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白居易有多洒脱(最强人生赢家白居易)

历史上的白居易有多洒脱(最强人生赢家白居易)(1)

01

一位衣衫华贵,面容儒雅的男子来到酒楼喝茶,突然听到邻近的一桌客人正在谈论:

「听说了吗,最近一个叫高霞寓的军使招聘歌妓,开了这个数!」

「何方名妓,竟然开出这等天价!莫不是那翠红楼的头牌?」

「哪里是什么头牌,不过是个三流歌手。但是人家自称能唱白学士的《长恨歌》,很合对方胃口呢。」

「难怪,这《长恨歌》火得不像话,我那不认识字的老母亲都整日哼唱,会唱的歌妓自然是抢手。」

男子静静听着,心中毫无波澜甚至还有点想笑。

这些年走遍大江南北,各个寺庙、酒馆、乡校甚至客船上都能看到自己的诗像牛皮癣广告一样铺天盖地地出现。

去朋友家听个小曲儿,一群歌妓围着他要签名要合照;去餐厅吃个饭,也能引起一阵阵围观和尖叫。

甚至还有个男粉丝,在自己身上纹了一堆他的诗作,真是哭笑不得。

明明是实力派大叔,却火得像个小鲜肉。

白居易叹了口气:我现在最大的烦恼,就是太红了……

他不抗拒成为一名人见人爱的偶像巨星,但这并不是他最初的志向,远远不是……

02

十几岁的时候,白居易来到长安,拜访当时的大诗人顾况。

顾况调侃道:“你叫白居易?长安物价很高,在这买房可不容易啊。”

“我不是来借钱的,只是想请您帮我点评一下我的作品。”白居易拿出自己的诗集。

顾况翻着翻着,当他读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不禁惊为天人:“小伙子,收回我刚才的话,你写诗这么牛,在长安买别墅都没问题啊!”

要想成名,先得起个响亮的名字。

一个好的名字往往简单好记,就像一个人的品牌标识,比如李白、王维,这俩都是红得发紫的代表。

而白居易虽然生得晚,走红程度却有超过两位前辈天王的趋势。

不得不说,白居易的父亲实在有先见之明。

白居易,字乐天,分别取自《礼记》、《周易》,取义“君子居易以俟命”、“乐天知命故不忧。”

简单好记还有文化内涵。

白居易的少年时代距离安史之乱已经过去几十年,但各地藩镇割据依然十分严重,今天这里打仗,明天那里大乱。

他跟着家人四处逃难,颠沛流离,家乡的地都没有人照看。

一家子像随风飘荡的野草,有时候竟然分散在五个地方,写信都要抄写五份: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相似的经历,让他更加理解和崇拜前辈诗人杜甫,并效仿他给自己写了个座右铭:

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老杜: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白居易的家庭非常普通,但却不大寻常。

他的远祖不是汉人,而是西域龟兹族,而他的母亲则是他父亲的亲侄女。

家里虽说是官宦世家,但只是地方上的小公务员。

微薄的俸禄,要养活四个孩子,从小自然吃了不少苦。

要改变命运,只有读书这条路了。

他自知没有李白的天才,没有王维的家世,更没有机会娶个富婆,唯有逼着自己往死里读。

多年来每天早上学习辞赋、晚上看书,有闲暇就作诗,简直不知道什么是休息和娱乐。

读到口舌生疮,年纪轻轻就满头白发,甚至高度近视散光。

十五六,始知有进士,苦节读书。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瞀瞀然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者,动以万数,盖以苦学力文之所致,又自悲。

没有一鸣惊人,有的只是十年如一日的努力。

29岁那年,白居易进士及第,正式开启人生赢家模式。

03

春日的曲江边,春和景明,暖风熏人。

17名新科进士正沐浴着春光,在杏园举办谢师宴。

白居易春风满面,自信地在大唐的星光大道——慈恩塔下留下了自己的签名:

“本届最年轻的学霸白居易到此一游。”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人人都知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进士在唐代是公认的难考,十考九不中者大有人在,50岁考上都算年轻的了,因而进士出身,地位非比寻常。

白居易能在三十岁之前考上,足以光宗耀祖,扬眉吐气了。

但是对他来说,这种考试也就是练练手罢了,不过瘾。

要考,就考最难的!

