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萝卜亩产(常被误认成萝卜)

导读:亩产7000斤,常被误认成萝卜,过去是充饥粮,如今成我国出口名蔬

立秋节气到了,而这个时候正好是处于二伏期间俗话说“头伏萝卜二伏菜”,意思是说头伏的时候适宜开始种植萝卜了,而二伏的时候就可以种植早秋白菜了。最近村里就有一些老人开始种植萝卜了,毕竟萝卜在冬天是很受欢迎的蔬菜,民间还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经典农谚。

不过,今天笔者要和大家说一种奇特的蔬菜,它长得酷似萝卜,也常被人误认成萝卜,它虽然是外来物种,但是在我国种植历史却超2000年了,并且在过去还是农民的充饥粮,如今却成为了我国出口名蔬,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出口到欧美、日韩等国家。

北方的朋友们对于这种蔬菜应该是相当陌生的,不仅很多人没有吃过,而且就连见过的也很少,它就是在我国南方地区曾广泛种植的盘菜。有些地方也叫它大头菜、诸葛菜、圆根菜等,而它的学名很少人知道,叫芜箐。

笨萝卜亩产(常被误认成萝卜)(1)

之所以叫它盘菜,那是因为它们长得就和菜盘子一样。盘菜是十字花科芸苔属芸苔种芜箐亚种能形成肉质根的二年生草本植物,食用的主要是它地下的肥大的肉质根。它长得和萝卜一样,都是白色的。但是形状却有很大的区别。萝卜一般都是圆柱形的,而盘菜则是长得和菜盘子一样,是很宽大的扁圆形的。

多的北方人来到南方后,第一次见到盘菜,常会把它误认成圆萝卜,其实它和萝卜根本没有一点关系,只是长得有点像而已。盘菜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但是它的原产地却是地中海沿岸以及阿富汗、巴基斯坦、外高加索等地方,这些地方流传出过不少闻名世界的植物,盘菜便是其中之一。

笨萝卜亩产(常被误认成萝卜)(2)

在西南地区,盘菜又叫诸葛菜,从名字就看得出来,这是为了纪念诸葛亮的。相传,盘菜就是诸葛亮带入西南地区的。在当时由于盘菜很好种植,管理粗放,产量也高,并且食用方法多样,既能直接生吃,还能用来做菜吃,所以不仅大量种植盘菜当军粮,而且还在民间被广泛种植,遇到灾荒年了,农民就用盘菜来充饥。

别看现在很多人不认识盘菜,但是在历史上盘菜的地位相当高,不少的文人墨客们一致对盆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比如苏东坡就曾用盘菜创造出了一道“东坡羹”,据说这东坡羹是他在田间灵光一闪想到的,于是就地取材,以萝卜和盘菜为主料熬制。而且还有很多的医学家也对盘菜推崇备至,所以盘菜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极品蔬菜。

笨萝卜亩产(常被误认成萝卜)(3)

盘菜不仅长得和萝卜差不多,而且它的种植方法,产量等也很相似。盘菜也是在立秋节气以后开始种植,等到了冬天才开始收获。食用的主要是它地下的肉质块茎,相比于萝卜而言口感要更佳,脆甜多汁品质好,是可以直接生吃的。当然了也可以炒着吃,或者是煮食和腌渍,尤其是腌制的盘菜更是非常可口的下饭菜。

笨萝卜亩产(常被误认成萝卜)(4)

据种植过盘菜的农民介绍,盘菜的产量很高,单个就能长到好几斤重,最大可以长到6斤以上,亩产可达到7000斤以上。它不仅在我国很受欢迎,而且在日本、韩国和欧美等国家也是畅销菜。其中我国浙江、四川等地区生产的盘菜,就主要用于出口。如今盘菜已经成为了我国出口的非常有名的蔬菜,深受各国人士的青睐。

各位朋友们,你们吃过盆菜吗?笔者看来,盆菜腌制起来比清炒更好吃,而且比腌制的萝卜更下饭,爽口又带着一丝丝的甜味。喜欢吃的朋友们,现在开园种植盘菜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