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的杨尚昆回乡探亲(90岁的杨尚昆回乡探亲)

1997年4月,重庆潼南的乡人们为一位同乡办了场百年诞辰纪念活动。

对别人而言,这位同乡是革命烈士,可对杨尚昆而言,这人是他四哥杨闇公。

70年前,杨闇公因革命事业遭反动军阀逮捕,在经历割舌、断手、剜目非人折磨后,杨闇公依旧不吐露丝毫革命信息,最终被反动派连射三颗子弹,壮烈牺牲于重庆浮图关前。

为了纪念哥哥当年壮举,杨尚昆返回家乡,看了看他与四哥在幼年时一同种在庭院里的橙子树。

与乡亲们一同围坐在树下闲聊时,众人本以为杨尚昆会多谈谈哥哥的往事,可让人没想到的是,他却突然提了个问题——学校的校长来了没有?

90岁的杨尚昆回乡探亲(90岁的杨尚昆回乡探亲)(1)

橙子树里的兄弟情

1997年4月1日, 90岁高龄的杨尚昆在建国后第三次踏入了家乡的土地。

这次回家,他是来缅怀四哥的。

看着庭院里生长了84年的橙子树,杨尚昆的双眼朦胧了。

四哥曾说过,见树如见人。

90岁的杨尚昆回乡探亲(90岁的杨尚昆回乡探亲)(2)

这棵寄托着杨家兄弟情谊的橙子树种植于1913年。

那年,四哥杨闇公在父亲的支持下外出求学,年仅15岁的他便立志要为国家求得治国良方,在临行前,他带着尚且年幼的杨尚昆在院里栽下了树苗。

四哥告诉杨尚昆,他走后别想他,见树如见人,约定日后兄弟相见之日,都要如这颗橙子树一般茁长成长,结出硕果造福一方。

当兄弟再见之日,四哥已是中共四川地方执行委员会创始人,杨尚昆也是受到《共产党宣言》等革命思想熏陶的有志青年,在四哥的引领下,杨尚昆入了党。

90岁的杨尚昆回乡探亲(90岁的杨尚昆回乡探亲)(3)

对杨尚昆而言,杨闇公不只是他的四哥,还是他的革命领路人。

与朱德、刘伯承等组成中共重庆地委军事委员会,成为军委书记、策划顺庆、泸州起义,在天府之国建立起了由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

杨闇公从未忘记自己年少时的宏愿,用一桩桩壮举去践行了救国存亡之路。

可他的志向却在1927年画上了句号。

当时被组织派去上海的杨尚昆本以为自己会一直在四哥的羽翼下实现救国之路,可没想到的是,四哥却在革命路上先一步走了。

而他这个当时的毛头小子,却在之后继承了四哥的遗志,还了新中国的百姓一个朗朗乾坤,这是谁也想不到的。

90岁的杨尚昆回乡探亲(90岁的杨尚昆回乡探亲)(4)

回想起往事,杨尚昆一阵唏嘘。

抚摸着这颗颇有年头的橙子树,杨尚昆感慨万分:“这棵树的历史也不短了啊。”

刚招呼乡亲们一同坐下,村民饶爵林如立马将摘下的橙子分了出去。

这是杨尚昆一直坚持的惯例。

建国后他曾返乡3次,只要结了果,他回家都会拉着老乡们在庭院的长凳上一边吃橙子,一边聊家常。

而55岁的饶爵林每次都是庭院里的客人,早已知晓杨尚昆的脾性。

90岁的杨尚昆回乡探亲(90岁的杨尚昆回乡探亲)(5)

“今年的橙子树结了361个橙子!这十年来我每年都要来数一数橙子树结了多少果子。”

看着杨老,饶爵林报功似地给这位离家多年的主席介绍起了橙子的收成。

尝了口橙子,杨尚昆很是感慨:“这是当时从外地引进的优质品种,很好吃。”