两年后,白居易参加了比进士还难考的吏部书判拔萃科考试,顺利通过。

各届的进士们还在排队取号等待授官的时候,老白同学已经直接保送秘书省校书郎,手中拿着年薪百万的offer,开心地入职报道了。

别看秘书省校书郎只是个九品的图书管理员,这可是前途不可限量的美差,著名的宰相张九龄、张说都是从校书郎起家的,这个职位可以说是未来宰相储备军,前途无量。

校书郎的待遇着实不低,不仅分房、分车,还分仆人,每个月钱多得花不完,可不像现在的大学生一毕业就要为房租发愁:

茅屋四五间,一马二仆夫。

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馀。

人有钱了,精神气足了,打扮打扮,一改往日不修边幅的屌丝学霸形象,瞬间变成个翩翩美少年。

既无衣食牵,亦少人事拘。

遂使少年心,日日常晏如。

这期间他认识了相伴一生的好基友——元稹。

入职的那天,白居易就注意到这位风流潇洒的美少年,一聊才发现:艾玛,怎么没有早点认识你,向你讨教谈恋爱的窍门……

不为同登科,不为同署官。

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

男人好起来,就没异性什么事儿了。

他们朝夕相处,上班一起摸鱼,下班一起闲逛,回家还要互相发短信,感情不断升温。

秘书省的工作比较清闲,两人有大把的时间吟诗作赋、游山玩水。

一起看雪,看星星,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更是家常便饭,有诗为证——

「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

「有月多同赏,无杯不共持。」

「春风日高睡,秋月夜深看。」……

秘书省校书郎这个闲差显然不能满足两位有着远大政治理想的青年,于是任期满后,他们选择继续进修,备考由皇帝亲自主持的应制举。

两人一起住到了华阳观,这里清净悠闲,正好安静读书。

他们积极备考,热烈讨论当时的时政热点,并写了75篇《策林》。

公元 806 年,白居易成功应选。

三次参加中央的考试,三登科第,白居易的简历堪称辉煌。

所以不要说什么读书没用,白居易用实力证明什么叫“知识改变命运”。

不仅如此,他的应试文章还成为满分作文案例,被分发给考生和准考官作参考,他自己也颇为自得地记录在册:

日者闻亲友间说,礼、吏部举选人,多以仆私试赋判为准的。

这一年,白居易出任离长安不远的周至县尉,元稹则在朝廷担任拾遗。

04

周至县属于京兆府属县,此地有名山古迹,不少名士高人隐居在山中,爱交朋友的白居易很快与他们打成一片。

一日,王质夫、陈鸿等朋友邀请白居易一同前往仙游寺游玩。

这里距离马嵬坡不远,马嵬坡事变已经过去整整50年了,依然被人津津乐道。

王质夫不由得感叹:历代的事,除非遇到文采出众的人加以润色,否则时间久了就没有人记得了。

众人纷纷点头:可不是,杨贵妃何等绝色,一朝埋没尘土中,谁还会想起她?

王质夫对白居易说:乐天老弟,你文笔好,这个天大的热点你不蹭一蹭?

白居易沉吟半晌,突然灵光一现:俗话说艺术要为人民服务,过去那些诗都是写给读书人看的,曲高寡和,我何不写得接地气一些?

略加思索,一篇800多字的长恨歌一挥而就。

语言通俗、朗朗上口,是个人都能看懂。

陈鸿等人拿起来一看,不禁绝倒:老哥,让你随便发挥一下,你给我写了篇千古绝唱,还让不让后面的人活了?

