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磨小工具(打磨小而美的设施)

在电影《爱情神话》中,徐峥经常骑着自行车在五原路上穿梭,浓浓的上海风情打动着无数观影人。与它紧邻有另一条网红街乌鲁木齐中路,同样也兼具风貌和烟火气,吸引着许多人来此觅食和打卡。

在这样一片优雅的历史街区闲逛,最好少喝点,少点内急,因为安福路公厕数量,零,武康路公厕数量,零,而位于乌鲁木齐中路和五原路十字路口的乌中公厕犹如“定海神针”般的存在。

如今这个公厕历经4个多月的改造,重新向公众开放。2月7日正式开放当天便冲上了同城热搜#上海最美转角公厕正式开放#!

打磨小工具(打磨小而美的设施)(1)

改造后的乌中公厕

01

打磨小工具(打磨小而美的设施)(2)

2020年乌中公厕面向社会公开方案征集的海报

公厕改造发布公开征集

这样的转角黄金地段,怎么会安排给一座公共厕所?

乌中公厕不只是单纯的公厕,由于五原路周边老房子居多,修建时尚未有现代排污管道和独立卫生间,这个公厕也是为了满足居民的需要建造的。这个公厕还是一座垃圾转运站,每天需要清运半个湖南路街道产生的20吨生活垃圾,垃圾房需存放40多个大型垃圾桶。同时,辖区共有100多位环卫工人,他们会在不同时间在公厕二楼洗漱、休息、吃饭和开会,这里也是片区中工人们唯一的休息点。

打磨小工具(打磨小而美的设施)(3)

改造前的乌中公厕

2020年9月30日,由湖南路街道发起,联合徐汇区绿容局、徐汇区规划资源局、上海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促进中心(以下简称“促进中心”)共同推进,将乌中公厕作为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试点项目,向社会公开征集方案,打造“衡复风貌区里的最美驿站”。

湖南路街道负责人说,希望公厕改造后能真正实现“最美驿站”,不仅让居民使用公厕时感受到温馨与便利,也要让二楼的环卫工人临时休息室更舒适,感受到被尊重。

在设计任务书(点击链接可查阅)中,建筑师们必须对公厕、垃圾转运站、环卫工人休息室等空间进行综合设计,兼顾厕所和环卫两方面的不同需求:必须保持现有厕位数目不减少,立面改造与风貌区相协调,合理布局功能、优化交通流线等。

征集发出后,主办方共收到了33组来自不同团队的方案。2020年11月19-21日,主办方曾在乌鲁木齐中路的Depot寄存处举办了三天的公众投票,很多居民、商铺业主、环卫工人和前来“拉票”的设计师们都聚在小小的展厅里,相互交流,品评方案。最终收到了1570张选票,票数最高的3组作品被授予“公众喜爱奖”。

打磨小工具(打磨小而美的设施)(4)

打磨小工具(打磨小而美的设施)(5)

打磨小工具(打磨小而美的设施)(6)

打磨小工具(打磨小而美的设施)(7)

打磨小工具(打磨小而美的设施)(8)

打磨小工具(打磨小而美的设施)(9)

Depot寄存处的公众投票(左右滑动可见更多)

同时,由主办方邀请社区规划师和建筑、规划、环卫的专家组成专业评审团投票选出9组入围方案进入终极评审会。经过长达一天的热烈讨论,评审团最终评出的优胜方案为热气建筑的《270°转角花园》。

02

打磨小工具(打磨小而美的设施)(10)

热气建筑的《270°转角花园》

“素颜”方案成为优胜

如果仅“看脸”,很多人在第一次看所有设计方案时,并不一定会被这个方案所吸引。贴着绿色瓷砖、没有特殊大胆造型的外立面,“转角花园”这个概念似乎也显得有些常规,不太符合我们对“被设计过”的期待。

在所有33组方案中,确实有不少让人一眼就印象深刻的提案。比如重建具有民居特色的外立面;将公厕调整至二层,使一层成为开放空间;将建筑改造为拱形洞口的“树亭”等等。

打磨小工具(打磨小而美的设施)(11)

