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动能转换的时代内涵(动能转换让齐鲁大地焕发勃勃生机)
【年末,我们交出这样的答卷(1)】,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新旧动能转换的时代内涵?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新旧动能转换的时代内涵
【年末,我们交出这样的答卷(1)】
动能转换让齐鲁大地焕发勃勃生机
——山东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地区答卷”综述
光明日报记者赵秋丽李志臣
开栏的话
2021年,从历史深处奔涌而来,向民族复兴澎湃而去。这一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站在2021年的岁尾回望,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掌舵领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举世瞩目,中华大地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举世震撼。
今日起,光明日报开设《年末,我们交出这样的答卷》专栏,集中展示一年来各地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有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交出的精彩答卷。
如果说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的一场大考,那么,新旧动能转换无疑是山东考场的“必答题”。
山东省委书记李干杰介绍,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山东确立了综合实力、发展质效、科技创新、改革开放、生态建设、治理效能、民生改善“七个走在前列”,科教强省、文化强省、健康强省、现代农业强省、先进制造业强省、海洋强省、数字强省、新能源新材料强省、交通强省“九个强省突破”目标任务。实现这些奋斗目标,总抓手是新旧动能转换,主战场是“十强”产业,基本路径是“三个坚决”。
从泰山之巅到黄海之滨,从邹鲁故地到现代城乡,从企业车间到科研院所……记者在山东采访时感受到,齐鲁大地处处生机勃勃、热潮涌动,始终澎湃着高质量发展的活力。
牵住新旧动能转换“牛鼻子”
在中国地图上,齐鲁大地宛如一只雄鹰,振翅欲飞。但产业层次低、质量效益差、污染排放重的资源型、重化型产业结构,一直制约着山东的高质量发展。如何破解这一“心头之痛”,使这只“齐鲁雄鹰”冲向更为广阔的天空?
因势而谋,应势而动。2018年年初,在党中央亲切关怀下,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由此,一场传统经济大省的产业结构重塑就此展开。
前不久,位于滨州邹平的山东广富集团两座焦炉被拆除。眼下,在腾空的场地上,企业正规划建设一个新项目:年产20万吨的高端装备绿色智能制造项目。山东广富集团焦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向海说:“该项目的特点就是紧紧围绕着节能、降耗,能够更好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利用率。”
为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山东要求淘汰焦炉炭化室高度在4.3米及以下设备,广富集团两座总产能60万吨的高炉名列其中。为了实现超低排放,此前企业投资7000多万元上了环保设施,运行不到一年就停下来,这些钱相当于全部打了水漂,这让企业一时难以接受。
“壮士断腕”方能革弊前行。在山东省决策者看来,只有痛下决心,先做好“去”的文章,彻底甩掉低端产能的“坛坛罐罐”,把“笼子”腾出来,让优质资源向高端产业和项目集中,才能迈开高质量发展的大步子。
破解煤炭能源结构偏重的发展瓶颈,山东把淘汰落后产能作为新旧动转换的“先手棋”。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原有8座焦炉,虽然每年焦炭缺口超过一百万吨,但省里还是明确要求企业关停2座。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运营管理部部长李家波说:“3、4号焦炉拆除之后,我们的焦炭产量每年要减少62万吨,按照当时的价差来看,我们自产焦炭和外购焦炭成本每吨在1000元以上,这就意味着每年我们要多付出6亿多元的成本。”
2018年,山东有焦化企业55家,焦化产能6106万吨。按照计划,到今年年底,将要淘汰1686万吨,涉及24家企业。淘汰标尺不打折扣,促使各地能耗结构持续优化。今年上半年,从全国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完成情况看,经济总量排名全国前八的省份中,山东是唯一指标均为绿色等级的省份。
落后产能的淘汰出清,为新兴产业发展腾出了空间,裕龙岛炼化一体化、两大先进钢铁制造基地、世界铝谷、一批智慧化工园区等重大项目落地实施。
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
山东省省长周乃翔坦言,高质量发展既要“减重瘦身”,又要“塑形增肌”,更要“强身健体”。在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的基础上,山东一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边培育壮大新动能。
走进山东浩然特塑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智能化的数控注塑机正井然有序地工作着,不同规格、不同材料的注塑产品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打包发往全国各地。
浩然特塑是专业从事聚砜、聚醚醚酮类特种工程塑料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建有“山东省聚砜类特种工程塑料工程实验室”,被评为山东省瞪羚企业、山东省中小企业“隐形冠军”。从2017年开始,该企业实现了聚苯砜单一产品产能和销量国内第一,销售过亿元,并保持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聚砜系列树脂是继通用塑料、工程塑料之后发展起来的第三代塑料——特种工程塑料,被誉为塑料工业的“金字塔尖”。浩然特塑成立之前,聚砜树脂制造业技术被德国和美国企业垄断,国内需求基本依赖进口,无规模化生产厂家。
“创新研发,是我们打破国外垄断的关键,也是我们能够保持持久竞争力的秘诀。”公司副总经理党国栋一语道破“玄机”,“我们拥有专利21项、参与制定了《聚苯砜(PPSU)树脂》企业标准,先后承担国家级项目1个、省级项目3个。”
无独有偶。在鲁南制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向科技创新要生产力”早成共识。在这儿,只有95人的新车间年可创造产值30亿元——通过“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员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专注于智力创造及产品质量精益求精,鲁南制药悄然实现了从制造到“智造”的蝶变。