这首诗有多经典就不用说了,白居易确实懂得欣赏美人,每一句描写都让人浮想联翩: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描写爱情的诗句更是有名: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俯拾即是的金句,曲折起伏的情节,传奇的民间传说,让所有相关题材的诗瞬间黯淡无光。

白居易一炮而红。

凭着《长恨歌》,连续好几年登顶大唐流行歌曲榜榜首,稳坐流行天王宝座,甚至火到了日本、朝鲜、越南、契丹等国。

对于自己创作的爱情诗大受欢迎,白居易有些失落,因为,那并不是他最得意的作品,他引以为豪的,是那些冷门却尖锐的讽喻诗。

历史上的白居易有多洒脱(最强人生赢家白居易)(2)

05

大唐诗人普遍相信自己有很高的政治才能,李白、杜甫、王维……无不如此,白居易也不例外。

在我看来,白居易不是盲目自信,他的确有。

元和三年,37岁的白居易被授予左拾遗,兼翰林学士。

这个职位可以和皇帝零距离,参与朝廷重要决策,尤其是翰林学士,那可是皇帝的私人秘书和政治顾问,未来宰相的候选人。

得到皇上如此厚爱,白居易受宠若惊,工作起来跟打了鸡血一样:

“有阙必规,有违必谏,朝廷得失无不察,天下利病无不言。”

他的矛头直指当时朝廷最大的两大弊病:藩镇割据、宦官乱政。

多次上书,实名制弹劾裴均、李师道、严绶等包藏祸心的藩镇节度使,更大胆地抨击俱文珍、李辅光、吐突承璀等炙手可热的宦官。

吐突承璀作为唐宪宗宠爱的宦官,无人敢得罪,大臣们还恨不得好好巴结他。

但白居易偏要得罪他。

元和四年,宪宗准备讨伐叛乱的承德藩镇,竟然任用宦官吐突承璀为统帅,白居易立刻上书反对,言辞激烈而恳切——

自古以来从没听过让太监带兵打仗的,您这么做,敌人听到了,做梦都会笑醒的……

“然则兴王者之师,征天下之兵,自古及今,未有令中使专统领者。……臣恐四方闻之,必轻朝廷;四夷闻之,必笑中国;王承宗闻之,必增其气;国史记之,后嗣何观?……”

他希望皇上慎重考虑,大不了给他钱、封他的官,但是万万不可将军国大事交给一个阉人,否则必将为千秋万代取笑!

“望陛下念其勤劳,贵之可也,陛下怜其忠赤,富之可也,至于军国权柄,动关于治乱,朝廷制度,出自于祖宗,陛下宁忍徇下之情,而自隳法制,从人之欲,而自损圣明?何不思于一时之间,而取笑于万代之后!”

他当然知道皇上看到会生气,宦官看到会记恨,但是为了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也只能豁出去了。

另一方面,他拿起诗歌的武器,广泛发动舆论的力量,

他与元稹、李绅共同发起新乐府运动,创作了大量揭露社会黑暗、民生疾苦的讽喻诗。

比如揭露宦官生活作风浮华的《轻肥》: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

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比如揭露宫市危害的《卖炭翁》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由于白居易强大的影响力,这些诗歌传播甚广。

被刺中要害的权贵政要看了,无不大惊失色,咬牙切齿。

“凡闻仆《贺雨诗》 ,众口籍籍,以为非宜矣;闻仆《哭孔戡诗》 ,众面脉脉,尽不悦矣;闻《秦中吟》,则权豪贵近者,相目而变色矣;闻《登乐游园》寄足下诗,则执政柄者扼腕矣;闻《宿紫阁村》诗,则握军要者切齿矣!”