打磨小工具(打磨小而美的设施)(12)

打磨小工具(打磨小而美的设施)(13)

打磨小工具(打磨小而美的设施)(14)

打磨小工具(打磨小而美的设施)(15)

打磨小工具(打磨小而美的设施)(16)

打磨小工具(打磨小而美的设施)(17)

打磨小工具(打磨小而美的设施)(18)

其他入围方案(左右滑动可见更多)

评委会从设计理念创新性、功能实用与多样性、方案落地可行性与经济性等多方面进行权衡,最后选择了这个并不“闪亮”的方案。

回到问题核心,这是一个对居民、商户、游客而言非常重要的公共设施。外部设计,既要不突兀地融入历史风貌保护区,又要能让人清晰地、直接地认出这是一间开放使用的公厕。内部设计,最大程度地优化配比空间资源,满足同时容纳垃圾转运和公厕的双重需求。

比起当“夜空中最亮的星”,还是解决好诸多实际存在的问题,让在公共场所上厕所这件重要的“小事”变得不尴尬、更舒心,才是一个方案更应该考虑的事情。

打磨小工具(打磨小而美的设施)(19)

改造后的公厕与周边建筑谦逊地融合在一起

03

打磨小工具(打磨小而美的设施)(20)

成角度的镜面反射对面的景色,成为有趣的“街道眼”

细细打磨转角风景

设计改造方案前,热气建筑主持建筑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候选人袁烨和张子岳多次翻阅乌中公厕建筑的历史资料,了解房屋结构后发现,这个房子历史上可能有两次到三次的加建,“比如一楼的柱廊是为了支撑二楼的加建而造的,后续设计中,这些结构上的限制对于公厕的改造方案也会造成影响。”设计师说。

明确了改造方向和限制条件后,设计思路就也明确了。“我们把原本分入口设置的男厕、女厕包括第三卫生间,统一入口设在靠近街角的位置,不仅对行人更加友好,管理起来也方便了很多。”设计师告诉《新民周刊》的记者,原本的第三卫生间入口改到街口以后,不管是老年人、残疾人或者带孩子的家长都能第一时间看到,大大提高了使用率。

打磨小工具(打磨小而美的设施)(21)

开放的主入口集中设置不同高度的洗手池

打磨小工具(打磨小而美的设施)(22)

公共通道串联起男女厕和第三卫生间

打磨小工具(打磨小而美的设施)(23)

第三卫生间

主管单位在方案深化中提出希望进一步考虑儿童友好,特别是增加儿童便器。设计师把洗手台全部统一在入口的通道处,这样在一楼有限的空间里,男女厕又各自释放出了一些空间,利用这一空间,女厕的厕位增加了,还有供小孩使用的小马桶,同时又为男女厕中增设了婴儿座椅,带娃的家长拥有了一个暂时放置宝宝的地方。

打磨小工具(打磨小而美的设施)(24)

女厕中的母婴专用厕位

打磨小工具(打磨小而美的设施)(25)

男厕中设有儿童小便池

为了解决垃圾转运站影响市容的问题,设计师用了“270°转角花园”的概念,在厕所入口的通道跟垃圾转运站之间设置了一个花坛,只要没有完全走到垃圾转运房门口,入目所及的就是美丽的花花草草,这个花坛也保证了厕所入口的私密性。

打磨小工具(打磨小而美的设施)(26)

打磨小工具(打磨小而美的设施)(27)

垃圾转运站与厕所入口之间设置了一个花坛

二层休息室同样进行了全方位的功能升级。柔和的白色石膏板吊顶,温馨的水磨石瓷砖,全新的厨房设备和设计师精心选择的家具共同为环卫工人们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

打磨小工具(打磨小而美的设施)(28)

打磨小工具(打磨小而美的设施)(29)

垃圾站另一侧的楼梯通向二楼休息室

打磨小工具(打磨小而美的设施)(30)