他之前返乡正值春季,没能吃上橙子,时隔多年才又尝到了这熟悉的味道。

“这棵橙子树可发生了不少的故事。”杨家故居管理所所长唐明如接过了话头。

这棵橙子树,平日都是他在照料,每年结果都是上百个,最多的时候足足结了500多个。

90岁的杨尚昆回乡探亲(90岁的杨尚昆回乡探亲)(6)

唐明如所说的故事发生在1981年。

那年夏天四川遇到了大洪灾,潼南县双江镇几乎全部被淹,杨尚昆在北京见到了四川来开会的领导,询问了家乡的情况:有没有下到基层去百姓家看看。

当领导回答看过后,杨尚昆突然抛出了个难题:“好,我考考你们,我家门前的那棵橙子树被淹倒没有?”

没答上的领导顿觉大愧,在回了四川后才向杨尚昆回了话,橙子树被淹了,但是没有倒。

90岁的杨尚昆回乡探亲(90岁的杨尚昆回乡探亲)(7)

与乡亲们聊了聊过去的往事,杨尚昆突然向众人提了个问题:“今天有没有学校的校长来座谈?”

杨尚昆的发问让人们一愣,随后便答道来了。

听到这话,杨尚昆立马将校长与老师们请到他身旁坐下,开始问询起家乡的教育问题。

“工资领到没有,领齐没有,可要说实话。教育的问题我可是一直挂念着的。”

得到了老师们的肯定回答后,杨尚昆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随后便起身向老师们作了个揖。

“你们为祖国培养人才最辛苦,这里我给你们作揖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嘛,家乡的教育事业就拜托你们啦!”

90岁的杨尚昆回乡探亲(90岁的杨尚昆回乡探亲)(8)

杨尚昆此行本是缅怀四哥的私人活动,可他依旧心系家乡教育事业让在场的乡亲都十分动容。

在临别之际,杨尚昆看着乌压压的乡亲们深情地说道:“明年,我还要回来看看!”

可这个承诺,杨老没能履约。

回乡以后

返回北京后,杨尚昆向中央提交了一份报告,说出了自己最后的心愿。

“我已九十岁,很想把一生的经历记录下来。这件事可由中央文献研究室协助完成,并需中央档案馆提供档案。回忆录写成后,在出版前当送中央审定。以上请核批。”

撰写回忆录的想法杨老1993年便有了,可一直忙碌至今才得以践行。

5月13日,中央批准了杨老的请求,并调拨人手成立了回忆录整理组。

90岁的杨尚昆回乡探亲(90岁的杨尚昆回乡探亲)(9)

不久后,杨尚昆的回忆录提纲与第一章试稿出来了。

看了看手中的试稿,杨老说道:“关键问题基本上掌握住了,重点也还突出,但有些地方我要再琢磨一下。”

深思熟虑后,杨老向整理组人员说出了自己对回忆录的看法。

第一点便是用第一人称写回忆录,好坏都得写:“用第三人称写的传记,可以说你好,也可以说你不好,那是作者的事。有人写自传,只讲“过五关斩六将”,不讲“走麦城”,不足为训。回忆录是用第一人称写的,不能把自己说得太好,也不能说得不好,要尊重事实。”

随后他又强调了几点原则:“第一,不是我来写党史,是写我亲身经历、亲见亲闻的大事情;不要平铺直叙,而要讲我的看法和体会,回顾历史经验。第二,要有根有据,讲真话。重大的问题,希望你们帮我查核档案,单凭记忆不行。第三,除了有历史定论的人物外,不要贬损别人,影响团结。”

说到最后,杨老想到了可能会有的争议:“有些内容,可能看法不同,写出来也不能发表,就放在那里。我喜欢争论问题。”

90岁的杨尚昆回乡探亲(90岁的杨尚昆回乡探亲)(10)