窥一域而知全局,鲁南制药和浩然特塑的经验表明,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科技创新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强力引擎,山东集中力量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强鲁、人才兴鲁战略,全力构建全域创新体系,以更大力度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3年多来,山东打好创新发展“组合拳”:整合120亿元省级科创发展资金,实施省级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布局首批5家省实验室;重点打造“1 30 N”创新创业共同体系;高等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设立运营;吸引中科院海洋大科学中心、中科院济南科创城等国家战略创新力量落户山东……
数据显示,在国家创新创效评选中,山东获4大类11个奖项,居全国第一。去年底高新技术企业超1.4万家,比2018年翻了一番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5.1%。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在山东,不乏“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做大一个产业”的生动案例。
邹城种植食用菌的历史悠久,但一直以来生产规模小、品牌影响弱、生产方式粗放,带动农民致富能力不强。为推进食用菌产业进一步发展,邹城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心积极与吉林农业大学开展人才及项目合作,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前来指导食用菌产业发展。
在李玉的带领下,邹城不但实现了“食用菌新品种选育、配套丰产技术研制(研发)及产业化创新体系建设”“北方食用菌高产、高效栽培新模式”等多项重大关键技术落地并转化实施,还吸引了一大批食用菌产业的专家来邹城创新创业。原山东省农科院资环所所长、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宫志远,吉林农业大学食用菌方向教授王琦、李长田,吉林农业大学食用菌专业优秀硕士毕业生李晓博等一大批食用菌方向的高层次人才陆续来到邹城。在人才力量的带动下,“邹城蘑菇”成功入选国家知名农产品品牌目录,成为助力当地乡村振兴的一张闪亮名片。
投身“十强”产业主战场
海洋牧场、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在山东,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竞相崭露头角。以在南海成功试采可燃冰中发挥关键作用的“蓝鲸1号”“蓝鲸2号”为代表,“山东造”大国重器不断向国际海洋工程领域最高科技水平迈进。
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山东规划了“十强”产业,分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绿色化工、现代高效农业、文化创意、精品旅游、现代金融。作为山东“十强”产业之一,现代海洋产业已经成为全省新动能、新产业增长最快的领域。
山东全力投身“十强”产业主战场,呈现出了各产业峥嵘竞秀、气象万千的态势:高端装备挺起全省工业“脊梁”、新能源新材料塑造产业新优势、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全面崛起、医养健康产业护航高品质生活……
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郑家镇的山东金帝精密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轴承保持器产业龙头企业。该公司参与了4项国家标准的制定和修改,申报国家专利133项,建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科研机构,被工信部评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优选企业。
高质量的创新往往具有高度的集群特征,产业也是如此。东昌府区积极做好产业规划,启动中国轴承保持器产业振兴基地建设,依靠金帝公司的高端产品优势,引进高端轴承企业,形成“保持器搭台、轴承唱戏,引外来企业、发展本地产业”的经济和产业发展格局。
金帝精密机械的实践,凸显了近年来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一个鲜明特色:培育领航型企业、集聚协同配套的中小企业,营造“既有参天大树,又有森林;既有灌木,又有小草”的优良产业生态,打造产业集群。
以高端装备产业为例,目前全省各地崛起一批层次高、体量大、有特色的产业集群:济南形成数控机床、新能源汽车等多个产业集群,青岛拥有轨道交通、智能家电装备等多个产业基地,还有烟台的海工装备、潍坊的动力装备、东营的石油装备、枣庄的中小机床、威海的打印设备等特色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正带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区域竞争力呈现新优势。
山东着力构建创新活力足、特色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深入实施“领航型”企业培育工程,集中培育73个雁阵形产业集群、规模突破4.7万亿元,7个集群入选全国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数量居全国首位。同时统筹推进“强链、建链、补链、保链”工程,全面推广“链长制”,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玉刚介绍,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战略以来,山东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从质量结构,到体制机制,到发展环境,正发生脱胎换骨的系统重塑,全省发展呈现出由“量”到“质”、由“形”到“势”根本性转变。
当前,齐鲁儿女信心坚定,豪情满怀,正向着“七个走在前列”“九个强省突破”目标进发。“在推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的征程上,要始终聚力高质量发展,着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攻克一批创新技术,搭建一批创新平台,壮大一批创新企业,引育一批创新人才;要着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狠抓落后产能压减淘汰,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狠抓新兴产业突破发展,狠抓数字经济赋能应用,狠抓海洋经济壮大提升,狠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落地推进;要着力深化改革创新,在营商环境改革、国资国企改革、财税改革、资源要素改革上奋力攻坚。”李干杰说。
《光明日报》( 2021年11月10日01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