二楼休息室温暖的配色

在建筑的立面处理上,设计师突出“洞口”的概念,配合二层道班房办公室的落地窗,组成了一个大的孔洞。原建筑的柱廊结构进行了覆盖和梳理,只保留了主入口一层的圆柱,作为一种装饰和对原建筑的记忆。

打磨小工具(打磨小而美的设施)(31)

打磨小工具(打磨小而美的设施)(32)

打磨小工具(打磨小而美的设施)(33)

二层办公室的落地窗形成立面的“树洞”

从垃圾转运站开始,经过花池、带有花槽的洗手台、通透的管理空间,直至天井花园,配合着造型优美、颜色素雅和易维护的耐阴植物,这条公共走道营造出一个完整的、花草馨香的如厕体验。转角花园里种了八角金盘、落新妇、肾蕨,还有会散特殊香味的迷迭香、瑞香。天井花园里种了一棵茶花,花苞逐渐开放绽放。在天井花园的沿街入口,细心的设计师还定制设计了一个多功能门,上部有照明宣传栏,下部是宠物粪便收集箱。这个区域遛狗的人尤其多,忘了带袋子,就可以在这里取用可降解的粪便收集袋。

打磨小工具(打磨小而美的设施)(34)

入口花坛的耐阴植物

打磨小工具(打磨小而美的设施)(35)

打磨小工具(打磨小而美的设施)(36)

女厕外的天井花园

打磨小工具(打磨小而美的设施)(37)

天井花园的茶花树正在逐步绽放

打磨小工具(打磨小而美的设施)(38)

多功能门可取用拾便袋进行宠物粪便收集

当然,在方案落地的过程中,难免有这样那样的改动。湖南路街道提出了很多切实的建议。厕所外立面配色的是绿色,但究竟是哪种程度的绿?设计师在比对了市场上多种绿色瓷砖和不同尺寸后,主管单位、湖南路街道的工作人员特地到现场看了瓷砖的试贴效果才最终确定下来。“因为这个厕所在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需要考虑风貌区内颜色是否和谐统一,颜色也尽量低调、朴素。”设计师说。

打磨小工具(打磨小而美的设施)(39)

打磨小工具(打磨小而美的设施)(40)

打磨小工具(打磨小而美的设施)(41)

袁烨在现场比对绿色瓷砖(左右滑动可见更多)

打磨小工具(打磨小而美的设施)(42)

定制化的标识设计

04

打磨小工具(打磨小而美的设施)(43)

照亮街区的微光

小而暖的社区家园

公厕改造尚未完工时,便有一些年轻人将那面绿瓷砖墙作为取景拍照了。这个发现让设计师觉得很有意思,因为设计之初,全然没有要奔着网红去的意思。袁烨不希望公厕改造后,大家使用时会明显感到这个地方“被特意设计过”,而只是觉得变亮堂了,变方便了,变舒服了。它应该成为一个让人能够体面使用的公共空间,而不是一个网红打卡点。

“十几年前,设计师聚在一起谈得最多的是新城建设,但现在关注点变了,回到人们居住生活的空间本身。对于城市来说,或许这只是一个小小角落的变化,设计师要考虑的却是方方面面的问题,需要大家形成共识,才能达成一致的行动。”设计师说。

改造完成的公厕,可以实至名归地被称为“花园公厕”。一位附近居民曾说,她从小生活在这个片区,对这座建筑留有印象,她很高兴看到建筑得到提升的同时,还留有过去旧时光的影子,这让她十分欣慰,可以与下一代共享一段城市的历史记忆。

打磨小工具(打磨小而美的设施)(44)

乌中公厕_乌鲁木齐中路、五原路综合服务站

项目区位:上海市徐汇区五原路157号

主管单位:上海市徐汇区绿化市容局

设计单位:热气建筑

建筑师:袁烨、张子岳

打磨小工具(打磨小而美的设施)(45)

项目位置

(来源: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