想要撰写一部史实翔实的回忆录是个长期工程,这部蕴含上海地下斗争、和中央主要负责人的关系、在延安认识的国民党官员等珍贵材料的回忆录没能在杨老生前出版。

时间转眼到了第二年,原想再看看家乡的杨尚昆却发现自己力不从心了。

1998年6月7日,杨老因病住进了301医院。

病痛的折磨使杨老的身体日见消瘦,刚入院还是80公斤的杨老,很快体重便跌破了50公斤。

原本合身的睡衣变得松松垮垮,工作人员想为杨老换一件新的,可得知国家正遭洪灾肆虐后,杨老却坚决不让:“现在南北都闹着灾,国家正处在困难时期,处处都要节约啊!你们谁会缝衣服,替我把腰收收就行了。”

身在病床,可杨老却心系国家,不但省吃俭用,还让子女取出自己银行卡里的两万元捐给灾区,他说:“这笔钱存了20多年了,今天总算派上了用场。”

90岁的杨尚昆回乡探亲(90岁的杨尚昆回乡探亲)(11)

生命来到了最后时刻,可杨尚昆却还想为国家做些贡献,他一边加快记录生前经历的种种历史材料,一边以病体为周恩来、刘少奇、彭德怀等战友撰写缅怀文章。

纪念周恩来的《相知相识五十年》、纪念刘少奇的《卓著功勋,彪炳春秋》、纪念彭德怀的《追忆彭大将军》就这样在一张病床上被写了出来。

9月2日,已知大限将至的杨老开始撰写遗嘱,并交代了自己手上的事情。

“关于我的后事,一定要向中央表示要求从简,今年遭了大灾更要从简;二是火化,火化以后送回我的老家潼南县去,同杨公埋在一起。还有几摊子事情,比如回忆录等,我也作了交待。”

12天后的子夜,杨老与世长辞。

90岁的杨尚昆回乡探亲(90岁的杨尚昆回乡探亲)(12)

3年后,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杨尚昆回忆录》与《杨尚昆日记》,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了这位曾经主席的革命之路。

在2007年举行的纪念杨尚昆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杨尚昆为国家做出的贡献被高度赞扬。

而杨尚昆之子杨绍明则表示,父亲留给自己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便是共产党的理想:

“简单地说,就是三个字“为人民”,用毛主席的话说,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就是这些。别看少,做到是很难的啊!我父亲做到了。”

90岁的杨尚昆回乡探亲(90岁的杨尚昆回乡探亲)(13)

回忆杨老

在座谈会上,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周勇与人民网网友一起缅怀了杨尚昆同志。

他向网友们介绍道,杨主席曾三次回家乡,投身革命后首次回乡便是在1987年,此时杨老已经阔别家乡62年了。

当时已经80岁的杨老在下车后难忍激动的心情,第一句话便是“哎呀,想到要回潼南,我三天都没有睡觉了!”

随后还补充道:“回来我不坐车,我要走路。”

90岁的杨尚昆回乡探亲(90岁的杨尚昆回乡探亲)(14)

杨老的返乡之旅引来了许多小孩子的关注,许多小学生都想见见这位家乡的主席爷爷。

周勇日后将这个愿望讲给了杨老听,他得知后觉得很遗憾,于是看到潼南的人到北京去,他就说那么多孩子没有看到,觉得是一个未了心愿。

为了完成家乡孩子们的愿望,1993年,杨老再度回到潼南旧居,专门去学校里看孩子。

90岁的杨尚昆回乡探亲(90岁的杨尚昆回乡探亲)(15)

可即便这般,杨老还是对自己不满意。

“有些孩子已经长大了,去其他的学校去了,有的离开潼南去外地读书,看不到他们,很遗憾。”

临别时,他对几个学校的校长谈了教育,然后说道:“孩子们就拜托你们了!”