白居易的大胆直言甚至一度得罪了唐宪宗,他气得跳脚: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

宰相十分厚道,连忙劝说唐宪宗:白居易不顾性命安危,一心为朝廷着想,是忠臣啊。

唐宪宗无奈:这小子,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

06

公元 814 年,白居易升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正五品上。

明面上是升职了,但其实是个不能参与朝政的冷官。

每天天还没亮就要冒着寒风出门,千里迢迢赶去朝廷打卡,却没有事做。

他忍不住跟朋友抱怨:这么无聊的工作,还不如在家睡大觉。

一种共君官职冷,不如犹得日高眠。

——《初授赞善大夫早朝寄李二十助教》

这个愿望很快就实现了。

元和十年6月3日凌晨,天色微明。

通向皇宫的路上只有得得的马蹄声,更显得街道的寂静。

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一前一后,准备进宫上朝。

突然间面前出现一群带着刀剑的刺客,身手快捷如鬼魅。

宰相还来不及惊叫,头颅已经落地,血柱喷溅,当场死亡。

裴度吓得七魄没了六魄,重伤之下溜下马来夺路而逃。

刺客甚至留下字条:毋急杀我,我先杀汝。

当天,朝野上下无不震惊:天子眼皮底下,节度使就敢在宫门外杀主战派的朝廷重臣,当真是无法无天。

白居易坐不住了,立刻上疏恳请皇上补贼以雪国耻。

朝中马上有人跳出来斥责:谁让你发言了,你当谏官是死了吗?

昔日同僚王涯趁机落井下石,声称白居易母亲因看花落入井中去世,他却写看花诗,是大大的不孝。

不到2个月,白居易就收到被贬江州的诏令。

07

连夜打包行李,坐了2个多月的船,终于在当年的冬季到达江州。

白居易的心情比冬天的景色还萧条:

浔阳迁客为居士,身似浮云心似灰。——《赠韦炼师》

司马品阶虽然不低,却没有任何职权,作用大概相当于吉祥物。

上班可以游山玩水,也可以睡到天黑。

后亭昼眠足,起坐春景暮。

新觉眼犹昏,无思心正住。

……

江州地近庐山,气候宜人,风景优美,是唐代的隐居圣地。

白居易在庐山脚下盖起了草堂,打算开启半官半隐的生活。

美丽的风景是灵感的源泉,在这里,诗人写下了不少有名的写景诗:

遗爱寺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但他心里的郁闷始终无法排解,一为国家的局势,二为自己的仕途。

这年秋天,寒风瑟瑟。

白居易在浔阳江头送别朋友,两人喝着酒,心情都有些低落。

“这时候要是有点音乐就好了。”

“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连KTV都没有,算了老白,就此别过吧!”

白居易下了船,正准备离开,突然听到一阵轻灵的琵琶声。

两人竖起耳朵:“听着像从长安来的歌手。”

他们一阵激动,立即开船循声而去。

隔着船,友人搭讪道:“姑娘,一起开party吗?”

妇人停滞不语。

再三邀请,那女子不好推脱,答应上船为他们演奏。

她低着头,用琵琶遮着半边脸,只随意地调着琴弦,他们就发现:这是个王者。

女子的演奏技术精湛,情感动人,白居易的描写则更显功力,让我们真切地仿佛能听到千年前那震撼人心的琵琶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琵琶行》

白居易热泪盈眶:“姑娘,你不是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

女子向这些陌生人讲述了她的身世,原来她年轻时师从名家,是长安红极一时的歌妓,然而随着年老色衰,不得不嫁给商人为妻,商人重利轻义,时常将她独自留在舟中。想起年轻时的事,不觉恍如前尘……

白居易听到此,想起自己也曾在长安风光一时,前途一片光明,而今却遭人谗言,被贬到这里,虽说身份不同,但经历何其相似。

他含情脉脉地看着她,说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从此这句话成为搭讪的万能用语。

这首《琵琶行》一出,立刻刷屏。

上至朝廷下至村野,到处都是为白居易疯狂的粉丝,别说不认识字的乡下阿婆,就连老外都能背诵全诗。

白天王再次搅动诗坛风云。

随之而来的各种头条、八卦纷纷刷屏:《白居易半夜搭讪有夫之妇,写出爆款琵琶行》、《探秘白居易为何撩了琵琶女,却不娶她?》、《白居易与琵琶女的那一夜究竟发生了什么……》

人言可畏,人红是非多啊。

白居易叹了口气:“幸好老婆不识字。”

08

被贬江州,是白居易人生的分界线,他不再执着于苦口婆心劝说皇帝,实施自己的政治理想,而是努力在地方上发光发热,做一些有利民生的实事。

江州任期满后,白居易转调四川忠州刺史。

在忠州城东外的土坡,白居易种了上千棵花树、果树,不仅改善生态环境,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勤政爱民的政治理念:

东坡种花

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

漠漠花落尽,翳翳叶生初。

……

养树既如此,养民亦何殊。

将欲茂枝叶,必先救根株。

云何救根株,劝农均赋租。

云何茂枝叶,省事宽刑书。

种树就像养民,要从基层做起。要想让人民生活幸福,就要为百姓着想。

这种为民做实事、宽刑赋的从政理念深深影响了苏轼,为了向白居易致敬,苏轼为自己取号“东坡居士”。

公元 820 年,白居易被调回中央,并且一路从司门员外郎升到中书舍人。

回到阔别6年的长安,迎接他的却是比菜市场还糟乱的政局。

唐宪宗已经被宦官所杀,新皇帝穆宗昏庸无能,藩镇割据不断上演,党派轮番掐架,宦官权力滔天,你方唱罢我登场。

白居易痛心疾首,却无可奈何,索性请求外调杭州,眼不见心不烦。

杭州自古就是个富饶美丽的江南名城,来到这暖风熏人的人间天堂,又可以远离朝廷的纷争,他的心情别提多轻快了。

“五十岁了,该好好享受人生啦!”坐在马上,白居易细细规划着到杭州的旅游攻略:喝酒、划船、作诗……想想就开心。

马上作(节选)

杭州五千里,往若投渊鱼。

虽未脱簪组,且来泛江湖。

吴中多诗人,亦不少酒酤。

高声咏篇什,大笑飞杯盂。

五十未全老,尚可且欢娱。

用兹送日月,君以为何如。

秋风起江上,白日落路隅。

回首语五马,去矣勿踟蹰。

作为当时的超级巨星,白居易出任杭州的消息早就传遍了全国,沿路的官员纷纷出动,盛情邀请他出席酒宴,更有众多粉丝守在江口岸边,只为亲眼目睹偶像的尊荣,场面比过年还热闹。

在杭州,白居易实实在在为当地人做了几件实事,一是重修六口水井,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二是修理堤坝,治理西湖旱涝问题。

由于为政清廉,政绩斐然,杭州人民更加热爱他。

三年任期满后,白居易被调走,杭州百姓夹道相送,白居易不舍地作诗记道:

别州民

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

甘棠无一树,那得泪潸然。

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

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白居易少年时代避难,曾在江浙一带居住,那时候他仰慕的大诗人韦应物、房孺复担任苏、杭两地刺史,白居易就曾经许愿:要是以后能当上杭州或者苏州市长就好了。

自带锦鲤体质的白居易后来又如愿当上了苏州刺史,并在苏杭两地各留下一道白堤以及人人称道的好口碑。

09

晚年的白居易虽说膝下无子,但是有女万事足。

他潜心佛道,在洛阳买房养老,领着高额的退休金。

“老刘啊,我酒都烧好了,你快带只烤鸭来一起吃。”呼朋引伴、喝酒唠嗑,过得像个快乐的老寿星。

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有时候和朋友去踏青,有时候和僧人一起打坐念经,对于生死他也看得通透,正如他的名字那样:乐天知命。

或伴游客春行乐,或随山僧夜坐禅。

……

死生无可无不可, 达哉达哉白乐天。

——《达哉乐天行》

公元846年,76 岁的白居易在洛阳去世。

大诗人李商隐受邀为他写墓志铭,唐宣宗李忱作诗纪念他,诗云:

吊白居易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白居易实力展现了一个人生赢家的一生:

做官做到二品,还差点成为宰相。

写诗红到海外,寂寞身后事什么的根本不存在。

朋友知己遍布天下,和元稹、刘禹锡的友情成为千古佳话。

死后皇帝亲自写诗悼念……

做人做到这份儿上,还有什么可以遗憾的?

参考文献:

1.骞长春《白居易评传》

2.郭杰《白居易小传》

3.谢思炜《白居易诗选》

4.叶嘉莹《叶嘉莹说中晚唐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