认为他撒谎了。但这里存在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一开始闲聊的时候他没有心理压力,比较放松,而一旦涉及这种查岗的话题,对方九成是有压力的。这样就很可能因为问题本身的压力,使得反应超出基线水平。

五种询问技巧有助识破谎言

这些技巧都是基于同一个原则:说谎比说真话更“累”,更需要投入认知资源。

说谎时大脑要转得飞快:首先要忍住,不能一不小心把实话说出来;其次还要精心编造一个能自圆其说的故事,还得搭配相应的情绪;还得全程注意听众的反应,看看别人信不信。

因此,我们要加重他的认知负荷,让他的大脑忙不过来,从而露出马脚。

第一招:魔鬼代言人方法。

这招可以帮你问出别人对某个事物的真实态度。比如说你想约女朋友出来吃火锅,说“随便”,但是看起来好像不是很高兴。你怀疑她不想吃火锅,该怎么问呢?

这个时候就可以先问她:“你为什么想吃火锅啊?”然后切换立场再问:“假如现在你不想吃火锅了,你觉得是为什么?”

这个技巧的原理是,人们通常会更深入地思考自己的观点。所以如果让人们支持自己的立场,他们会说得更多、更快、更直接可信。如果你的女朋友真的想吃火锅,她会说出很多火锅的好处,而想不出来为什么不想吃火锅。

第二招:施加认知负荷。

施加认知负荷有很多种方式。第一是让他倒着叙述一遍。比如说你的下属上班迟到了,解释说自己出门吃了个早饭,去地铁站的时候高跟鞋坏了,崴了脚,去医院看了看,然后打车过来的。你怀疑她说谎,可以让她倒着说一遍。第二是让他一边做事一边问。在心理学研究中还有一个很经典的方法,给一个数字,让他连续减3,起到占用他认知资源的作用。所以,想办法占用他的认知资源。

第三招:提出对方意料之外的问题。

假如你的孩子骗你说中午和同学出去吃饭了,其实他是偷着去网吧了。普通的问题比如去哪里吃、吃什么之类的问题肯定难不倒他,他说他去肯德基,和同学一人点了一份套餐。你怀疑他说谎,该怎么问呢?

这个时候你就可以问点不一样的、他想不到的问题,比如“离你们最近的人在哪里坐着?”或者让他以出乎他意料的方式回答,比如让他画一下那家店的布局。甚至你可以过上几个钟头再问一次进行验证,如果他记不住自己之前的回答又现编了一个,狐狸尾巴就露出来了。

第四招:如果怀疑对方在背台词,就问他一些有时效性的问题。

假如你的孩子是肯德基常客,对那里的布置非常熟悉,说得头头是道,你的问题根本难不住他,就可以问服务员是男是女、长什么样子。因为服务员是轮班的,他说(编)起来就不会像之前一样轻轻松松。

第五招:证据的战略性运用。

撒谎的人和说真话的人,两者的心理状态不一样。

撒谎的人害怕别人知道真相,因此涉及到真相时会更多地回避和否认;而说真话的人唯恐别人不知道真相,所以他们不会害怕和逃避,会直截了当有一说一。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心态,先引诱他回避证据,再亮出证据,找出他言语中的矛盾。

假如你能查到孩子排位赛连跪五把的战绩,确定他是出去玩游戏了。如果直接问他游戏战绩是怎么回事,他可能会说去同学家玩了。怎样才能让他露出马脚呢?

第一步,先让他描述自己的活动。他会说中午和同学出去吃饭吃了很久才回来,意料之中。

第二步,提及关于证据的问题,但不要说你有证据。可以问他:“有没有去玩游戏?”你的孩子大概率会回避这件事,说自己没有玩游戏,吃完饭直接回来了。

第三步,亮出他五连跪的战绩,“解释一下吧?” 到这里,就成功识破了他的谎言。最后依然要提醒大家,没有100%能识破谎言的技巧,即使是运用以上五招,也只能帮你增加识破谎言的概率。甚至撒谎的人也可以反过来利用以上技巧,让自己看起来更真实。

真相和谎言之间的攻防永远不会停止,但是我们至少可以更加清醒。

作者知乎ID:暗涌

声明:本文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新华网客户端和知乎的立场及观点。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