当杨老第三次回乡时,他承诺明年再来看看,可这个愿望却因病逝没能实现。

90岁的杨尚昆回乡探亲(90岁的杨尚昆回乡探亲)(16)

谈到杨老,周勇深有感触地说,杨尚昆家乡的人民非常怀念敬爱的杨主席,怀念这样一位让人尊敬的老前辈。

原潼南县县长徐祖文也在采访时说道:“尚昆生前一直很关心家乡的发展和建设。晚年三次回乡,他都给予了家乡人民极大的关怀和鼓励。”

谈到第一次见杨老的情景,徐祖文还是记忆犹新:“一九八六年,尚昆同志到四川开会。当他得知我也是潼南双江镇人时,立刻握住我的手说,‘家乡就拜托你们了’。”

90岁的杨尚昆回乡探亲(90岁的杨尚昆回乡探亲)(17)

徐祖文讲,在杨老第一次回乡时,他与乡亲们拜托杨老留下墨宝当做纪念。

而杨老欣然应允,挥笔写下“潼南奋进”,落款:“杨尚昆一九八七年四月二日离乡六十二年题”。

“看到尚昆同志毫不犹豫写下的落款,在场好多人都掉泪了。他少小离家,八十高龄回乡,这六十多年的时间他都一直记着啊。”

90岁的杨尚昆回乡探亲(90岁的杨尚昆回乡探亲)(18)

杨家旧居管理处副主任唐明忆及当年,感慨万分。

回忆杨老的家乡事,徐祖文笑着说道:“每次回乡,‘风萝卜炖腊肉’、‘白豌豆炖猪蹄’、‘炒藤菜’这些潼南农家菜,都是尚昆同志餐桌上的常客。”

1998年杨老病重的消息传回家乡后,徐祖文先后四次赶往北京看望。

“那年正逢洪灾来袭,潼南也受到不小影响。弥留之际,尚昆同志刚从昏迷中清醒就问‘家乡发了大水,群众搬出来没有?水稻收割没有?水淹到哪里去了?老百姓有没有吃的?’”

回忆杨老病床上的关切,徐祖文泪眼朦胧。

90岁的杨尚昆回乡探亲(90岁的杨尚昆回乡探亲)(19)

杨老对家乡的关切,原双江镇党委书记黄天宇也很清楚。

“每次回乡或者见到我们,尚昆同志都要求我们这些潼南的‘父母官’关心农民的生活。”

他讲到杨老1993年回乡时,便专门问了他当地收购农产品打白条的情况。

“他说自己在一些材料上看到,有些地方向农民乱摊派、乱集资,要求家乡父母官一定不能给农民打白条,要让农民丰衣足食。”

黄天宇说,杨老关注民生的场景,他与潼南的百姓一直记得很清楚。

“杨老在途经稻田时,见到以前稻田里常见的鸭子数量很少,于是连忙问怎么了。我们告诉他现在农民都是种再生稻,由于天气影响播种和收割时间会稍有不定,所以农户鸭子也比以前养得少了,他才放心。”

90岁的杨尚昆回乡探亲(90岁的杨尚昆回乡探亲)(20)

杨老离开后,他与四哥共同种下的橙子树依旧在做茁壮生长。

管理此处的徐心勇在接受采访时说:“这不是一棵普通的橙子树。100多年了,每年依然花满枝头,硕果累累。”

这棵上世纪种下的“兄弟树”,在2021年时已经近10米高,树冠直径达10余米,不但叶子繁茂,橙子也挂满了枝头,上面还挂着一块2009年由政府发放的牌子“一级保护树,编号115号。”

90岁的杨尚昆回乡探亲(90岁的杨尚昆回乡探亲)(21)

徐心勇介绍道,这颗兄弟树一直长势良好,虽然是百年老树了,可每年挂果都在600个以上,2016年时更是结了876个橙子,把枝条都压弯了。

杨老走了,可在潼南区一首《双江那棵橙子树》却一直在传唱。

“双江那棵橙子树,尚昆亲手栽!叶为家乡绿,花为家乡开……”

90岁的杨尚昆回乡探亲(90岁的杨尚昆回乡探亲)(22)

信息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90岁最后一次回乡 杨尚昆向教师作揖》

中新网《家乡人追忆杨尚昆:八十高龄回乡 难忘乡情悠悠》

中国共产党新闻《杨尚昆:“要回潼南,我三天都没有睡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